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主页打印自https://ideas.repec.org/p/ecm/feam04/716.html
  我的参考书目  保存此纸张

区域内差异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平等分解与面板数据分析

作者

上市的:
  • 路透社
  • 乌尔里希

摘要

本文分析了1989年至2001年中国省内地区差异的发展及其影响。分解分析表明,省内差异对总的区域不平等有显著贡献。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中,讨论了观察到的省内差距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利用关于工业增长、资本和就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不平等对工业增长的影响,即影响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省内差异对省级工业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具有从不平等到增长的因果关系。此外,不平等与增长的关系似乎不是线性关系,而是不平等的极端变化的影响比不平等的适度增加更强烈、更显著。这些结果对替代模型规范和控制变量是稳健的

建议引用

  • 路透社和乌尔里奇,2004年。"区域内差异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平等分解与面板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会2004年远东会议716,经济计量学会。
  • 手柄:RePEc:ecm:feam04:716
    作为

    从出版商下载全文

    文件URL: http://repec.org/esFEAM04/up.26042.1080729129.pdf
    下载限制:
    ---><---

    IDEAS上列出的参考文献

    作为
    1. Balisacan,Arsenio M.&Fuwa,Nobuhiko,2003年。"重新审视增长、不平等和政治: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案例,"经济学快报爱思唯尔,第79卷(1),第53-58页,4月。
    2. 阿尔贝托·阿莱西纳(Alberto Alesina)和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1994年。"分配政治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哈佛大学校长和研究员》,第109卷(2),第465-490页。
    3. Chen,Jian和Fleisher,Belton M.,1996年。"区域收入差距与中国经济增长,"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22卷(2),第141-164页,4月。
    4. 魏尚进,吴毅,2001。"全球化与不平等:来自中国国内的证据,"CEPR讨论文件3088,C.E.P.R.讨论文件。
    5. 肖洛克,A F,1980年。"一类可加分解不等式测度,"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协会》,第48卷(3),第613-625页,4月。
    6. C.Cindy Fan,1997年。"不均衡发展及其超越:后毛泽东时代的区域发展理论,"国际城市与区域研究杂志Wiley Blackwell,第21卷(4),第620-639页,12月。
    7. Herrmann-Pillath,Carsten&Kirchert,Daniel&Pan,建成,2002年。"中国经济发展差异:不同聚集水平的方法,"经济体系爱思唯尔,第26卷(1),第31-54页,4月。
    8. 李洪毅,邹恒福,1998。"收入不平等对增长无害:理论与证据,"发展经济学综述Wiley Blackwell,第2卷(3),第318-334页,10月。
    9. 坎伯、拉维和张晓波,2001年。"中国50年的地区不平等:一次革命、改革和开放的旅程,"CEPR讨论文件2887,C.E.P.R.讨论文件。
    10. Knight,J.和Shi,L.和Renwei,Z.,1999年。"中国城市工资和收入的空间分析:发散的手段,收敛的不平等,"经济学系列工作文件99209,牛津大学经济系。
    11. Alesina,Alberto&Perotti,Roberto,1996年。"收入分配、政治不稳定和投资,"欧洲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40(6)卷,第1203-1228页,6月。
    12. Oded Galor和Joseph Zeira,1993年。"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经济研究综述《经济研究评论》,第60卷(1),第35-52页。
    13. 阿齐祖·拉赫曼·汗(Azizur Rahman Khan)、基思·格里芬(Keith Griffin)、卡尔·里斯金(Carl Riskin)和赵仁伟(Zhao Renwei),1993年。"中国家庭收入及其分配,"Palgrave Macmillan图书,作者:Keith Griffin&Zhao Renwei(编辑),中国的收入分配,第1章,第25-73页,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14. J.A.Mirrlees,1971年。"最优所得税理论探讨,"经济研究综述《经济研究评论》,第38卷(2),第175-208页。
    15. Hare,Denise&West,Loraine A.,1999年。"中国农村工业增长的空间格局及缓解地区收入差距的前景,"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27卷(3),第475-497页,9月。
