IDEAS主页打印自https://ideas.repec.org/p/hku/wpaper/201742.html
  我的参考书目  保存此纸张

理解和应对不道德消费:假冒消费案例

作者

上市的:
  • 刘敬世

    (香港科技大学市场营销系)

  • 艾米·道尔顿

    (香港科技大学市场营销系
    香港科技大学新兴市场研究所)

  • 杰文·洪

    (香港科技大学市场营销系)

摘要

这项研究考察了消费者在使用假冒产品时的感受,以及这些感受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假冒产品和正品品牌的购买意愿。我们发现,由于担心假冒产品可能向他人发出的信号,假冒产品用户的情绪复杂。因此,在公共场合与私人场合,以及长期关注社会信号的消费者(即具有高度社会调节动机的消费者)中,混合情绪更强烈。由于混合情绪可能令人不快,假冒产品用户随后会远离假冒产品,转向正品品牌(这些品牌主要传递积极的社会信号,因此不会引发混合情绪)。通过这种方式,假冒消费可能会推动对正品品牌的需求。最后一个实验测试了减少假冒消费的意义。正如预测的那样,接触到旨在引发复杂情绪的防伪广告的消费者愿意为正品支付高于假冒产品的价格溢价。总之,这些发现确定了假冒消费的情感后果,并强调了理解和减少假冒消费量的有效方法是关注使用假冒产品的社会背景。

建议引用

  • 刘敬实(Jingshi Liu)、艾米·道尔顿(Amy N.Dalton)和洪洁文(Jiewin Hong),2017年。"理解和应对不道德消费:假冒消费案例,"科大IEMS工作文件系列2017-42年,科大新兴市场研究所,2018年3月修订。
  • 手柄:RePEc:香港大学:水渍险:201742
    作为

    从出版商下载全文

    文件URL: http://iems.ust.hk/assets/publications/working-papers-2017/iemswp2017-42_new.pdf
    文件功能:2017年第二版
    下载限制:
    ---><---

    有关此项目的更多信息

    NEP字段

    这篇论文已在下面宣布NEP报告以下为:

    统计

    访问和下载统计

    更正

    本网站上的所有材料均由各自的出版商和作者提供。你可以帮助纠正错误和遗漏。请求更正时,请提及此项目的句柄:RePEc:hku:wppaper:201742。请参阅一般信息关于如何更正RePEc中的材料。

    如果您编写了此项目,但尚未在RePEc注册,我们鼓励您这样做在这里。这允许将您的个人资料链接到此项目。它还允许您接受我们不确定的该项目的潜在引用。

    我们没有这个项目的参考书目。您可以使用这个表格

    如果你知道引用这一条的缺失条目,你可以通过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为每个引用条目添加相关引用来帮助我们创建这些链接。如果您是此项目的注册作者,您可能还需要检查您的RePEc作者服务个人资料,因为可能有一些引文等待确认。

    有关此项目的技术问题,或更正其作者、标题、摘要、书目或下载信息,请联系:Carla Chan(以下电子邮件可用)。供应商的一般联系方式:https://edirc.repec.org/data/ieusthk.html

    请注意,更正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筛选出来各种RePEc服务。

    思想是一个经济学研究论文服务。RePEc使用各出版商提供的书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