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S主页打印自https://ideas.repec.org/a/bla/etrans/v19y2011i1p79-124.html
  我的参考书目  保存此文章

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作者

上市的:
  • 玛丽亚·耶稣·埃雷里亚斯
  • 维森特·奥尔茨

摘要

没有可用于此项目的摘要。

建议引用

  • Maria Jesus Herrerias和Vicente Orts,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转型经济学《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第19卷(1),第79-124页,1月。
  • 手柄:RePEc:bla:etrans:v:19:y:2011:i:1:p:79-124
    作为

    从出版商下载全文

    据我们所知,此商品不适用于下载。要确定它是否可用,有三个选项:
    1.在下面检查是否在线提供此项目的另一个版本。
    2.检查提供商的网页 是否实际可用。
    3.执行搜索对于标题类似的项目可用。

    IDEAS上列出的参考文献

    作为
    1. 保罗·M·罗默,1986年。"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政治经济学杂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第94卷(5),第1002-1037页,10月。
    2. 傅晓兰,2005。"转型经济中的出口、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中国的非参数方法,"应用经济学《泰勒和弗朗西斯杂志》,第37卷(7),第725-739页。
    3. Qin,Duo&Cagas,Marie Anne&Quising,Pilipinas&He,Xin-Hua,2006年。"投资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政策建模杂志爱思唯尔,第28卷(7),第751-774页,10月。
    4. Chen,Jian和Fleisher,Belton M.,1996年。"区域收入差距与中国经济增长,"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22卷(2),第141-164页,4月。
    5. Chuang,Yih-Chyi,1998年。"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差距和增长,"国际经济评论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和大阪大学社会经济研究所协会,第39卷(3),第697-721页,8月。
    6. Eaton,Jonathan和Kortum,Samuel,2001年。"资本货物贸易,"欧洲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45卷(7),第1195-1235页。
    7. Pierre Perron和Serena Ng,1996年。"对一些具有相依误差的单位根检验的有用修正及其局部渐近性质,"经济研究综述《经济研究评论》,第63卷(3),第435-463页。
    8. 菲利普·阿基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霍威特(Peter Howitt),1992年。"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增长的模型,"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协会》,第60卷(2),第323-351页,3月。
    9. Benhabib,Jess&Spiegel,Mark M.,2005年。"人力资本与技术扩散,"经济增长手册,作者:Philippe Aghion&Steven Durlauf(编辑),经济增长手册,第1版,第1卷,第13章,第935-966页,爱思唯尔。
    10. 查尔斯·琼斯,1995年。"内生增长模型的时间序列检验,"经济学季刊《哈佛大学校长和研究员》,第110卷(2),第495-525页。
    11. 刘绍欣(Sau-Him Paul)和辛(Sin),赵耀(Chor-Yiu),1997年。"新古典和罗默收益递增模型的观测等价性和随机协整检验,"经济建模爱思唯尔,第14卷(1),第39-60页,1月。
    12. Joy Mazumdar,2001年。"进口机械与最不发达国家的增长,"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65卷(1),第209-224页,6月。
    13. Sofronis K.Clerides&Saul Lach&James R.Tybout,1998年。"通过出口学习重要吗?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的微观动力学证据,"经济学季刊《哈佛大学校长和研究员》,第113卷(3),第903-947页。
    14. 史蒂夫·邦德(Steve Bond)、阿斯利·莱布利比奇奥卢(Asli Leblebicioglu)和法比奥·希安塔雷利(Fabio Schiantarelli),2010年。"资本积累与增长:经验证据的新视角,"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John Wiley&Sons,Ltd.,第25卷(7),第1073-1099页,11月/日。
    15. Baldwin,Richard和Seghezza,Elena,1996年。"贸易诱导投资导向型增长,"CEPR讨论文件1420,C.E.P.R讨论文件。
    16. Coe,David T.和Helpman,Elhanan,1995年。"国际研发溢出,"欧洲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39卷(5),第859-887页,5月。
    17. Borensztein,E.&De Gregorio,J.&Lee,J-W.,1998年。"外国直接投资如何影响经济增长?1,"国际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45卷(1),第115-135页,6月。
    18. Barbara Sianesi和John Van Reenen,2003年。"教育回报:宏观经济学,"经济调查杂志Wiley Blackwell,第17卷(2),第157-200页,4月。
    19. Josep Lluis Carrion-I-Silvestre&Vicente German-Soto,2007年。"墨西哥国家间的随机收敛,"区域研究《泰勒与弗朗西斯杂志》,第41卷(4),第531-541页。
    20. Katarina Juselius和Ronald MacDonald,2000年。"德国和美国之间的国际平价关系:联合建模方法,"讨论文件00-10,哥本哈根大学。经济系。
    21. Lanne,Markku和Lutkepohl,赫尔穆特,2002年。"水平位移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不同方案的比较,"经济学快报,爱思唯尔,第75卷(1),第109-114页,三月。
    22. 马克·斯特拉齐奇(Mark C.Strazicich)和李俊秀(Lee)、戴(Junsoo&Day)、爱德华(Edward),200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之间的收入是否趋同?具有两个结构突变的时间序列证据,"宏观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26卷(1),第131-145页,3月。