    16. Knight,John&Song,Lina,1993年。"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的空间贡献,"剑桥经济学杂志剑桥政治经济学会,第17卷(2),195-213页,6月。
    17. 克拉克,乔治·R·G,1995年。"收入分配和增长的更多证据,"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47卷(2),第403-427页,8月。
    18. repec:dau:papers:123456789/10091未列入IDEAS
    19. Deininger,Klaus&Squire,Lyn,1998年。"看待旧问题的新方法:不平等与增长,"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57卷(2),第259-287页。
    20. 西尔维·登伯格,2001年。"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地区差异的解释?,"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29卷(1),第95-117页,3月。
    21. Gustafsson,Bjorn&Shi,Li,2002年。"1988年和1995年中国农村地区县内和县际收入不平等,"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69卷(1),第179-204页,10月。
    22. T.N.Srinivasan和Jagdish Bhagwati,2001年。"外向与发展:修正主义者对吗?,"Palgrave Macmillan图书,in:Deepak Lal和Richard H.Snape(编辑),贸易、发展与政治经济学,第1章,第3-26页,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23. 马克·艾晨和张明,1993年。"附件:1988年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描述和可用性,"Palgrave Macmillan图书,作者:Keith Griffin&Zhao Renwei(编辑),中国的收入分配,第331-336页,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24. Anuradha Dayal-Gulati女士和Aasim M.Husain先生,2000年。"中国经济起飞的向心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文件2000/08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5. Ben S.Bernanke和Julio J.Rotemberg(编辑),1996年。"NBER宏观经济学年度1996,"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1版,第1卷,编号0262522225,12月。
    26. Fields,Gary S&Fei,John C H,1978年。"关于不平等比较,"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协会》,第46卷(2),第303-316页,3月。
    27. Persson,Torsten&Tabellini,Guido,1992年。"增长、分配和政治,"欧洲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36卷(2-3),第593-602页,4月。
    28. 宋顺峰(Song)、朱顺峰(Shunfeng)、乔治·S·F·赵(George S.-F.)、荣庆(Rongqing),2000年。"中国城际地区差异,"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11卷(3),第246-261页。
    29. 托马斯·沙尔平,2001年。"躲猫猫:中国难以捉摸的人口数据,"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12卷(4),第323-332页。
    30. Holz,Carsten A.和Lin,Yi-min,2001年。"1997-1998年工业统计的突破:事实与评价,"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12卷(4),第303-316页。
    31. 拉瓦利恩,马丁,1998年。"聚合是否隐藏了不平等对增长的有害影响?,"经济学快报爱思唯尔,第61卷(1),第73-77页,10月。
    32. 姚树杰,张宗毅,2001。"区域不平等与分散化俱乐部——以当代中国为例,"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29卷(3),第466-484页,9月。
    33. 卢丁,2002。"城乡收入差距:增长、配置效率和地方增长福利的影响,"中国经济评论Elsevier,第13卷(4),第419-429页,12月。
    34. 罗伯特·巴罗(Robert J.Barro),1999年。"不平等、增长和投资,"NBER工作文件7038,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35. Persson,Torsten&Tabellini,Guido,1994年。"不平等对增长有害吗?,"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84(3)卷,第600-621页,6月。
    36. Cecilia Garcia-Penalosa、Eve Caroli和Philippe Aghion,1999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新增长理论的视角,"经济文学杂志,美国经济协会,第37卷(4),第1615-1660页,12月。
