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主页打印自https://ideas.repec.org/p/hkm/wpaper/06206.html
  我的参考书目  保存此纸张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来自Qual VAR的证据

作者

上市的:
  • 陈洪毅

    (香港货币研究所)

  • Kenneth Chow作者-工作地点-名称:香港金融管理局
  • 彼得·蒂尔曼

    (吉森朱斯塔斯·利比格大学)

摘要

分析中国的货币政策并不简单,因为中国人民银行(PBoC)通过使用多种工具来执行政策。在本文中,我们使用Qual VAR,一种传统的VAR系统,增加了二元政策公告,分别提取了中国紧缩和缓解压力的潜在指标。该模型承认政策公告是内生的,并通过单一指标总结政策。Qual VAR允许我们根据这些潜在变量中的意外变化来研究货币政策的影响,我们使用符号限制来识别这些潜在变量。我们表明,尽管货币政策框架截然不同,但从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冲击向其他经济体的传导过程与发达经济体的传递过程非常相似。我们发现,银行贷款对政策变化不敏感,这意味着窗口指导仍然是必要的政策工具。我们还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即资产价格反应对紧缩冲击和缓解冲击的敏感性不同。特别是,货币条件的放松会推高股价,而紧缩冲击则不会影响股价。这表明货币政策不是稳定资产价格的合适工具,这对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政策产生了影响。

建议引用

  • 陈洪毅(Hongyi Chen)和周肯尼斯(Kenneth Chow),作者-工作地点-名称: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Peter Tillmann),2016年。"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来自Qual VAR的证据,"工作文件2016年6月,香港货币研究所。
  • 手柄:RePEc:hkm:wppaper:062016年6月
    作为

    从出版商下载全文

    文件URL: http://hkimr.org/uploads/publication/440/wp-no-06_2016.pdf
    下载限制:
    ---><---

    此项目的其他版本:

    IDEAS上列出的参考文献

    作为
    1. 孙荣荣,2013。"货币政策在中国重要吗?叙事方法,"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6卷(C),第56-74页。
    2. Uhlig,Harald,2005年。"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是什么?不可知论鉴定程序的结果,"货币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52卷(2),第381-419页,3月。
    3. repec:zbw:bofitp:2010_018未列入IDEAS
    4. 彼得·蒂尔曼,2016年。"非常规货币政策及其对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66卷(C),第136-156页。
    5. Reneée Fry和Adrian Pagan,2011年。"结构向量自回归中的符号限制:评论,"经济文学杂志,美国经济协会,第49(4)卷,第938-960页,12月。
    6. Fernal,John G.和Spiegel,Mark M.和Swanson,Eric T.,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来自FAVAR模型的证据,"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49卷(PA),第83-103页。
    7. Christiano,Lawrence J.和Eichenbaum,Martin和Evans,Charles L.,1999年。"货币政策冲击:我们学到了什么,目的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手册,摘自:J.B.Taylor&M.Woodford(编辑),宏观经济学手册,第1版,第1卷,第2章,第65-148页,爱思唯尔。
    8. 伯南克、本·S和布林德、艾伦·S,1992年。"联邦基金利率与货币传导渠道,"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82(4)卷,第901-921页,9月。
    9. 迈克尔·杜克,2005年。"定性变量的动态预测:美国衰退的Qual-VAR模型,"商业与经济统计杂志,美国统计协会,第23卷,第96-104页,1月。
    10. Christina D.Romer和David H.Romer,1989年。"货币政策重要吗?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精神的新考验,"NBER章节,单位:NBER宏观经济学年刊1989年第4卷,第121-184页,国家经济研究局。
    11. Ben S.Bernanke和Ilian Mihov,1998年。"衡量货币政策,"经济学季刊,哈佛学院院长和研究员,第113卷(3),第869-902页。
    12. Fungá_cová,Zuzana&Nuutilainen,Riikka&Weill,Laurent,2016年。"准备金要求与中国银行贷款渠道,"宏观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50卷(C),第37-50页。
    13. Bian,Timothy Yang和Gete,Pedro,2015年。"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住房动态?符号限制VAR方法,"宏观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46卷(C),第96-112页。
    14. 本·S·伯南克(Ben S.Bernanke)、让·博伊文(Jean Boivin)和彼得·埃利亚斯(Piotr Eliasz),2005年。"衡量货币政策效果:一种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FAVAR)方法,"经济学季刊《哈佛大学校长和研究员》,第120卷(1),第387-422页。
    15. 何冬、王洪林,2012。"双轨利率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3卷(4),第928-947页。
    16. Meinusch,Annette&Tillmann,Peter,2016年。"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的宏观经济影响,"宏观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47卷(PA),第58-67页。
    17. Chang,Chun&Liu,Zheng&Spiegel,Mark M.&Zhang,Jingyi,2019年。"储备需求与中国最优稳定政策,"货币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103(C)卷,第33-51页。
    18. Dong He和Laurent L.Pauwels,2008年。"是什么促使中国人民银行改变其货币政策立场?离散选择模型的证据,"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第16卷(6),第1-21页,11月。
    19. 孙荣荣,2015。"什么衡量中国的货币政策?,"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59卷(C),第263-286页。
    20. 陈洪毅(Hongyi Chen)、陈倩莹(Qianying Chen)和杰拉赫(Stefan Gerlach),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间市场与银行贷款,"工作文件262011,香港金融研究所。
    21. 熊,微博,2012。"衡量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立场:有序概率分析,"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3卷(3),第512-533页。
    22. 图乌利·科维,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与消费,"工作文件系列1240年,欧洲中央银行。
    完整参考文献 (包括与IDEAS上的项目不匹配的项目)