    23. Johansen,Soren&Juselius,Katarina,1990年。"协整的最大似然估计和推断——及其在货币需求中的应用,"牛津经济统计公报牛津大学经济系,第52卷(2),169-210页,5月。
    24. Saikkonen,Pentti&Lütkepohl,Helmut,2002年。"未知时间水平偏移时间序列中单位根的测试,"计量经济学理论剑桥大学出版社,第18卷(2),第313-348页,4月。
    25. Narayan,Paresh Kumar&Nielsen,Ingrid&Smyth,Russell,2008年。"面板数据、协整、因果关系和瓦格纳定律:来自中国省份的经验证据,"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19卷(2),第297-307页,6月。
    26. David H.Romer和Jeffrey A.Frankel,1999年。"贸易会导致增长吗?,"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89卷(3),第379-399页,6月。
    27. Riezman、Raymond G&Whiteman、Charles H&Summers、Peter M,1996年。"增长的引擎还是它的仆人?出口增长的时间序列评估,"实证经济学,施普林格,第21卷(1),第77-110页。
    28. 霍斯特·西伯特,2007年。"中国:与新的全球球员并驾齐驱,"世界经济Wiley Blackwell,第30卷(6),第893-922页,6月。
    29. Rebelo,Sergio,1991年。"长期政策分析与长期增长,"政治经济学杂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第99卷(3),第500-521页,6月。
    30. 李晓明,2000。"大跃进、经济改革与单位根假设:中国GDP数据破趋势函数检验,"比较经济学杂志Elsevier,第28卷(4),第814-827页,12月。
    31. 安德鲁·伯纳德(Andrew B Bernard)和杜劳夫(Durlauf)、史蒂文·N(Steven N),1995年。"国际产出趋同,"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John Wiley&Sons,Ltd.,第10卷(2),第97-108页,4月-6月。
    32. Paul Lau,Sau-Him,1999年。"I(0)内生增长模型的时间序列性质,"计量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93卷(1),第1-24页,11月。
    33. Chow,Gregory和Lin,An-loh,2002年。"台湾与中国大陆经济增长核算的比较分析,"比较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30卷(3),第507-530页,9月。
    34. 罗伯特·鲍德温(Robert E.Baldwin),2004年。"开放与增长:经验关系是什么?,"NBER章节,单位:全球化的挑战:经济学分析,第499-521页,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
    35. 刘晓慧(Xiaohui Liu)、彼得·伯里奇(Peter Burridge)和P.J.N.辛克莱(P.N.Sinclair),2002年。"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来自中国的证据,"应用经济学,《泰勒·弗朗西斯期刊》,第34卷(11),第1433-1440页。
    36. 莱文,罗斯和雷内特,大卫,1992年。"跨国增长回归的敏感性分析,"美国经济评论美国经济协会,第82(4)卷,第942-963页,9月。
    37. 保罗·M·罗默,1990年。"内生技术变革,"政治经济学杂志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第98卷(5),第71-102页,10月。
    38. 吴彦瑞,2000。"中国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吗?生产率分析,"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11卷(3),第278-296页。
    39. 保罗·加拉,2008年。"实际汇率水平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计量证据,"剑桥经济学杂志剑桥政治经济学会,第32卷(2),第273-288页,3月。
    40. Ben-David,Dan,1994年。"融合俱乐部与多元化经济,"CEPR讨论文件922,C.E.P.R.讨论文件。
    41. Johansen,Soren&Juselius,Katarina,1994年。"识别长期和短期结构——ISLM模型的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63卷(1),第7-36页,7月。
    42. Juselius,Katarina&MacDonald,Ronald,2004年。"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国际平价关系,"日本与世界经济爱思唯尔,第16卷(1),第17-34页,1月。
    43. 埃斯法哈尼,哈迪·萨利希,1991年。"半工业化国家的出口、进口和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35卷(1),第93-116页,1月。
    44. Kocherlakota,Narayana R&Yi,Kei-Mu,1997年。"是否存在内生长期增长?美国和英国的证据,"货币、信贷与银行杂志,布莱克威尔出版社,第29卷(2),第235-262页,5月。
    45. Seghezza,Elena&Baldwin,Richard E.,2008年。"贸易诱导投资增长测试,"国际经济/国际经济《热那瓦商业工业和农业文化照相机》,第61卷(2-3),第507-537页。
    46. Ashoka Mody和Kamil Yilmaz,2002年。"进口机械提升出口竞争力,"世界银行经济评论,世界银行,第16(1)卷,第23-48页,6月。
    47. 郑静海,2008。"论中国生产力研究,"中国经济与商业研究杂志《泰勒和弗朗西斯杂志》,第6卷(2),第109-119页。
    48. Oxley,Les&Greasley,David,1995年。"时间序列视角下的融合:1870年以来的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经济记录,澳大利亚经济学会,第71卷(214),第259-270页,9月。
    49. Markku Lanne&Helmut Lütkepohl&Pentti Saikkonen,2002年。"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与水平偏移的比较,"时间序列分析杂志Wiley Blackwell,第23卷(6),第667-685页,11月。
    50. 史蒂夫·邦德(Steve Bond)、阿斯利·莱布利比奇奥卢(Asli Leblebicioglu)和法比奥·希安塔雷利(Fabio Schiantarelli),2010年。"资本积累与增长:经验证据的新视角,"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John Wiley&Sons,Ltd.,第25卷(7),第1073-1099页,11月。
    完整参考文献 (包括与IDEAS上的项目不匹配的项目)

