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主页打印自https://ideas.repec.org/a/eee/chieco/v60y2020ics1043951x19300033.html
  我的参考书目  保存此文章

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作者

上市的:
  • 琳达,格拉韦
  • 赫尔穆特·瓦格纳

摘要

在过去的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关于“中等收入陷阱”(MIT)现象的文献涌现出来。麻省理工学院通常是指那些经历了快速增长,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中等收入国家(MIC)地位,但未能进一步赶上高收入经济体集团的国家。特别是,自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以来,人们越来越担心中国正面临或也将面临这样一个陷阱。本文分析了中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情况,同时考虑了(绝对和相对)经验性麻省理学定义和文献中确定的麻省理工学触发因素。我们不仅调查了最近的文献,还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情况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建议引用

  • Glawe,Linda&Wagner,Helmut,2020年。"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60(C)卷。
  • 手柄:RePEc:eee:chieco:v:60:y:2020:i:c:s1043951x19300033
    DOI:10.1016/j.chieco.2019.01.003
    作为

    从出版商下载全文

    文件URL: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43951X19300033
    下载限制:全文仅供ScienceDirect用户使用

    文件URL: https://libkey.io/10.1016/j.chieco.2019.01.003?utm_source=ideas
    LibKey链接:如果访问受到限制,并且您的库使用此服务,LibKey会将您重定向到可以使用库订阅访问此项目的位置
    ---><---

    由于对此文档的访问受到限制,您可能需要在下面查找其他版本,或者搜索换一个不同的版本。

    此项目的其他版本:

