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大化: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

丹桂村蔬菜示范基地航拍图。

广西新闻网大化5月16日讯(通讯员 覃文军)眼下,正是甜糯玉米上市的季节,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河乡丹桂村刚刚上市的第一批甜糯玉米,两三天就在网络上被抢购一空。

通过智广乡村小程序功能,我们村集体今年第一批甜糯玉米销售了2000多斤”。丹桂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兴旺高兴地说。

丹桂村是自治区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示范村之一。2023年,该县统筹投入75.16万元在丹桂村开展智慧广电数字乡村建设,引入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实施基础试点建设,全程培育乡村治理内容体系,建设智慧安防空间和数字化线上平台,打造智慧广电农文红旅数字乡村”新名片。

村民字打包甜糯玉米。

打开手机,点击丹桂村智广乡村”小程序,进入消息子栏目,便可以浏览丹桂村的发展变化及近期村级事务信息动态。丹桂村流动党员覃洪程长期在外务工,工作之余便登录智广乡村”小程序,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动态。

点击任务栏,学农业技术、了解最新党建资讯等相继出现,浏览学习后还获得相应金豆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很受村民欢迎。”谈到使用智广乡村”小程序的好处,覃洪程坦言。

该县通过智广乡村”移动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断为当地公共文化、公共服务、乡村治理提供了数字化服务。智广乡村小程序集“我们村”“文化服务”“致富经”“便民服务”“党建园地”于一体,村民点击即可关注当地红色故事,了解本村实时动态信息。截至目前,丹桂村智广乡村”小程序注册家庭数达到393户,激活家庭数为172户。丹桂村通过智广乡村”平台积分制工具”积极开展乡村治理工作,共发布乡村治理任务44个,群众累计完成任务4680次,共发放乡村治理积分33516个,获得广电金豆积分157.62万个,群众在积分商城累计兑换广电金豆积分39.2万个。

微型自动气象站在检测作业。

在丹桂村绿色蔬菜示范基地里,一台微型太阳能小型农业气象站正在监控作业,风扇系统随着风速的变化而转动,最终传达到系统指挥中心,对当前天气变化做出反应。

大化广电管理中心技术人员郑卫国介绍,太阳能小型农业气象站可以帮助农业生产管理,实时监测环境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降雨量、风速、风向、大气压等信息,通过配备的无线传感器采集器,快速、高效地监控所有农事生产情况、农作物长势情况等。

此外,该县智慧广电安防系统围绕丹桂村覃国翰将军故居景观核心区、红色旅游研学带、生态农业乡村振兴项目区等建设10套人工智能视频监控体系,能够自动识别车辆号牌、人脸或人物特征,落实景区监控、指挥调度和宣传管理,不断夯实红色文旅数字管理基础。同时,还在每个自然屯安装应急广播,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智广乡村小程序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送到千家万户,让“千里眼”与“顺风耳”同频共振,为基层治理插上了数字翅膀”,为村民营造了平安、和谐的居住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