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主页打印自https://ideas.repec.org/a/eee/eneeco/v64y2017icp13-23.html
  我的参考书目  保存此文章

全球生产碎片化视角下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

作者

上市的:
  • 张增凯
  • 朱昆福
  • 杰弗里·休金斯。

摘要

污染避难所假说是关于国际贸易环境效应的一个重要争论,近年来全球生产碎片化明显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格局。生产过程分布在全球各地,国际贸易的污染避难所效应变得更加复杂。例如,中间产品贸易对应着隐含排放的最大份额,全球价值链相关贸易导致的排放份额正在逐渐增加。本文旨在从全球、双边和国家三个角度对三种不同贸易模式下碳排放的污染避难所假说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种将污染避难所假说封装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方法,并讨论了生产碎片化对全球排放的贡献。研究发现,国际生产的碎片化可以节省全球排放量。中间产品贸易的避免排放量为负平衡。1995年至2009年期间,最终产品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不同贸易模式对各国的环境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建议引用

  • 张增凯和朱,昆福和休金斯,杰弗里J.D.,2017年。"全球生产碎片化视角下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64卷(C),第13-23页。
  • 手柄:RePEc:eee:eneeco:v:64:y:2017:i:c:p:13-23
    DOI:10.1016/j.eneco.2017.03.007
    作为

    从出版商下载全文

    文件URL: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0988317300737
    下载限制:全文仅供ScienceDirect用户使用

    文件URL: https://libkey.io/10.1016/j.eneco.2017.03.007?utm_source=ideas
    LibKey链接:如果访问受到限制,并且您的库使用此服务,LibKey会将您重定向到可以使用库订阅访问此项目的位置
    ---><---