    IDEAS上列出的参考文献

    作为
    1. Peter C.B.Phillips&Dongyu Sul,2009年。"经济转型和增长,"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John Wiley&Sons,Ltd.,第24卷(7),第1153-1185页,11月。
    2. Philippe Aghion、Diego Comin、Peter Howitt和Isabel Tecu,2016年。"国内储蓄何时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评论Palgrave Macmilla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64卷(3),第381-407页,8月。
    3. Barry Eichengreen和Donghyun Park&Kwanho Shin,2012年。"快速增长经济体何时放缓:国际证据及对中国的启示,"亚洲经济论文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11卷(1),第42-87页,Winter/Sp。
    4. Philip Bodman和Thanh Le,2013年。"评估吸收能力和经济距离在外国直接投资生产率增长关系中的作用,"应用经济学《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45卷(8),第1027-1039页,3月。
    5. 叶龙凤(Longfeng Ye)和彼得·罗伯逊(Peter E.Robertson),2016年。"关于中间收入陷阱的存在性,"经济记录澳大利亚经济学会,第92卷(297),第173-189页,6月。
    6. 罗伯特·E·霍尔和查尔斯·琼斯,1999年。"为什么一些国家的人均产出比其他国家高出这么多?,"经济学季刊《哈佛大学校长和研究员》,第114卷(1),第83-116页。
    7. Aiyar,Shekhar&Duval,Romain&Puy,Damien&Wu,Yiqun&Zhang,龙美,2018。"增长放缓和中等收入陷阱,"日本与世界经济爱思唯尔,第48卷(C),第22-37页。
    8. Dic Lo和Thomas M.H.Chan,1998年。"机械与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国际发展杂志,John Wiley&Sons,Ltd.,第10卷(6),第733-749页。
    9. Christian Daude和Eduardo Fernandez-Arias,2010年。"生产力和要素积累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部出版物4653,美洲开发银行,研究部。
    10. David Bulman、Maya Eden和Ha Nguyen,2017年。"从低收入增长向高收入增长过渡:是否存在中等收入陷阱?,"亚太经济杂志《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22卷(1),第5-28页,1月。
    11. Gökhan YILMAZ,2015年。"土耳其中等收入陷阱与低技能人力资本,"Iktisat Isletme ve Finans公司《Bilgesel Yayincilik》,第30卷(346),第9-36页。
    12. Fernando Gabriel Im&David Rosenblatt,2015年。"中间收入陷阱:概念和实证调查,"国际商业、经济与政策杂志(JICEP),世界科学出版有限公司,第6卷(03),第1-39页。
    13. Edward L.Glaeser&Rafa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lanes&Andrei Shleifer,2004年。"机构会带来增长吗?,"经济增长杂志,施普林格,第9卷(3),第271-303页,9月。
    14. Olivier Cadot&Céline Carrère&Vanessa Strauss-Kahn,2011年。"出口多样化:驼峰背后有什么?,"经济学与统计学综述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93卷(2),第590-605页,5月。
    15. Edinaldo Tebaldi和Bruce Elmslie,2008年。"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杂志,Chung Ang Unviersity,经济系,第33卷(2),第27-53页,12月。
    16. 菲利普·阿基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霍威特(Peter Howitt),1992年。"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增长的模型,"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协会》,第60卷(2),第323-351页,3月。
    17. Jean Imbs和Romain Wacziarg,2003年。"多元化阶段,"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93卷(1),第63-86页,3月。
    18. Borensztein,Eduardo&Ostry,Jonathan D,1996年。"中国经济增长绩效核算,"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86卷(2),第224-228页,5月。
    19. 菲利佩,耶稣,2012年。"追踪中间收入陷阱:它是什么,谁在其中,为什么?第2部分,"亚行经济工作文件系列307,亚洲开发银行。
    20. Teixeira,Aurora A.C.&Fortuna,Natércia,2010年。"人力资本、研发、贸易和长期生产力。测试葡萄牙经济的技术吸收假设,1960-2001年,"研究政策爱思唯尔,第39卷(3),第335-350页,4月。
    21. M.Albert&C.Jude&C.Rebillard,2015年。"长期情景:从过度投资和过度信贷增长中重新平衡。对中国潜在增长的影响,"工作文件572,法国银行。
    22. Sachs,J-D&Warner,A-M,1995年。"自然资源丰富与经济增长,"论文517a,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
    23. Akio Egawa,2013年。"收入不平等会在亚洲造成中等收入陷阱吗?,"工作文件797年,布鲁格尔。