    引文

    引文由CitEc项目,订阅其RSS源用于此项目。
    作为


    引用人:

    1. 陈金钊,2015。"省际竞争力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数据的证据(1992-2008),"太平洋经济评论Wiley Blackwell,第20卷(3),第388-414页,8月。
    2. Herrerias,M.J.和Ordoñez,J.,2012年。"关于中国区域集群和融合作用的新证据(1952年至2008年),"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23卷(4),第1120-1133页。
    3. 陈金钊,2012。"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数据的证据(1992-2008),"PSE工作文件哈尔什-00667467,哈尔。
    4. Nouira,Ridha&Sekkat,Khalid,2012年。"拼命寻求低估对增长的积极影响,"宏观经济学杂志爱思唯尔,第34卷(2),第537-552页。
    5. Khalid Sekkat,2012年。"汇率低估、金融发展与增长,"工作文件742,《经济研究论坛》,2012年12月修订。
    6. Kevin S.Nell,2015年。"印度长期增长转型中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的互补性,"计量经济学Wiley Blackwell,第66卷(4),第565-605页,11月。
    7. Le,Thai Ha&Chang,Youngho&Park,东云,2016。"贸易开放与环境质量:国际证据,"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92卷(C),第45-55页。
    8. Herrerias,M.J.和Liu,G.,2013年。"中国各省电力强度:收敛和阈值效应的新证据,"能源经济学爱思唯尔,第36卷(C),第268-276页。
    9. 雷,明&尹,子汉&余,晓文&邓,石杰,2017。"碳加权经济发展绩效与驱动力分析:来自中国的证据,"能源政策爱思唯尔,第111卷(C),第179-192页。
    10. M.Herrerias,2012年。"中国加权趋同与区域增长:另一种方法(1952年至2008年),"区域科学汇编,施普林格;西部地区科学协会,第49卷(3),第685-718页,12月。
    11. Maria Jesus Herrerias,2010年。"设备投资与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中国经济学的前沿——中国大学文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卷(4),第509-526页,12月。
    12. Herrerias,M.J.&Orts,Vicente,2013年。"资本货物进口与长期增长:中国的经验与发展中国家相关吗?,"政策建模杂志爱思唯尔,第35卷(5),第781-797页。
    13. Vicente German-Soto&Luis Gutierrez Flores&Hector Alonso Barajas Bustillos,2017年。"1985-2008年墨西哥城市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经济学公告《AccessEcon》,第37卷(4),第2422-2433页。