    由于此文档的访问受到限制,您可能希望搜索换一个不同的版本。

    IDEAS上列出的参考文献

    作为
    1. Gavrilova,Olga&Vilu,Raivo,2012年。"基于生产和消费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对爱沙尼亚的影响,"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75卷(C),第161-173页。
    2. Sonia Ben Kheder和Natalia Zugravu,2008年。"污染天堂假说:一个比较研究中的地理经济模型,"索邦经济中心工作文件v08083,巴黎索邦大学(巴黎1),索邦经济中心。
    3. 江、雪梅和关、大波和张、金和朱、昆福和格林、克里斯托弗,2015年。"企业所有权、中国出口相关排放和责任问题,"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51卷(C),第466-474页。
    4. Robert Hoffmann&Chew-Ging Lee&Bala Ramasamy&Matthew Yeung,2005年。"FDI与污染:基于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国际发展杂志John Wiley&Sons,Ltd.,第17卷(3),第311-317页。
    5. Arik Levinson和M.Scott Taylor,2008年。"揭开污染避难所效应的面纱,"国际经济评论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和大阪大学社会经济研究所协会,第49卷(1),第223-254页,2月。
    6. 塞拉诺、莫尼卡和迪特森巴赫,埃里克,2010年。"责任与贸易排放平衡:方法评估,"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69卷(11),第2224-232页,9月。
    7. Tang,John P.,2015年。"污染避难所和有毒化学品贸易:来自美国贸易流的证据,"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112卷(C),第150-160页。
    8. Ang,B.W&Zhang,F.Q&Choi,Ki-Hong,1998年。"通过分解分解分解能源和环境指标的变化,"能源爱思唯尔,第23卷(6),第489-495页。
    9. Thomas Wiedmann、Richard Wood、Jan Minx、Manfred Lenzen、Dabo Guan和Rocky Harris,2010年。"英国碳足迹时间序列——来自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果,"经济系统研究《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22卷(1),第19-42页。
    10. 埃里克·迪特森巴赫和巴特·洛斯,1998年。"结构分解技术:意义和敏感性,"经济系统研究《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10卷(4),第307-324页。
    11. Judith M.Dean和Mary E.Lovely,2010年。"贸易增长、生产碎片化与中国环境,"NBER章节,单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日益增长的作用,第429-469页,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12. Manfred Lenzen&Lise-Lotte Pade&Jesper Munksgaard,2004年。"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中的CO2乘数,"经济系统研究《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16卷(4),第391-412页。
    13. 埃里克·迪特森巴赫(Erik Dietzenbacher)和卡卡利·穆霍帕迪亚(Kakali Mukhopadhyay),2007年。"印度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实证检验:走向绿色列昂蒂夫悖论?,"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施普林格;欧洲环境和资源经济学家协会,第36卷(4),第427-449页,4月。
    14. 亚历山德罗·博林和米歇尔·曼奇尼,2015年。"遵循增值:双边出口总额核算,"Temi di discussione(经济工作文件)1026,意大利银行,经济研究和国际关系部。
    15. 何洁,2006。"污染避难所假说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影响——以中国各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为例,"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60卷(1),第228-245页,11月。
    16. Eskeland,Gunnar S.和Harrison,Ann E.,2003年。"搬到更绿色的牧场?跨国公司与污染避难所假说,"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70卷(1),第1-23页,2月。
    17. Ang,B.W.和Liu,F.L.&Chew,E.P.,2003年。"能源和环境分析中的完美分解技术,"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31卷(14),第1561-1566页,11月。
    18. 夏,燕&范,英&杨,崔红,2015。"评估中国出口中外国成分对碳外包假设的影响,"应用的能源爱思唯尔,第150(C)卷,第296-307页。
    19. Su,Bin&Ang,B.W.,2014年。"贸易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国的多区域模型,"应用的能源爱思唯尔,第114(C)卷,第377-384页。