    24. Pierre-Richard Agénor,2017年。"被夹在中间?中间收入陷阱的经济学,"经济调查杂志Wiley Blackwell,第31卷(3),第771-791页,7月。
    25. Nikola Spatafora先生、Rahul Anand先生和Saurabh Mishra先生,2012年。"结构转型与生产的复杂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文件2012/05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6. Glawe,Linda&Wagner,Helmut,2017年。"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程式化模型,"CEAMeS系列讨论论文2017年5月,黑根大学东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CEAMeS),2017年修订。
    27. Coe,David T.&Helpman,Elhanan&Hoffmaister,Alexander W.,2009年。"国际研发溢出效应和机构,"欧洲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53(7)卷,第723-741页,10月。
    28. Peter K.Schott,2006年。"中国出口的相对成熟度,"NBER工作文件12173,国家经济研究局。
    29. Gill,Indemit S.&Kharas,Homi,2015年。"中等收入陷阱变成了十个,"政策研究工作文件系列7403,世界银行。
    30. Jesus Felipe、Utsav Kumar和Reynold Galope,2017年。"中期过渡:陷阱还是神话?,"亚太经济杂志,Taylor&Francis期刊,第22卷(3),第429-453页,七月。
    31. 张军(Jun Zhang)、徐立恒(Liheng Xu)和刘芳(Fang Liu),2015年。"未来在过去:预测和绘制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和结构变化轨迹,"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第23卷(1),第21-46页,1月。
    32. 保罗·M·罗默,1990年。"内生技术变革,"政治经济学杂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第98卷(5),第71-102页,10月。
    33. Coe,David T.&Helpman,Elhanan,1995年。"国际研发溢出,"欧洲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39(5)卷,第859-887页,5月。
    34. Glawe,Linda&Wagner,Helmut,2017年。"中间收入陷阱的深层决定因素,"CEAMeS系列讨论论文2017年10月,黑根大学东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CEAMeS),2017年修订。
    35. 朱树金、傅晓兰,2013。"出口升级的驱动因素,"世界发展爱思唯尔,第51卷(C),第221-233页。
    36. Stephen M.Miller和Upadhyay,Mukti P.,2000年。"开放性、贸易导向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63卷(2),第399-423页,12月。
    37. Peter K.Schott,2008年。"中国出口的相对成熟度[“中国制造业收入和薪酬”],"经济政策、CEPR、CESifo、Sciences Po;消费电子产品;MSH,第23卷(53),第6-49页。
    38. Christian Daude,201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创新、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经合组织发展中心工作文件288,经合组织出版社。
    39. Ricardo Hausmann、Jason Hwang和Dani Rodrik,2007年。"你出口什么很重要,"经济增长杂志,施普林格,第12卷(1),第1-25页,3月。
    40. Linda Glawe和Helmut Wagner,2016年。"中间收入陷阱:定义、理论和相关国家——文献综述,"比较经济研究Palgrave Macmillan;比较经济研究协会,第58卷(4),第507-538页,12月。
    41. 王一凯,2014。"中国能否摆脱中间流入陷阱?增长与国家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2014年会议文件202,经济动态学会。
    42. Agenor,Pierre-Richard&Dinh,Hinh,2013年。"从模仿到创新:产业转型的公共政策,"世界银行-经济前提,世界银行,第115期,第1-8页,5月。
    43. 吴彦瑞,2014。"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经济学的前沿——中国大学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9卷(3),第460-483页,9月。
    44. 王志,魏尚进,2010。"中国出口日益复杂的原因是什么?,"NBER章节,单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日益增长的作用,第63-104页,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45. Steven N.Durlauf,2009年。"跨国增长回归的兴衰,"政治经济学史杜克大学出版社,第41卷(5),第315-333页,增刊。
    46. Gene Grossman和Elhanan Helpman,1994年。"具有内生保护的外商投资,"NBER工作文件4876,国家经济研究局。
    47. repec:eab:develo:223424未在IDEAS上列出
    48. Peter J.Klenow和Andres Rodriguez-Clare,1997年。"经济增长:综述文章,"货币经济学杂志Elsevier,第40卷(3),第597-617页,12月。
    49. Anna Jankowska、Arne Nagengast和JoséRamón Perea,2012年。"中等收入陷阱:亚洲和拉丁美洲经验比较,"经合组织发展中心政策见解96,经合组织出版。