    最相关的项目

    这些是最常引用与本书相同作品的项目,也被与本书同样的作品引用。
    1. M.Herrerias和Vicente Orts,2012年。"中国设备投资、产量和生产率,"实证经济学,施普林格,第42卷(1),第181-207页,2月。
    2. María Jesús Herrerias&Vicente Orts,2010年。"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足以解释中国的增长吗?,"中国与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第18卷(s1),第34-51页。
    3. 罗莎·卡波卢波,2009年。"二十年后的新增长理论及其经验,"经济学-开放获取,开放评估电子期刊(2007-2020),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 Kiel),第3卷,第1-72页。
    4. Maria Herrerias,2010年。"设备投资与基础设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中国经济前沿,施普林格;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卷(4),第509-526页,12月。
    5. Herrerias,M.J.&Orts,Vicente,2013年。"资本货物进口与长期增长:中国的经验与发展中国家有关吗?,"政策建模杂志爱思唯尔,第35卷(5),第781-797页。
    6. Harrison,Ann&Rodríguez-Clare,Andrés,2010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外国投资和产业政策,"发展经济学手册,作者:Dani Rodrik&Mark Rosenzweig(编辑),发展经济学手册,第1版,第5卷,第0章,第4039-4214页,爱思唯尔。
    7. P Pegkas&C Tsamadias,2016年。"外国和国内投资、出口和人力资本对希腊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如何?,"经济问题杂志文章《经济问题》,第21卷(1),第23-45页,3月。
    8. Herrerias,M.J.&Orts,Vicente,2011年。"中国的进口和增长,"经济建模爱思唯尔,第28卷(6),第2811-2819页。
    9. Jochen Hartwig,2014年。"使用OECD数据测试Uzawa–Lucas模型,"经济学研究爱思唯尔,第68卷(2),第144-156页。
    10. Ann E.Harrison和Andres Rodriguez-Clare,2009年。"贸易、外商投资和产业政策,"MPRA纸15561,德国慕尼黑大学图书馆。
    11. Steven N.Durlauf和Quah,Danny T.,1999年。"经济增长的新经验,"宏观经济学手册,摘自:J.B.Taylor&M.Woodford(编辑),宏观经济学手册,第1版,第1卷,第4章,第235-308页,爱思唯尔。
    12. 迭戈·罗梅罗-阿维拉,2013年。"实物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吗?,"经济调查《西方经济协会国际》,第51卷(4),第1948-1971页,10月。
    13. 马克·罗杰斯,2003年。"经济增长综述,"经济记录,澳大利亚经济学会,第79卷(244),第112-135页,3月。
    14. Robert W.Arnold,2003年。"长期经济增长建模:技术论文2003-04,"工作文件14497,国会预算办公室。
    15. 斯特凡妮亚·维拉,2005年。"意大利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序列分析,"Quaderni DSEMS公司24-2005年,福贾大学经济科学与统计研究生。
    16. CHI,Wei,2008年。"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回顾与新证据,"中国经济评论爱思唯尔,第19卷(3),第421-436页,9月。
    17. 塔洛克·辛格,2010年。"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吗?A调查,"世界经济Wiley Blackwell,第33卷(11),第1517-1564页,11月。
    18. Ben Fine,1998年。"内生增长理论:一项批判性评估,"工作文件80岁,英国伦敦SOAS大学经济系。
    19. 约翰·奈特和赛丁,2008年。"为什么中国增长如此之快?结构变化的作用,"经济学系列工作文件415,牛津大学经济系。
    20. 青木舒平(Shuhei Aoki)、埃斯特班·佩特尔(Julen Esteban-Pretel)、冈崎捷次郎(Tetsuji Okazaki)和泽田康树(Yasuyuki Sawada),2010年。"日本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在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Palgrave Macmillan图书,收录人:Keijiro Otsuka&Kaliappa Kalirajan(编辑),发展中的社区、市场和国家,第4章,第21-44页,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

    有关此项目的更多信息

    统计

    访问和下载统计

    更正

    本网站上的所有材料均由各自的出版商和作者提供。你可以帮助纠正错误和遗漏。请求更正时,请提及此项目的句柄:RePEc:bla:etrans:v:19:y:2011:i:1:p:79-124。请参阅一般信息关于如何更正RePEc中的材料。

    如果您编写了此项目,但尚未在RePEc注册,我们鼓励您这样做在这里。这允许将您的个人资料链接到此项目。它还允许您接受我们不确定的该项目的潜在引用。

    如果CitEc公司识别了书目参考,但没有将RePEc中的项目链接到它,您可以帮助这个表格.

    如果你知道引用这一条的缺失条目,你可以通过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为每个引用条目添加相关引用来帮助我们创建这些链接。如果您是此项目的注册作者,您可能还需要检查您的RePEc作者服务个人资料,因为可能有一些引文等待确认。

    有关此项目的技术问题,或更正其作者、标题、摘要、书目或下载信息,请联系:Wiley Content Delivery(以下电子邮件可用)。供应商的一般联系方式:https://edirc.repec.org/data/ebrdduk.html.

    请注意,更正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筛选出来各种RePEc服务。

    思想是一个经济学研究论文服务。RePEc使用各出版商提供的书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