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主站| 您好,欢迎来到贵港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道德模范 >正文

把患儿当作自己的孩子——记贵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一区护士长卢璐璐

时间:2024-05-13 11:51  来源:贵港日报

  护士阿姨再见!”

  再见!回家也要多注意哦!”

  5月6日,贵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一区护士长卢璐璐和团队向即将出院的小朋友道别。看着小朋友活蹦乱跳地回家,有14年护龄的卢璐璐再一次“破防”。“这是我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卢璐璐所在的儿科一区,由普通住院病房、儿童重症监护室和儿科门诊(含哮喘/过敏方向)组成,工作量大、责任重大,对护理团队的专业及技能要求更高。卢璐璐十年如一日的恪尽职守,赢得了患者家属及同事的认可。2023年,她获评为贵港市优秀护士。

  作为儿童的健康守护者,我们永远都会全力以赴。”卢璐璐说,入院患儿中有不少是急危重症的,儿童重症监护室实行无陪护管理。每2小时一次的翻身、拍背,每小时的喂奶、换尿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做好雾化排痰、清理呼吸道、用药治疗等,事无巨细,护士需要像孩子父母一样耐心细致。

  “第三,第七分,还要加上一个‘沟通’。”卢璐璐说,儿科一区的患者大多是5个月至2岁的孩子,尚未能和医护人员有效沟通,因此儿科也被称为哑科”。相比其他临床科室,儿科护士的工作特殊,挑战更大,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家属沟通。今年月的一天下午,一名7个月大的男童入院时诊断重症肺炎,两肺呈实变状态,呼吸急促,生命危急,需要入住重症监护室,甚至有可能需要插管接受呼吸机治疗。患儿家属一听便非常慌张,犹豫不决。卢璐璐见状马上带团队与家属沟通,消除担忧,及时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以免耽误病情。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这名患儿10天内就康复出院了,家属还送来了

  儿科病区不时传来的婴儿啼哭声令人焦躁不安,家长尤甚。家属最关注的就是打针。幼儿血管极为细小,留置针穿刺难度大,若没有一次成功,家长便着急和心疼。就在几天前,一名5个月大的患儿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住院,家长看到孩子穿刺时啼哭不止,心疼不已,卢璐璐便以母亲的身份设身处地开导家属,用专业的护理知识赢得患儿家属的信赖。

  作为护士长,卢璐璐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常常主动挑起科室重担。“一次,凌晨3时多来了一名1个多月大的患儿,情况危急,人手不足,护士长听闻后马上赶回科室帮忙。”护士叶琼感动地说。

  虚心请教其他科室的护士长前辈、通过讲座培训等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带领团队共同成长……近年来,卢璐璐还荣获贵港市儿童安全输液护理技能比赛优秀奖、靖西市颁发的支援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表彰等荣誉。

  把患儿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是她常常对团队成员说的话。白衣天使无限爱心,护理周到情似亲人。”患儿家属写在锦旗上的这句话,就是对卢璐璐及其团队最大的认可。(记者 莫淑媛)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文明聚焦
文明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