    50. 方才,2012。"是否存在“中等收入陷阱”?理论、经验与中国的相关性,"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第20卷(1),第49-61页,1月。
    51. 布鲁内蒂,艾莫,1997年。"跨国增长分析中的政治变量,"经济调查杂志Wiley Blackwell,第11卷(2),第163-190页,6月。
    52. Keun Lee和Shi Li,2014年。"中国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基于创新、大企业和不平等文献的评估,"中国经济学的前沿——中国大学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9卷(3),第370-397页,9月。
    53. N.Gregory Mankiw&David Romer&David N.Weil,1992年。"对经济增长经验的贡献,"经济学季刊《哈佛大学校长和研究员》,第107卷(2),第407-437页。
    54. Fan,Shenggen&Zhang,Xiaobo&Robinson,Sherman,1999年。"中国过去和未来的增长来源:,"EPTD讨论文件53,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
    55. 弗朗西斯科·卡塞利(Francesco Caselli)和埃斯克维尔(Esquivel)、杰拉尔多(Gerardo)和勒福特(Lefort)、费尔南多(Fernando),1996年。"重新开启趋同辩论:跨国增长经验的新视角,"经济增长杂志,施普林格,第1卷(3),第363-389页,9月。
    56. 世界银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3年。"中国2030:建设现代和谐创新社会,"世界银行出版物-书籍世界银行集团,编号12925,12月。
    57. 贾汉吉尔·阿齐兹先生,2006年。"平衡中国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文件2006/29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58. Philippe Aghion和Peter Howitt,2009年。"增长经济学,"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1版,第1卷,编号0262012634,12月。
    59. 祖柳·F·胡和莫欣·S·汗,1997年。"为什么中国增长如此之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文件Palgrave Macmillan,第44卷(1),第103-131页,3月。
    60. 张德荣,2014。"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制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中国经济学的前沿——中国大学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9卷(3),第499-528页,9月。
    61. Jeannine Bailliu&Mark Kruger&Argyn Toktamyssov&Wheaton Welbourn,2016年。"中国能增长多快?中国到2030年的前景,"员工工作文件16-15,加拿大银行。
    62. 郝旭(Hao Xu)、王迪芳(Difang Wan)和孙颖(Ying Sun),2014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基于技术吸收能力的视角,"新兴市场金融和贸易,Taylor&Francis期刊,第50卷(1S),第96-106页,1月。
    63. -, 2009."加勒比的经济增长,"塞德次区域de la CEPAL para el Caribe(Estudios e Investigaciones)38668,国家联合经济委员会(CEPAL)。
    64. 韩学辉、魏尚进,2015。"重新审视中间收入陷阱假说:拒绝什么,复兴什么?,"亚行经济工作文件系列436,亚洲开发银行。
    65. 郝旭(Hao Xu)、王迪芳(Difang Wan)和孙颖(Ying Sun),2014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基于技术吸收能力的视角,"新兴市场金融和贸易《泰勒和弗朗西斯杂志》,第50卷(S1),第96-106页。
    66. David Hummels和Peter J.Klenow,2005年。"一国出口产品的种类和质量,"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95卷(3),第704-723页,6月。
    67. Peter K.Schott,2004年。"国际贸易中跨产品与跨产品专业化,"经济学季刊《哈佛大学校长和研究员》,第119卷(2),第647-678页。
    68. Terry Sicular和Yaohui Zhao,2002年。"中国农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加入WTO的启示,"西安大略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工作文件20028年,西安大略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
    69. Christian Daude和Eduardo Fernandez-Arias,2010年。"生产力和要素积累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部出版物4653,美洲开发银行,研究部。
    70. Glawe,Linda&Wagner,Helmut,2017年。"更微妙发展阶段的深层决定因素:以中间收入陷阱现象为例,"CEAMeS系列讨论论文2017年11月,黑根大学东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CEAMeS),2017年修订。
    71. Eric A.Hanushek和Ludger Woessmann,2008年。"认知技能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济文学杂志美国经济协会,第46卷(3),第607-668页,9月。