    37. Mitsuhiko Kataoka和Takahiro Akita,2003年。"战后日本的地区收入不平等,"ERSA会议文件ersa03p480,欧洲区域科学协会。
    38. Champernowne,D G,1974年。"收入分配不平等测度方法的比较,"经济杂志《皇家经济学会》,第84卷(336),第787-816页,12月。
    39. 玛丽·弗朗索瓦·雷纳德,2002年。"对地区不平等影响的悲观看法,"中国经济评论Elsevier,第13卷(4),第341-344页,12月。
    40. Khan,Azizur Rahman&Riskin,Carl,2001年。"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不平等与贫困,"OUP目录,牛津大学出版社,编号9780195136494。
    41. 奥德·加洛尔,2000年。"收入分配和发展进程,"欧洲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44卷(4-6),第706-712页,5月。
    42. 徐凯云,1996年。"中国经济改革与省际不平等,"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50卷(2),第353-368页,8月。
    43. Cowell,F.A.,2000年。"不平等的衡量,"收入分配手册,载于:A.B.Atkinson&F.Bourguignon(编辑),收入分配手册,第1版,第1卷,第2章,第87-166页,爱思唯尔。
    44. Ito,Takatoshi&Krueger,Anne O.(编辑),1995年。"从东亚经验看增长理论,"国家经济研究局图书,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第1版,编号9780226386706,11月。
    45. 陈白竹,冯毅,2000。"中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私营企业、教育和开放,"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11卷(1),第1-15页。
    46. 埃里克·索贝克和查卢米林德,楚塔通,2002年。"经济不平等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世界发展爱思唯尔,第30卷(9),第1477-1495页,9月。
    47. T.N.Srinivasan,1995年。"长期增长理论和经验:有什么新的吗?,"NBER章节,单位:从东亚经验看增长理论,第37-70页,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48. Philippe Aghion和Patrick Bolton,1997年。"涓流增长与发展理论,"经济研究综述《经济研究评论》,第64卷(2),第151-172页。
    49. 鲍树明、张志明、吉恩·辛·萨克斯、杰弗里·德·吴、永泰,2002年。"1978-1998年市场改革下的地理因素与中国区域发展,"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13卷(1),第89-111页。
    50. Yudon,Y.和Weeks,M.,2000年。"1953-1997年中国各省收入趋同:面板数据方法,"剑桥经济学工作论文0010,剑桥大学经济学院。
    51. Kanbur,Ravi&Zhang,Xiaobo,1999年。"哪个地区不平等?1983年至1995年中国城乡和内海岸不平等的演变,"比较经济学杂志Elsevier,第27(4)卷,第686-701页,12月。
    52. 安东尼·阿特金森(Anthony B.Atkinson),1970年。"关于不等式的度量,"经济理论杂志爱思唯尔,第2卷(3),第244-263页,9月。
    53. 阿马蒂亚·森,1997年。"论经济不平等,"OUP目录,牛津大学出版社,编号9780198292975。
    54. 伊藤孝文和安妮·克鲁格,1995年。"从东亚经验看增长理论,"NBER图书,国家经济研究局,7月,编号ito_95-2。
    55. 李洪毅,邹恒福,1998。"收入不平等对增长无害:理论与证据,"发展经济学综述Wiley Blackwell,第2卷(3),第318-334页,10月。
    56. Lee,Jongchul,2000年。"中国地区不平等根源的变化,"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11卷(3),第232-245页。
    57. Kristin J.Forbes,2000年。"对不平等与增长关系的重新评估,"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90卷(4),第869-887页,9月。
    58. 秋田隆弘,2000年。"用两阶段嵌套泰尔分解法分解地区收入差距,"工作文件EMS_2000_02,日本国际大学研究所。
    59. 秋田隆弘,2003年。"用两阶段嵌套泰尔分解法分解中国和印尼地区收入不平等,"区域科学汇编,施普林格;西部地区科学协会,第37卷(1),第55-77页,2月。
    60. Savvides,Andreas&Stengos,Thanasis,2000年。"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来自门槛回归模型的证据,"经济学快报爱思唯尔,第69(2)卷,第207-212页,11月。
    61. 徐开元,1993年。"中国区域不平等的分解,"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17卷(3),第600-627页,9月。
    62. West,Loraine A&Wong,Christine P W,1995年。"财政分权与中国农村地区差距扩大:社会服务提供的一些证据,"牛津经济政策评论,牛津大学出版社和牛津经济政策评论有限公司,第11卷(4),第70-84页,冬季。
    63. 秋田隆弘,2001年。"中国地区收入不平等:两阶段嵌套不平等分解分析,"工作文件EMS_2001_05,日本国际大学研究所。
    完整参考文献 (包括与IDEAS上的项目不匹配的项目)