    20. Tang,John P.,2015年。"污染避难所和有毒化学品贸易:来自美国贸易流的证据,"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112卷(C),第150-160页。
    21. Chung,Hyun Sik&Rhee,Hae Chun,2001年。"二氧化碳排放源的无残留分解:以韩国工业为例,"能源爱思唯尔,第26卷(1),第15-30页。
    22. Taylor M.Scott,2005年。"解开污染避难所假说,"英国经济分析与政策杂志De Gruyter,第3卷(2),第1-28页,6月。
    23. Faye Duchin和Carlos López-Morales,2012年。"富水地区在粮食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吗?改进经济模型中农业用水的表示,"经济系统研究《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24卷(4),第371-389页,7月。
    24. 朱柳(Zhu Liu)、史蒂文·戴维斯(Steven J.Davis)、奎传·冯(Kuishuang Feng)、克劳斯·胡巴切克(Klaus Hubacek)、赛亮(Sai Liang)、劳拉·迪亚斯·安纳登(Laura Diaz Anadon)、陈斌(Bin Chen)、刘敬。"解决中国气候-贸易困境的有针对性机会,"自然气候变化《自然》,第6卷(2),第201-206页,2月。
    25. 姜雪梅和朱,昆福和格林,克里斯托弗,2015。"从外商投资企业的能效优势看中国的节能潜力,"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49卷(C),第104-112页。
    26. Dietzenbacher,Erik&Pei,Jiansuo&Yang,Cuihong,2012年。"贸易、生产碎片化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环境经济与管理杂志爱思唯尔,第64卷(1),第88-101页。
    27. repec:clg:wppaper:2008-02未在IDEAS上列出
    28. Bin Su和B.W.Ang,2012年。"应用于能源和排放的结构分解分析:聚合问题,"经济系统研究《泰勒和弗朗西斯杂志》,第24卷(3),第299-317页,3月。
    29. 格伦·彼得斯(Glen Peters)、罗比·安德鲁(Robbie Andrew)和詹姆斯·伦诺克斯(James Lennox),2011年。"利用Gtap数据库构建环境扩展的多区域输入输出表,"经济系统研究《泰勒和弗朗西斯杂志》,第23卷(2),第131-152页。
    30. 范莹,夏燕,2012。"探索中国的能源消费和需求,"能源爱思唯尔,第40卷(1),第23-30页。
    31. Su,Bin&Ang,B.W.,2014年。"广义Fisher指数变化的归因及其在具体排放研究中的应用,"能源爱思唯尔,第69卷(C),第778-786页。
    32. Al-mulali,Usama&Foon Tang,Chor,2013年。"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污染避难所假说有效性调查,"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60卷(C),第813-819页。
    33. Marcel P.Timmer&Erik Dietzenbacher&Bart Los&Robert Stehrer&Gaaitzen J.Vries,2015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图解用户指南:全球汽车生产案例,"国际经济学综述Wiley Blackwell,第23卷(3),第575-605页,8月。
    34. Chen,Z.M.和Chen,G.Q.,2011年。"超国家尺度的具体二氧化碳排放:七国集团、金砖四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联合分析,"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39卷(5),第2899-2909页,5月。
    35. Shui,Bin和Harriss,Robert C.,2006年。"CO2在中美贸易中的体现,"能源政策Elsevier,第34卷(18),第4063-4068页,12月。
    36. 洛佩斯、路易斯·安东尼奥和阿尔塞、瓜达卢佩和扎夫拉、豪尔赫·恩里克,2013年。"在污染天堂假说中划分虚拟碳,"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39卷(C),第177-186页。
    37. Su,Bin&Ang,B.W.,2015年。"使用投入产出分析对总碳强度变化进行乘法分解,"应用的能源爱思唯尔,第154(C)卷,第13-20页。
    38. 阿尔托、Iñaki和罗卡、乔迪和塞拉诺,莫尼卡,2014年。"衡量国际贸易避免的排放量:价格差异的核算,"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97卷(C),第93-100页。
    39. Astrid Kander、Magnus Jiborn、Daniel D.Moran和Thomas O.Wiedmann,2015年。"国家温室气体对国际贸易有效气候政策的影响,"自然气候变化《自然》,第5卷(5),第431-435页,5月。
    40. Ang,B.W.&Su,Bin&Wang,H.,2016年。"能源和排放绩效评估的时空分解方法,"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60卷(C),第112-121页。
    41. Tan,Hao&Sun,Aijun&Lau,Henry,2013年。"二氧化碳在中澳贸易中的体现:驱动因素和影响,"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61卷(C),第1212-1220页。