    72. 张丹丹(Dandan Zhang)、李欣(Xin Li)和薛金军(Jinjun Xue),2015年。"中国城乡教育不平等、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及其启示,"亚洲发展评论,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第32卷(1),第196-224页,三月。
    73. 多萝西·S·布雷迪,1966年。"1800年后美国的产出、就业和生产率,"NBER图书国家经济研究局,7月,编号brad66-1。
    74. Galina Hale和Cheryl Long,2006年。"FDI溢出与中国企业所有权:劳动力市场与后向联系,"工作文件系列2006-25,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
    75. 阿卜杜拉耶·塞克,2012年。"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溢出效益的解释,"结构变化与经济动态爱思唯尔,第23卷(4),第437-451页。
    76. 姚志忠,2015。"中国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第23卷(5),第26-42页,9月。
    77. Vincenzo Atella和Beniamino Quintieri,2001年。"研发支出对TFP来说真的重要吗?,"应用经济学《泰勒和弗朗西斯杂志》,第33卷(11),第1385-1389页。
    78. Eswar S.Prasad,2011年。"亚洲的再平衡增长,"国际金融,Wiley Blackwell,第14卷(1),第27-66页,四月。
    79. Anna Jankowska、Arne Nagengast和JoséRamón Perea,2012年。"产品空间和中间收入陷阱:亚洲和拉丁美洲经验比较,"经合组织发展中心工作文件311,经合组织出版社。
    80. Benhabib,Jess&Spiegel,Mark M.,1994年。"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自跨国总体数据的证据,"货币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34卷(2),第143-173页,10月。
    81. Michael R.M.Abrigo&Sang-Hyop Lee&Donghyun Park,2018年。"中等收入亚洲的人力资本支出、不平等与增长,"新兴市场金融和贸易《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54卷(6),第1285-1303页,5月。
    82. Indemit Gill&Homi Kharas,2007年。"东亚复兴:经济增长理念,"世界银行出版物-书籍世界银行集团,编号6798,12月。
    83. Barro,Robert J.&Lee,Jong Wha,2013年。"1950-2010年世界教育成就的新数据集,"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104卷(C),第184-198页。
    84. 菲利佩,耶稣,2012年。"追踪中间收入陷阱:它是什么,谁在其中,为什么?第1部分,"亚行经济工作文件系列306,亚洲开发银行。
    85. repec:eab:tradew:23424未在IDEAS上列出
    86. Reda Cherif和Fuad Hasanov,2015年。"老虎的跃进:马来西亚如何摆脱中间收入陷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文件2015/13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87. C.A.Hidalgo&B.Klinger&A.-L.Barabasi&R.Hausmann,2007年。"产品空间制约着国家的发展,"论文1990年8月7日,arXiv.org。
    88. Aaron Flaaen、Ejaz Ghani和Saurabh Mishra,2013年。"如何避免中间收入陷阱?,"世界银行出版物-报告22602,世界银行集团。
    89. 曹静、何敏善、戴尔·约根森、任若恩、孙琳琳、岳喜明,2009年。"1982年至2000年中国生产率增长的行业和总量指标,"收入和财富审查国际收入和财富研究协会,第55卷(s1),第485-513页,7月。
    90. Eva Paus,2014年。"拉丁美洲和中等收入陷阱,"Financiamiento para el Desarrollo公司36816,国家联合经济委员会(CEPAL)。
    91. Jéróme Vandenbussche&Philippe Aghion&Costas Meghir,2006年。"增长、与前沿的距离和人力资本构成,"经济增长杂志Springer,第11卷(2),第97-127页,6月。
    92. 斯坦利·勒贝戈特(Stanley Lebergott),1966年。"1800-1960年劳动力与就业,"NBER章节,单位:1800年后美国的产出、就业和生产率,第117-204页,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93. Tho,Tran Van,2013年。"中等收入陷阱: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面临的问题,"ADBI工作文件421,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
    94. 赫尔穆特·瓦格纳(Helmut Wagner),2015年。"结构变化与中等收入陷阱“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够成功迈向更高的收入水平?,"欧洲比较经济学杂志Cattaneo大学(LIUC),第12卷(2),第165-188页,12月。
    95. Joachim Jarreau和Sandra Poncet,2009年。"出口成熟度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省份的证据,"工作文件2009-34,CEPII研究中心。
    96. Masahiro Kawai和Jong-Wha Lee(编辑),2015年。"平衡可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经济、法律和制度施普林格,第127版,编号978-4-431-55321-2,9月。
    97. Dias,Joilson&Tebaldi,Edinaldo,2012年。"制度、人力资本与增长:制度机制,"结构变化与经济动态爱思唯尔,第23卷(3),第300-312页。
