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主页打印自https://ideas.repec.org/a/eee/jimfin/v27y2008i5p847-859.html
  我的参考书目  保存此文章

自1990年以来,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政策规则调查

作者

上市的:
  • 理查德·伯德金(Richard C.K.Burdekin)。
  • 皮埃尔·西克罗斯。

摘要

1990年后,中国的货币政策采用了一种增广的麦卡伦规则进行建模,该规则考虑到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增长率目标的重视。人民银行的政策似乎对目标GDP与实际名义GDP之间的差距以及外部压力作出了回应。额外的协整分析得出了估计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供应之间的差距估计值,这些估计值似乎跟踪了样本期内明显的通货膨胀趋势。使用标准货币方法,中国的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结果似乎可以合理地反映出来,而无需考虑中国特有的“结构性”因素。

建议引用

  • Richard C.K.Burdekin和Pierre L.Siklos,2008年。"自1990年以来,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政策规则调查,"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27卷(5),第847-859页,9月。
  • 手柄:RePEc:eee:jimfin:v:27:y:2008:i:5:p:847-859
    作为

    从出版商下载全文

    文件URL: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1-5606(08)00055-7
    下载限制:全文仅供ScienceDirect用户使用
    ---><---

    由于此文档的访问受到限制,您可能希望搜索换一个不同的版本。

    IDEAS上列出的参考文献

    作为
    1. 孙华宇,马岳,2004。"中国的货币与价格关系,"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杂志《泰勒和弗朗西斯杂志》,第2卷(3),第225-247页。
    2. 张茵,万光华,2004。"中国改革时期的产出和价格波动: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WIDER工作文件系列RP2004-56,世界发展经济研究所(UNU-WIDER)。
    3. Ouyang,Alice Y.&Rajan,Ramkishen S.&Willett,Thomas D.,2010年。"中国作为储备库:来自抵消系数和冲销系数的证据,"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29卷(5),第951-972页,9月。
    4. IDEAS上未列出repec:cto:journl:v:20:y:2000:i:2:p:223-235
    5. Bennett T.McCallum,1993年。"日本货币政策规则的规范与分析,"货币与经济研究,货币和经济研究所,日本银行,第11卷(2),第1-45页,12月。
    6. 陈白竹,1997。"长期货币需求与中国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19卷(3),第609-617页,7月。
    7. Siklos,Pierre L,1993年。"收入速度与制度变迁:1870-1986年的一些新时间序列证据,"货币、信贷与银行杂志,布莱克威尔出版社,第25卷(3),第377-392页,8月。
    8. 克劳斯特·巴乔纳和朱天舒,2004年。"中国加入WTO及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经济学研究领域工作文件70,经济研究区东西中心。
    9. Stefan Gerlach和Janet Kong,2005年。"中国的货币与通货膨胀,"工作文件0504,香港金融管理局。
    10. Bennett T.McCallum,1993年。"“日本货币政策规则的规范与分析”对冈田圭夫评论的回复,"货币与经济研究,货币和经济研究所,日本银行,第11卷(2),第55-57页,12月。
    11. Marvin Goodfriend&Eswar Prasad,2009年。"中国独立货币政策框架,"编著:吉尔·哈蒙德、拉维·坎布尔和埃斯瓦·普拉萨德(编辑),新兴市场货币政策框架,第8章,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
    12. 多勤,2003。"中国居民储蓄的决定因素及其在准货币供应中的作用,"转型经济学《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第11卷(3),第513-537页,9月。
    13. Mccallum,Bennet T.,1988年。"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健性,"卡内基·罗切斯特公共政策系列会议,爱思唯尔,第29卷(1),第173-203页,1月。
    14. Cargill,Thomas F.&Parker,Elliott,2004年。"价格通缩、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不连续性:日本、中国和美国的比较,"北美经济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15卷(1),第125-147页,3月。
    15. Vines,David&Scheibe,Jörg,2005年。"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CEPR讨论文件4957,C.E.P.R.讨论文件。
    16. He Dong和Carmen Chu、Chang Shu和Amy Wong,2005年。"面对大规模资本流入中国大陆的货币管理,"工作文件0507,香港金融管理局。
    17. 约翰·B·泰勒,1993年。"自由裁量权与实践中的政策规则,"卡内基·罗切斯特公共政策系列会议Elsevier,第39(1)卷,第195-214页,12月。
    18. 国际清算银行,2005年。"全球化与新兴市场的货币政策,"国际清算银行文件,国际清算银行,编号23。
    19. Bennett T.McCallum,2003年。"1991-2001年日本货币政策,"经济季刊,里士满联邦储备银行,第89卷(Win),第1-31页。
    完整参考文献 (包括与IDEAS上的项目不匹配的项目)

