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柳州柳南区螺蛳粉特色小镇走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新路

  中新网广西新闻1月18日电(蛳蛳蛳网红”小吃的路上,喜讯频传,2019年产值超过60亿元人民币。

  螺蛳粉产业快速增长给发源地及原料主产区柳州市柳南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柳南区按照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五位一体”的方式打造特色小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加快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柳南区把产业兴旺放在乡村振兴首位”,以柳州螺蛳粉为切入点,结合实际,建设螺蛳粉特色小镇,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的新路子。

  互联网+”开辟了柳州螺蛳粉销售新渠道,柳南区抓住机遇,结合太阳村镇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从工业角度谋划螺蛳粉产业,将螺蛳粉引进工厂生产线,发展预包装螺蛳粉。一是建立完善的螺蛳粉预包装产业园。将螺蛳粉特色小镇与河西高新区联动发展在河西高新区规划建设500亩螺蛳粉预包装产业园和螺蛳粉研发创新中心,出台螺蛳粉产业园扶持政策方案作为配套,推动螺蛳粉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二是引导螺蛳粉生产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促进螺蛳粉生产企业在生产聚集区集聚,整合原料供应、产品加工、包装、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企业,园区内统一执行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生产标准,形成全产业链条,降低生产和物流成本,让螺蛳粉产业在柳南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利用柳南区的物流和电商的规模效应,为螺蛳粉产业向互联网+”进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螺蛳粉原材料种植养殖,柳南区出台了柳南区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方案》柳南区精准脱贫以奖代补”帮扶实施方案》等政策,并实施《柳南区“退桉改竹”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退桉改竹”修复和优化农村土壤环境,增加螺蛳粉原材料种植面积。目前,累计新种竹4458亩,现有竹子面积8758亩;完成秋种豆角1200亩;螺蛳养殖方面,完成螺蛳养殖面积1757亩。

  通过龙头企业开展螺蛳粉工业旅游体验项目,通过原材料种养开展农耕体验、休闲观光、主题旅游等乡村旅游业,通过建设螺蛳文化大舞台、山湾村螺蛳文化展馆,加强本地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建设滨水自行车道、竹海公园、特色采摘等新项目建设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和田园能手实训基地。打造美丽乡村、山水休闲度假、喀斯特自然风光、果蔬采摘体验等旅游观光休闲区,促进形成都市近郊休闲性、体验式旅游生活新形态。

  螺蛳粉小镇产业发展从绿色、生态、安全的螺蛳粉原材料种养殖业,到预包装螺蛳粉生产及米粉、酸笋等螺蛳粉原材料深加工业,延伸至物流配送、餐饮、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工业旅游等产业,正努力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二产向一产、三产延伸,一产向二产、三产渗透的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目标。

  柳南区还坚持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以生态先行、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并创新治理,构建乡风文明新体系

  螺蛳粉产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农民就业创业。在创建螺蛳粉小镇过程中,柳南区始终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发展目标,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就近和就地就业,大力培育出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形成龙头集聚、联动发展的格局。成功构建了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民”、资金变股金保底+分红”两种机制,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让农民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充分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柳南区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产业平台,将财政扶贫资金以贫困户股金的形式投入产业发展,企业按固定收益为贫困户分红。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证企业和农户的经济效益,增强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企业和农户的参与率和支持率。据不完全统计,太阳村镇境内直接参与预包装螺蛳粉生产人员有3000多人,参与原材料种植、养殖人员有4000多人,间接带动配套行业从业人员将近15000人,让农民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和致富。(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件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