    98. Yao,Yang,2014年。"中国增长奇迹,"经济增长手册,作者:Philippe Aghion&Steven Durlauf(编辑),经济增长手册,第1版,第2卷,第7章,第943-1031页,爱思唯尔。
    99. Wan Guanghua、Peter J.Morgan和Robert J.Barro,2016年。"经济增长与收敛,应用于中国,"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第24卷(5),第5-19页,9月。
    100. IDEAS上未列出repec:eab:macroe:23424
    101. 罗伯特·巴罗(Robert J.Barro),2016年。"经济增长与收敛,尤其适用于中国,"NBER工作文件21872,国家经济研究局。
    102. Eichengreen,Barry&Park,Donghyun&Shin,Kwanho,2014年。"增长放缓redux,"日本与世界经济爱思唯尔,第32卷(C),第65-84页。
    103. Yiping,Huang&Qin,Gou&Xun,Wang,2014年。"金融自由化与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31卷(C),第426-440页。
    104. 金曾、方元元,2014。"在贫困与繁荣之间:中国的依赖性发展与“中等收入陷阱”,"第三世界季刊《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35卷(6),第1014-1031页,7月。
    105. 关中詹姆斯·文(Guanzhong James Wen)和熊金武(Jinwu Xiong),2014年。"户口和土地保有制度是两个中等收入陷阱——以近代中国为例,"中国经济学的前沿——中国大学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9卷(3),第438-459页,9月。
    106. 张林秀(Linxiu Zhang)、易红梅(Hongmei Yi)、罗仁福(Renfu Luo)、刘长芳(Changfang Liu)和斯科特·罗泽尔(Scott Rozelle),2013年。"中等收入陷阱的人力资本根源:以中国为例,"农业经济学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第44卷(s1),第151-162页,11月。
    107. Jesus Felipe和Arnelyn Abdon和Utsav Kumar,2012年。"追踪中间人陷阱:是什么,谁在其中,为什么?,"经济学工作底稿档案wp_715,利维经济研究所。
    108. Hal Hill&Tham S.Yean&Ragayah H.M.Zin,2012年。"马来西亚:一个成功的故事被夹在中间?,"世界经济Wiley Blackwell,第35卷(12),第1687-1711页,12月。
    109. 世界银行,2016年。"2016年世界发展指标,"世界银行出版物-书籍世界银行集团,编号23969,12月。
    110. 赫尔穆特·瓦格纳,2017年。"中国新失衡的形成:“再平衡”的困境,"国际经济学与经济政策,施普林格,第14卷(4),第701-722页,10月。
    111. 罗伯特·巴罗(Robert J.Barro),2001年。"人力资本与增长,"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91(2)卷,第12-17页,5月。
    112. Jimenez,Emmanuel&Nguyen,Vy&Patrinos,Harry Anthony,2012年。"卡在中间?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人力资本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研究工作文件系列6283,世界银行。
    113. Agénor,Pierre-Richard&Canuto,Otaviano,2015年。"中等收入增长陷阱,"经济学研究爱思唯尔,第69卷(4),第641-660页。
    114. Maria A.Arias和Yi Wen,2016年。"相对收入陷阱,"审查《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第98卷(1),第41-60页。
    115. 青木正彦,2011年。"中日经济发展和制度演进的五个阶段,"发展经济学工作文件23196,东亚经济研究局。
    116. Flaaen、Aaron和Ghani、Ejaz和Mishra、Saurabh,2013年。"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马来西亚的证据,"政策研究工作文件系列6427,世界银行。
    117. 徐斌、卢江永,2009。"外国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和中国出口的复杂性,"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0卷(3),第425-439页,9月。
    118. R.Razafimandinby和Eric Rougier,2019年。"(当中等收入国家陷入陷阱时)这有什么区别?中间收入陷阱决定因素的循证调查分析,"打印后哈尔-02273249,哈尔。
    119. Alwyn Young,2003年。"黄金转化为贱金属:改革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力的增长,"政治经济学杂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第111卷(6),第1220-1261页,12月。
    120. Nazrul Islam,2014年。"不平等会导致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吗?,"中国经济学的前沿——中国大学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9卷(3),第398-437页,9月。
    121. S.Nazrul Islam,2015年。"不平等会导致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吗?,"工作文件142,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
    122. 小罗伯特·卢卡斯,1988年。"论经济发展机制,"货币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22卷(1),第3-42页,7月。
    完整参考文献 (包括与IDEAS上的项目不匹配的项目)