    引文

    引文由CitEc项目,订阅其RSS源用于此项目。
    作为


    引用人:

    1. Gravier-Rymaszewska,Joanna&Tyrowicz,Joanna&Kochanowicz,Jacek,2010年。"中国省内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经济体系爱思唯尔,第34卷(3),第237-258页,9月。

    最相关的项目

    这些是最常引用与本书相同作品的项目,也被与本书同样的作品引用。
    1. Gravier-Rymaszewska,Joanna&Tyrowicz,Joanna&Kochanowicz,Jacek,2010年。"中国省内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经济体系爱思唯尔,第34卷(3),第237-258页,9月。
    2. Marrero,Gustavo A.&Rodríguez,Juan G.,2013年。"机会和增长的不平等,"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104卷(C),第107-122页。
    3. Christophe Ehrhart,2009年。"不平等对增长的影响:理论和实证文献综述,"工作文件107,ECINEQ,经济不平等研究学会。
    4. Ricardo Arguello,2004年。"重新审视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投资担保人4336,罗萨里奥大学。
    5. Shinhye Chang、Rangan Gupta和Stephen M.Miller,2018年。"美国人均实际GDP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自小波分析的证据,"《社会指标研究:生活质量测量的国际和跨学科杂志》,施普林格,第135卷(1),第269-289页,1月。
    6. Martin Ravallion,2012年。"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贫困的融合?,"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102卷(1),第504-523页,2月。
    7. Ademola Obafemi Young,2019年。"收入不平等对增长的影响:来自尼日利亚的经验证据,"世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研究》,科学出版社,第10卷(3),第226-262页,12月。
    8. Ravallion,Martin,2003年。"贫穷国家的定向转让:重新审视权衡和政策选择,"政策研究工作文件系列3048,世界银行。
    9. 阿德莱德·杜阿尔特和玛尔塔·西蒙斯,2009年。"不平等向增长传递的渠道:葡萄牙视角下的理论和证据调查,"GEMF工作文件2009-07,哥英布拉大学经济学院GEMF。
    10. 格罗斯曼,沃尔克,2008年。"风险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动态,"宏观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30卷(1),第19-42页,3月。
    11. Adalgiso Amendola和Roberto Dell?Anno,2014年。"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地中海国家的实证调查,"RIEDS-意大利经济研究所,人口统计-意大利经济、人口与统计研究杂志,SIEDS Societa’Italiana di Economia Demografia e Statistica,第68卷(2),第35-58页,4月-6月。
    12. Martin Ravallion,2013年。"反贫困政策理念,"NBER工作文件19210年,国家经济研究局。
    13. Adnen Ben Nasr&Mehmet Balcilar&Rangan Gupta&Seyi Saint Akadiri,2018年。"不平等对美国人均实际GDP的非对称影响,"工作文件201820年,比勒陀利亚大学经济学系。
    14. Ravallion,Martin,2001年。"增长、不平等和贫困:超越平均水平,"世界发展爱思唯尔,第29卷(11),第1803-1815页,11月。
    15. 卢比莫夫(Lubimov,I.L.),2016年。"不平等与增长:依赖的理论方面,"工作文件2042年,俄罗斯国家经济和公共管理总统学院。
    16. Jones,Derek C.&Li,Cheng&Owen,Ann L.,2003年。"改革时期中国的增长与地区不平等,"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14卷(2),第186-200页。
    17. Marta Simóes&Joáo Andrade&Adelaide Duarte,2013年。"基于面板协整分析的葡萄牙不平等与增长的区域视角,"国际经济学与经济政策,施普林格,第10卷(3),第427-451页,9月。
    18. Delphin Kamanda Espoir和Nicholas Ngepah,2021年。"收入分配与全要素生产率:一项跨国面板协整分析,"国际经济学与经济政策,施普林格,第18卷(4),第661-698页,10月。
    19. Adnen Ben Nasr&Mehmet Balcilar&Rangan Gupta&Seyi Saint Akadiri,2020年。"不平等对美国实际产出水平的非对称影响,"欧亚经济评论,施普林格;欧亚商业和经济学会,第10卷(1),第47-69页,3月。
    20. 吴彦瑞,2000。"中国区域经济的收入差距与趋同,",in:P.J.Lloyd&Xiao-guang Zhang(编辑),全球经济中的中国,第15章,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有关此项目的更多信息

    关键词

    不平等;分解;增长;面板数据;中国;
    所有这些关键字.

    JEL公司分类:

    • O15号机组-经济发展、创新、技术变革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人类发展;收入分配;迁移
    • O53号机组-经济发展、创新、技术变革与增长——全经济国家研究——包括中东在内的亚洲
    • 第11版-城市、农村、区域、房地产和运输经济学——一般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活动:增长、发展、环境问题和变化

    NEP字段

    这篇论文已在下面宣布NEP报告:

    统计

    访问和下载统计

    更正

    本网站上的所有材料均由各自的出版商和作者提供。你可以帮助纠正错误和遗漏。请求更正时,请提及此项目的句柄:RePEc:ecm:feam04:716。请参阅一般信息关于如何更正RePEc中的材料。

    如果您编写了此项目,但尚未在RePEc注册,我们鼓励您这样做在这里。这允许将您的个人资料链接到此项目。它还允许您接受我们不确定的该项目的潜在引用。

    如果CitEc公司识别了书目参考,但没有将RePEc中的项目链接到它,您可以帮助这个表格.

    如果你知道引用这一条的缺失条目,你可以通过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为每个引用条目添加相关引用来帮助我们创建这些链接。如果您是此项目的注册作者,您可能还需要检查您的RePEc作者服务个人资料,因为可能有一些引文等待确认。

    有关此项目的技术问题,或更正其作者、标题、摘要、书目或下载信息,请联系:Christopher F.Baum(电子邮件如下)。供应商的一般联系方式:https://edirc.repec.org/data/esssea.html.

    请注意,更正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筛选出来各种RePEc服务。

    思想是一个经济学研究论文服务。RePEc使用各出版商提供的书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