    42. Guo,Jie&Zou,Le Le&Wei,Yi Ming,2010年。"部门间贸易对国家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中美的实证分析,"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38卷(3),第1389-1397页,三月。
    43. Alief A.Rezza,2013年。"外国直接投资和污染避风港:来自挪威制造业的证据,"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90卷(C),第140-149页。
    44. Su,Bin&Ang,B.W.,2012年。"应用于能源和排放的结构分解分析:一些方法的发展,"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34卷(1),第177-188页。
    45. 格伦·P·彼得斯,2008年。"从以生产为基础到以消费为基础的国家排放清单,"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65卷(1),第13-23页,3月。
    46. Ackerman,Frank&Ishikawa,Masanobu&Suga,Mikio,2007年。"日美贸易中的碳含量,"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35卷(9),第4455-4462页,9月。
    47. 安德斯·哈默·斯特罗曼(Anders Hammer Strómman)、埃德加·赫特维奇(Edgar G.Hertwich)和费耶·杜钦(Faye Duchin),2009年。"转变贸易模式以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工业生态学杂志耶鲁大学,第13卷(1),第38-57页,2月。
    48. 王志(Zhi Wang)、魏尚进(Shang-Jin Wei)、俞新丁(Xinding Yu)和朱昆富(Kunfu Zhu),2017年。"全球和区域制造业价值链特征:稳定和演变特征,"发展工作文件米兰大学卢卡·阿格里亚诺中心419室。
    49. 王志、魏尚进、朱昆富,2013。"量化双边和部门层面的国际生产份额,"NBER工作文件19677年,国家经济研究局。
    50. Su,Bin&Ang,B.W.&Low,Melissa,2013年。"贸易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分析及驱动力:加工和正常出口,"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88卷(C),第119-125页。
    51. Su,Bin&Ang,B.W.,2013年。"贸易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分析:竞争性进口与非竞争性进口,"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56卷(C),第83-87页。
    52. 克劳斯·康拉德,2005年。"投入价格和生产率不同时环境管制下的区位竞争,"区域科学汇编,施普林格;西部地区科学协会,第39卷(2),第273-295页,6月。
    53. Su,Bin&Ang,B.W.,2011年。"贸易中CO2排放的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反馈效应,"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71卷(C),第42-53页。
    54. Su,Bin和Thomson,Elspeth,2016年。"2006-2012年中国(正常和加工)出口中的碳排放量及其驱动力,"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59卷(C),第414-422页。
    55. Arkaitz Usubiaga和JoséAcosta-Fernández,2015年。"Mrio模型中的碳排放核算:地域与居住地原则,"经济系统研究,《泰勒·弗朗西斯期刊》,第27卷(4),第458-477页,12月。
    56. 张增凯和郭,居娥和休金斯,杰弗里J.D.,2014。"中国境内直接贸易对区域和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46卷(C),第161-175页。
    57. 朱柳(Zhu Liu)、史蒂文·戴维斯(Steven J.Davis)、奎松·冯(Kuishuang Feng)、克劳斯·胡巴切克(Klaus Hubacek)、赛亮(Sai Liang)、阿纳登(Anadon)、劳拉·迪亚兹(Laura Diaz)、陈斌(Bin Chen)、刘(Liu)。"解决中国气候贸易困境的有针对性机会,"工作文件336456,哈佛大学开放学者。
    58. 杜慧斌(Du)、郭惠斌(Huibin)和郭(Guo)、江宏(Jianghong)和毛(Mao)、郭竹(Guozhu)和史密斯(Smith)、亚历山大(Alexander M.)和王(Wang)、徐旭(Xuxu)。"中美贸易中体现的CO2排放:基于能值/美元比率的投入产出分析,"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39卷(10),第5980-5987页,10月。
    59. 裴建锁、孟、博、王、费雪、金军,2015。"生产共享、需求溢出和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地区全球价值链案例,"IDE讨论文件493,日本对外贸易组织发展中经济研究所。
    60. Tomasz Koźluk和Christina Timiliotis,2016年。"环境政策是否影响全球价值链污染避难所假说的新视角,"经合组织经济部工作文件1282,经合组织出版。
    61. Matthew A.Cole和Robert J.R.Elliott,2005年。"FDI与“肮脏”行业的资本密集度:污染避难所之谜中缺失的一部分,"发展经济学综述Wiley Blackwell,第9卷(4),第530-548页,11月。
    完整参考文献 (包括与IDEAS上的项目不匹配的项目)