    最相关的项目

    这些是最常引用与本书相同作品的项目,也被与本书同样的作品引用。
    1. Linda Glawe和Helmut Wagner,2016年。"中间收入陷阱:定义、理论和相关国家——文献综述,"比较经济研究Palgrave Macmillan;比较经济研究协会,第58卷(4),第507-538页,12月。
    2. Riana Razafimandimby Andrianjaka和Eric Rougier,2017年。"这有什么区别?《利特雷图尔评论》和《特拉佩·雷文努·Intermédiaire的终结经验分析》,"GREThA俱乐部(2007-2019)2017-16年,经济发展与应用集团(GREThA)。
    3. 阿巴斯、尤素福·埃克雷姆和桑卡尔,卡南,2021年。"出口动态对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贸易平衡的影响:基于中等收入陷阱视角的评估,"国际经济与金融评论爱思唯尔,第76卷(C),第357-375页。
    4. Razafimandimby Andrianjaka,Riana&Rougier,Eric,2019年。"“(处于中等收入陷阱)有什么区别?”:对增长放缓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构变化与经济动态爱思唯尔,第51卷(C),第225-236页。
    5. Pierre Richard AGENOR,2016年。"被夹在中间?中间收入陷阱的经济学,"工作文件第142页,FERDI。
    6. 马可·维瓦雷利,2018年。"新兴经济体的全球化、结构变化和创新:对就业和技能的影响,"MERIT工作文件2018-037年,联合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经济社会研究所创新与技术研究所(MERIT)。
    7. Helmut Wagner,2018年。"结构变化、再平衡和中国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CEAMeS系列讨论论文2018年13月,黑根大学东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CEAMeS)。
    8. Pierre-Richard Agénor,2017年。"被夹在中间?中间收入陷阱的经济学,"经济调查杂志Wiley Blackwell,第31卷(3),第771-791页,7月。
    9. Gill,Indemit S.&Kharas,Homi,2015年。"中等收入陷阱变成了十个,"政策研究工作文件系列7403,世界银行。
    10. Mehmet Hanefi Topal,2020年。"中等收入陷阱:理论与实证,"博加济奇期刊,社会、经济和行政研究综述博加齐奇大学经济系,第34卷(1),第51-75页。
    11. David Bulman、Maya Eden和Ha Nguyen,2017年。"从低收入增长向高收入增长过渡:是否存在中等收入陷阱?,"亚太经济杂志《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22卷(1),第5-28页,1月。
    12. 瓦格纳,赫尔穆特,2018。"中国的结构变化、再平衡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BOFIT政策简报2018年6月,芬兰银行新兴经济体研究所(BOFIT)。
    13. 韩学辉、魏尚进,2017。"重新审视中等收入陷阱假说:拒绝什么,重振什么?,"国际货币与金融杂志爱思唯尔,第73卷(PA),第41-61页。
    14. Glawe,Linda&Wagner,Helmut,2017年。"更微妙发展阶段的深层决定因素:以中间收入陷阱现象为例,"CEAMeS系列讨论论文2017年11月,黑根大学东亚宏观经济研究中心(CEAMeS),2017年修订。
    15. Aiyar,Shekhar&Duval,Romain&Puy,Damien&Wu,Yiqun&Zhang,Longmei,2018年。"增长放缓和中等收入陷阱,"日本与世界经济爱思唯尔,第48卷(C),第22-37页。
    16. 马可·维瓦雷利,2014年。"结构变化与创新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退出策略,"IZA讨论文件8148,劳动经济学研究所(IZA)。
    17. 马可·维瓦雷利,2015年。"发展中经济体的结构变化和创新: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出路?,"LEM论文系列2015/09年,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级研究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室(LEM)。
    18. Agénor,Pierre-Richard&Canuto,Otaviano,2017年。"获得资金、产品创新和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研究爱思唯尔,第71卷(2),第337-355页。
    19. Cyn‐Young Park&Rogelio V.Mercado,2020年。"经济收敛、资本积累与收入陷阱:经验证据,"收入和财富审查国际收入和财富研究协会,第66卷(1),第26-58页,3月。
    20. Mirjalili,Seyed Hossein&Mohseni Cheraghlou,Amin&Sa'adat,Hossein,2018年。"在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避免中间收入陷阱: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和年龄依赖率的影响,"EconStor开放存取文章和书籍章节,ZBW-莱布尼茨经济信息中心,第10卷(1),第5-21页。

    有关此项目的更多信息

    关键词

    中间流入陷阱;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所有这些关键字.

    JEL公司分类:

    • O10号机组-经济发展、创新、技术变革与增长——经济发展——概述
    • O40型-经济发展、创新、技术变革与增长——经济增长与总生产率——概述
    • O47号机组-经济发展、创新、技术变革与增长——经济增长与总生产率——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总生产率;跨国输出趋同
    • O53号机组-经济发展、创新、技术变革与增长——全经济国家研究——包括中东在内的亚洲

    统计

    访问和下载统计

    更正

    本网站上的所有材料均由各自的出版商和作者提供。您可以帮助纠正错误和遗漏。请求更正时,请提及此项目的句柄:RePEc:eee:chieco:v:60:y:2020:i:c:s1043951x19300033。请参阅一般信息关于如何更正RePEc中的材料。

    如果您编写了此项目,但尚未在RePEc注册,我们鼓励您这样做在这里。这允许将您的个人资料链接到此项目。它还允许您接受我们不确定的该项目的潜在引用。

    如果CitEc公司识别了书目参考,但没有将RePEc中的项目链接到它,您可以帮助这个表格.

    如果你知道引用这一条的缺失条目,你可以通过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为每个引用条目添加相关引用来帮助我们创建这些链接。如果您是此项目的注册作者,您可能还需要检查您的RePEc作者服务个人资料,因为可能有一些引文等待确认。

    有关本项目的技术问题,或更正作者、标题、摘要、参考书目或下载信息,请联系:Catherine Liu(电子邮件地址如下)。供应商的一般联系方式:http://www.elsevier.com/locate/chieco.

    请注意,更正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筛选出来各种RePEc服务。

    想法是一个经济学研究论文服务。RePEc使用各出版商提供的书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