    最相关的项目

    这些是最常引用与本书相同作品的项目,也被与本书同样的作品引用。
    1. Richard CK Burdekin和Ilan Noy,2005年。"1990年以来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政策规则调查,"经济学研究领域工作文件85,经济研究区东西中心。
    2. Chen,Hongyi&Siklos,Pierre L.,2022年。"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回顾与宏观金融启示,"金融稳定杂志爱思唯尔,第60(C)卷。
    3. McCallum,Bennett T.和Nelson,Edward,1999年。"开放经济优化模型中的名义收入目标,"货币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43卷(3),第553-578页,6月。
    4. Aaron Mehrotra,2008年。"转型期的货币需求:来自中国消解通货膨胀的证据,"国际经济研究进展,施普林格;国际大西洋经济学会,第14卷(1),第36-47页,2月。
    5. repec:zbw:bofitp:2006_010未在IDEAS上列出
    6. 刘丽刚,张文浪,2010。"分析中国大陆货币政策的新凯恩斯模型,"亚洲经济学杂志Elsevier,第21卷(6),第540-551页,12月。
    7. Damette,Olivier&Parent,Antoine,2016年。"美联储在大萧条期间是否遵循了麦卡伦(McCallum)的隐性规则?,"经济建模爱思唯尔,第52卷(PA),第226-232页。
    8. Michael Berlemann和Kai Hielscher,2012年。"货币政策的产出敏感性与宏观经济绩效,"应用经济学快报,Taylor&Francis期刊,第19卷(15),第1505-1509页,10月。
    9. Petreski,Marjan&Jovanovic,Branimir,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分析的新方法,"MPRA纸40497,德国慕尼黑大学图书馆。
    10. repec:zbw:bofitp:2008_015未在IDEAS上列出
    11. repec:kap:iaecre:v:14:y:2008:i:1:p:36-47未在IDEAS上列出
    12. Athanasios孤儿院,2007年。"泰勒规则,"财经讨论系列2007-18年,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美国)。
    13. 阿克汉德·阿克塔尔·侯赛因,2015年。"亚太地区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的演变,",爱德华·埃尔加出版社,编号14611,12月。
    14. Lecarpetier-Moyal,Sylvie&Payelle,Nathalie,2001年。"雷格尔·蒙泰尔与通货膨胀问题,"《经济现状》《加拿大经济科学协会》,第77卷(4),第531-568页,第12页。
    15. Chang,Chun&Liu,Zheng&Spiegel,Mark M.,2015年。"资本管制与中国最优货币政策,"货币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74卷(C),第1-15页。
    16. repec:zbw:bofitp:2008_002未在IDEAS上列出
    17. Bennett T.McCallum和Edward Nelson,1999年。"估计半经典结构模型中操作策略规则的性能,"NBER章节,单位:货币政策规则,第15-56页,国家经济研究局。
    18. Estrella,Arturo&Mishkin,Frederic S.,1997年。"货币总量在货币政策实施中是否发挥作用?,"货币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40卷(2),第279-304页,10月。
    19. Tom Stark&Croushore,Dean,1998年。"货币政策重要时对麦卡伦规则的评估,"宏观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20卷(3),第451-485页,7月。
    20. Koivu、Tuuli和Mehrotra、Aaron和Nuutilainen,Riikka,2008年。"麦卡伦规则与中国货币政策,"BOFIT讨论文件2008年15月,芬兰银行转型经济研究所。
    21. Oleg Nikolayevich Salmanov*和Natalia Vladimirovna Babina&Vadim Yaroslavovich Ovsiychuk&Irina Petrovna Drachena&Evgeniya Viktorovna Vikulina,2018年。"俄罗斯经济中的货币政策规则分析,"社会科学研究杂志,学术研究出版集团,第304-312:3页。
    22. Aaron Mehrotra,2008年。"转型期的货币需求:来自中国消解通货膨胀的证据,"国际经济研究进展,施普林格;国际大西洋经济学会,第14卷(1),第36-47页,2月。
    23. 帕特里夏·卡巴洛(Patricia Carballo)、何塞·伊格纳西奥·冈萨雷斯(JoséIgnacio González)、玛格丽塔·圭纳加(Margarita Güenaga)、何塞·穆雷利(JosöMourelle)和加布里埃拉·罗曼尼埃洛。"乌拉圭宏观经济项目半结构模型,"特拉巴霍文献2015年12月,乌拉圭中央银行。
    24. 巴蒂尼、尼科莱塔和叶茨,安东尼,2003年。"混合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目标,"货币、信贷与银行杂志布莱克威尔出版社,第35卷(3),第283-300页,6月。

    有关此项目的更多信息

    统计

    访问和下载统计

    更正

    本网站上的所有材料均由各自的出版商和作者提供。您可以帮助纠正错误和遗漏。请求更正时,请提及此项目的句柄:RePEc:eee:jimfin:v:27:y:2008:i:5:p:847-859。请参阅一般信息关于如何更正RePEc中的材料。

    如果您编写了此项目,但尚未在RePEc注册,我们鼓励您这样做在这里。这允许将您的个人资料链接到此项目。它还允许您接受我们不确定的该项目的潜在引用。

    如果CitEc公司识别了书目参考,但没有将RePEc中的项目链接到它,您可以帮助这个表格.

    如果你知道引用这一条的缺失条目,你可以通过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为每个引用条目添加相关引用来帮助我们创建这些链接。如果您是该项目的注册作者,您可能还想查看您的RePEc作者服务个人资料,因为可能有一些引文等待确认。

    有关本项目的技术问题,或更正作者、标题、摘要、参考书目或下载信息,请联系:Catherine Liu(电子邮件地址如下)。供应商的一般联系方式:http://www.elsevier.com/locate/inca/30443.

    请注意,更正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筛选出来各种RePEc服务。

    思想是一个经济学研究论文服务。RePEc使用各出版商提供的书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