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河池科创|向新”而行 蓄力再出发

近日,广西誉升锗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浸出车间氧压工段一班的组员在生产车间巡检。该班组8名技术骨干平均年龄35岁,他们在生产工艺上不断创新,浸出渣丢锌下降20%,每年为公司直接节约和创造效益超1000万元。

5月20日,广西林胜堂蚕具有限公司展示厅大门口,墙上两行蓝色大字林胜堂的根本出路在于引领科技创新”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该企业研发的325孔塑框木质方格簇以及配套应用的自动化摘茧技术,让蚕茧质量和摘茧效率得到了极大改善,产品畅销全国各大重点养蚕地区并出口至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过去三年,河池立足优势资源,强化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引进先进发达地区创新资源助力产业发展,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统计上报全社会研发投入累计达31.92亿元,2022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增幅排名全区第1位,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厚植创新理念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华锡大厂矿田探边摸底,攻深找盲”取得重大突破,在有色地质矿产深部超深部地质勘查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成国内首个破碎矿柱无人采矿智能化试验采场,锡多金属矿绿色高效选矿工艺技术世界领先。

南方有色金属集团发明的液态高铅锑渣富氧侧吹还原熔炼关键技术及装备属世界首创;锌氧压浸出关键技术及装备成为国内有色行业锌冶炼企业的标杆;超大型锌精矿流态化焙烧炉是目前世界最大、结构最安全、生产效率与能源利用率最优的技术装备。

……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河池市注重创新主体企业的发展,相关业务部门多次深入企业,在深入宣传惠企政策的同时,把创新理念深植于企业,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企业科技创新的自觉性积极性普遍增强,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

——2023年河池成功创建广西河池高新区,结束了河池没有自治区级高新区的历史。

——广西鑫锋新能源集团研发楼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企业自主研发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广西蚕桑生态学与智能化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成为广西首家蚕桑产业重点实验室。

2021年至今,河池企业先后获得广西科技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奖共16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2023年,广西华锡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南丹南方有色金属公司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科技奖一等奖2项。

加强科技合作

撬动资源要素聚集共创共赢

近年来,河池坚持高位统筹、高点谋划,抢抓战略机遇,积极发挥优势,朝着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方向努力,形成了科技合作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场景。

去年,河池市主要领导两次带队赴深圳开展两市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调研座谈交流,促成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同河池市政府签署乡村振兴与大健康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两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两地在协同培育建设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协同开展科技人才异地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河池两项目获深圳科技重点项目资金600万元支持。

河池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与桂林理工大学的科研方向有很高的匹配度。去年,该市以打造有色金属千亿元产业集群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与桂林理工大学在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目前,桂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已与河池多家企业在人才培养、科技项目联合申报等方面进行合作,多支技术团队入驻企业。

广西佑灿新材料公司负责人说:有契合专业发展的高校加入真是太好了,以后公司的人才培养有了便捷的渠道,企业实施科技项目也更加高质高效了。”

据统计,2022年以来,河池加强与中国矿业大学、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在固体废弃物、有色金属、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组建19个合作团队,联合华锡集团、南方公司等实施18个科研项目,获得自治区科技经费资助5469万元。

加大研发投入

角力科技赛场增后劲变先进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经费的支撑。年初,自治区科技厅印发《关于给予2022年度研发投入工作成绩突出地区通报表扬的通知》,河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21.09%,占比增幅8.85%,增幅排名全区第1位。

河池市科学技术局局长黄兰爱表示:河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为此,全市上下围绕研发投入指标,加强措施力度,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着力解决创新瓶颈问题,奋力后发赶超。”

后进增后劲变先进,来源于河池健全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科技创新投入体系。该市采取强化顶层互动、强化政企互认、强化业务互补的三级联动”模式,不断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2021—2023年,河池市科技局统计上报全社会研发投入累计达31.92亿元。

截至2023年底,河池市工业园区、河池·南丹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增速分别为142.2%、108.82%,在全区37个重点开发园区中名列前茅;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201.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9.2%,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9%。三年来,该市累计新增自治区级以上创新平台12个,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60人,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累计46.17亿元,转化科技成果累计179项,带动高科技项目总投资10亿元,促进企业新增产值39.84亿元。

4月7日,2024年河池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召开,吹响了四链”融合号角。老区腾飞,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六新河池”图景,愈来愈清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