    最相关的项目

    这些是最常引用与本书相同作品的项目,也被与本书同样的作品引用。
    1. 冯(Feng)、童(Tong)和杜(Du)、惠斌(Huibin)和张(Zhang)、曾开(Zengkai)和米(Mi)、芝罘(Zhifu)和关(Guan)、大波(Dabo)和佐(Zuo)、建(。"中国境内的碳转移:生产碎片化的启示,"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86卷(C)。
    2. 赵玉环(Yuhuan Zhao)、王松(Song Wang)、杨嘉琴(Jiaqin Yang)、张中华(Zhonghua Zhang)和刘亚亚(Ya Liu),2016年。"中日贸易中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分析,"应用经济学《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48卷(16),第1515-1529页,4月。
    3. 王振国&苏,宾&谢,瑞&龙,海宇,2020。"2007年至2012年中国二氧化碳总隐含排放强度:多区域乘法结构分解分析,"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85卷(C)。
    4. Su,Bin&Ang,B.W.,2014年。"广义Fisher指数变化的归因及其在具体排放研究中的应用,"能源爱思唯尔,第69卷(C),第778-786页。
    5. 张增凯和郭,居娥和休金斯,杰弗里J.D.,2014。"中国国内直接贸易对区域和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46卷(C),第161-175页。
    6. Wang,H.&Ang,B.W.&Su,Bin,2017年。"评估经济范围内能源使用和排放的驱动因素:IDA与SDA,"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107(C)卷,第585-599页。
    7. Su,Bin&Ang,B.W.,2017年。"总体现能量和排放强度的乘法结构分解分析,"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65卷(C),第137-147页。
    8. Su,Bin和Thomson,Elspeth,2016年。"2006-2012年中国(正常和加工)出口中的碳排放量及其驱动力,"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59卷(C),第414-422页。
    9. 段玉万,蒋雪梅,2017。"中国污染贸易条件的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132(C)卷,第31-44页。
    10. 张忠华&赵,玉环&苏,宾&张,永丰&王,宋&刘,雅&李,郝,2017。"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实体碳:基于SCI-E和SSCI的在线文献综述,"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能源审查,爱思唯尔,第68卷(P1),第492-510页。
    11. Fozia Latif Gill&K Kuperan Viswanathan&Mohd Zaini Abdul Karim,2018年。"污染港假说(PHH)述评,"国际能源经济与政策杂志《经济评论》,第8卷(1),第167-174页。
    12. 张伯亚(Boya Zhang)、白树宽(Shukuan Bai)、宁亚东(Yadong Ning)、丁涛(Tao Ding)和张燕(Yan Zhang,2020)。"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国际贸易中的排放及其责任:进展、趋势与挑战,"持续性,MDPI,第12卷(8),第1-26页,4月。
    13. Su,Bin&Ang,B.W.&Li,Yingzhu,2019年。"总体现能量和排放强度的结构路径和分解分析,"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83卷(C),第345-360页。
    14. Arce,Guadalupe&López,Luis Antonio&Guan,Dabo,2016年。"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后中国时代,"应用的能源爱思唯尔,第184(C)卷,第1063-1072页。
    15. Su,Bin&Ang,B.W.&Low,Melissa,2013年。"贸易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投入产出分析及驱动力:加工和正常出口,"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88卷(C),第119-125页。
    16. 朱邦柱&苏,宾&李,英珠&吴,曾生,2020年。"2005-2015年中国(正常和加工)出口的具体能源和强度及其驱动力,"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91卷(C)。
    17. 钟,张琪,江,雷,周,彭,2018。"贸易中碳排放的跨国转移:空间视角下的特征和决定因素,"能源爱思唯尔,第147(C)卷,第858-875页。
    18. 张友国、唐志鹏,2015。"中国省级出口中碳的驱动因素,"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51卷(C),第445-454页。
    19. Wang,H.&Ang,B.W.&Su,Bin,2017年。"全球CO2排放强度的多区域结构分解分析,"生态经济学爱思唯尔,第142(C)卷,第163-176页。
    20. 齐、天宇和温彻斯特、奈文和卡普卢斯、瓦莱丽·J·张、西良,2014年。"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会减少以贸易为目的的二氧化碳排放吗?,"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42卷(C),第204-212页。

    有关此项目的更多信息

    关键词

    污染避难所假说;生产碎片化;投入产出分析;
    所有这些关键字.

    JEL公司分类:

    • 第67页-数学与定量方法——数学方法;规划模型;数学和仿真建模---输入-输出模型
    • 问题43-农业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环境与生态经济学——能源——能源与宏观经济
    • 问题54-农业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环境与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气候;自然灾害及其管理;全球变暖
    • 问题56-农业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环境与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发展;环境与贸易;持续性;环境账户和会计;环境公平;人口增长

    统计

    访问和下载统计

    更正

    本网站上的所有材料均由各自的出版商和作者提供。你可以帮助纠正错误和遗漏。请求更正时,请提及此项目的句柄:RePEc:eee:eneeco:v:64:y:2017:i:c:p:13-23。请参阅一般信息关于如何更正RePEc中的材料。

    如果您编写了此项目,但尚未在RePEc注册,我们鼓励您这样做在这里。这允许将您的个人资料链接到此项目。它还允许您接受我们不确定的该项目的潜在引用。

    如果CitEc公司识别了书目参考,但没有将RePEc中的项目链接到它,您可以帮助这个表格.

    如果你知道引用这一条的缺失条目,你可以通过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为每个引用条目添加相关引用来帮助我们创建这些链接。如果您是此项目的注册作者,您可能还需要检查您的RePEc作者服务个人资料,因为可能有一些引文等待确认。

    有关本项目的技术问题,或更正作者、标题、摘要、参考书目或下载信息,请联系:Catherine Liu(电子邮件地址如下)。供应商的一般联系方式:http://www.elsevier.com/locate/eneco.

    请注意,更正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筛选出来各种RePEc服务。

    思想是一个经济学研究论文服务。RePEc使用各出版商提供的书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