    最相关的项目

    这些是最常引用与本书相同作品的项目,也被与本书同样的作品引用。
    1. 孙荣荣,2015。"什么衡量中国的货币政策?,"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59卷(C),第263-286页。
    2. 孙荣荣,2018。"中国货币状况的叙事指标,"国际中央银行杂志《国际中央银行杂志》,第14卷(4),第1-42页,9月。
    3. Han,Qian&Song,Zhaogang&Yuan,Yufei&Zhao,远航,2023。"中国的货币传导与政府投资,"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82卷(C)。
    4. Klingelhöfer,Jan&Sun,Rongrong,2019年。"宏观审慎政策、央行与金融稳定:来自中国的证据,"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93卷(C),第19-41页。
    5. 李欢倪,金兰徐,岳丽詹,明华,2021。"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渠道:来自中国的证据,"太平洋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68(C)卷。
    6. 孙荣荣,2014。"货币政策实际效果实证研究述评,"MPRA纸58513,德国慕尼黑大学图书馆。
    7. 布拉德利·琼斯和乔尔·鲍曼,2019年。"国际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澳大利亚皇家银行研究讨论文件rdp2019-11,澳大利亚储备银行。
    8. repec:zbw:bofitp:2019_008未在IDEAS上列出
    9. Simone Auer,2019年。"货币政策冲击与外国投资收益:来自大型贝叶斯VAR的证据,"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93卷(C),第142-166页。
    10. Chevaughn van der Westhuizen和Renee van Eyden&Goodness C.Aye,2023年。"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货币政策有效性:高不确定性和低不确定性国家期间南非货币政策冲击的实际宏观经济影响,"工作文件202331,比勒陀利亚大学经济学系。
    11. GüneşKamber和Madhusudan Mohanty,2018年。"利率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起主要作用吗?,"国际清算银行工作文件714,国际清算银行。
    12. Ramey,V.A.,2016年。"宏观经济冲击及其传播,"宏观经济学手册,摘自:J.B.Taylor&Harald Uhlig(编辑),宏观经济学手册,第1版,第2卷,第0章,第71-162页,爱思唯尔。
    13. Michael Funke和Andrew Tsang,2021年。"中国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一种动态因素建模方法,"经济记录澳大利亚经济学会,第97卷(316),第100-122页,3月。
    14. 孙荣荣,2020。"货币政策公告与市场利率反应:来自中国的证据,"银行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113(C)卷。
    15. repec:zbw:bofitp:2018_004未在IDEAS上列出
    16. Funke,Michael&Tsang,Andrew,2019年。"中国货币政策行为的方向和强度:一种动态因素建模方法,"BOFIT讨论文件2019年8月,芬兰银行新兴经济体研究所(BOFIT)。
    17. Mai,Nhat Chi,2016年。"越南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表现,"OSF预打印akzy4,开放科学中心。
    18. repec:zbw:bofitp:2019_015未在IDEAS上列出
    19. Yemba,Boniface&Kitenge,Erick&Tang,Biyan&Gaekwad,Neepa B.,2024年。"中国货币政策:因子增强VAR方法,"国际经济与金融评论爱思唯尔,第89卷(PA),第975-1008页。
    20. 孙荣荣,2013。"货币政策在中国重要吗?叙事方法,"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6卷(C),第56-74页。
    21. Soyoung Kim和Hongyi Chen,2022年。"从数量到利率框架:多重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货币、信贷与银行杂志,布莱克威尔出版社,第54卷(7),第2103-2123页,10月。
    22. Stefan Angrick和Naoyuki Yoshino,2020年。"从窗口引导到银行间利率:日本和中国货币政策变迁的追踪,"国际中央银行杂志《国际中央银行杂志》,第16卷(3),第279-316页,6月。
    23. Breitenlechner,Max&Nuutilainen,Riikka,2019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贷款市场:中国的信贷渠道有多强?,"BOFIT讨论文件2019年15月,芬兰银行转型经济研究所。

    有关此项目的更多信息

    关键词

    中国;货币政策;质量VAR;传动机构;资产价格;金融稳定性;
    所有这些关键字.

    JEL公司分类:

    • E4类-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货币和利率
    • E5型-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货币政策、中央银行、货币和信贷供应
    • C3类-数学与定量方法——多重或联立方程模型;多个变量

    NEP字段

    本文已在以下内容中公布NEP报告:

    统计

    访问和下载统计

    更正

    本网站上的所有材料均由各自的出版商和作者提供。您可以帮助纠正错误和遗漏。请求更正时,请提及此项目的句柄:RePEc:香港时间:wpaper:062016。请参阅一般信息关于如何更正RePEc中的材料。

    如果您编写了此项目,但尚未在RePEc注册,我们鼓励您这样做在这里。这允许将您的个人资料链接到此项目。它还允许您接受我们不确定的该项目的潜在引用。

    如果CitEc公司识别了书目参考,但没有将RePEc中的项目链接到它,您可以帮助这个表格.

    如果你知道引用这一条的缺失条目,你可以通过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为每个引用条目添加相关引用来帮助我们创建这些链接。如果您是该项目的注册作者,您可能还想查看您的RePEc作者服务个人资料,因为可能有一些引文等待确认。

    有关此项目的技术问题,或更正其作者、标题、摘要、书目或下载信息,请联系:HKIMR(以下电子邮件可用)。供应商的一般联系方式:https://edirc.repec.org/data/hkimrhk.html.

    请注意,更正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筛选出来各种RePEc服务。

    思想是一个经济学研究论文服务。RePEc使用各出版商提供的书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