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货主发布超载订单,平台不能“照单全收”
首页> 时评频道>光明观察原创 >正文

货主发布超载订单,平台不能“照单全收”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4-06-13 18:00

作者:任然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有不少货运司机反映,在货拉拉、满帮集团的运满满等货运平台上,货主发布的用车信息,货物重量远远超过了车辆的核定载量,他们想花小车的钱拉大车的货,却通过平台把超载的风险转嫁给了司机,甚至有司机因为超载取消订单却被平台判定要承担责任。

  最新消息显示,货拉拉方面表示将对错误判责的超载订单予以纠正。而满帮平台则表示,他们只是信息撮合平台,有没有超载,订单能否成交,需要司机和货主沟通核实。

  关于超载标准,其实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文件中有详细的说明,这些都已经是国家层面落在纸面上的规章制度,也是不管个人还是平台都需要明确的底线。作为一个货运平台,却任由货主发布超载订单,不加限制地照单全收”,甚至还处罚一些拒绝接受超载订单的货车司机,这确实是说不过去。

  的确,如平台所言,囿于货运平台接单的特点,订单最终能否成交,还需要司机和货主进行沟通核实,也即是否超载,往往并非平台所能够完全掌控。但是,作为行业性平台,一旦默许超载订单的发布,就显然会给司机和货主都传递出一种明显的暗示”,即超载是被允许的。由此其也成为货主与司机进行沟通的一个基础,这里面的倾向性给双方带来的影响显然不应该低估。而一些司机反映,自己在拒绝超载订单后遭遇扣分,这更是直观地体现了平台对超载订单的鼓励”意味,就更站不住脚了。

  不可否认,货运平台的系统中不无相应载重标准的提示,但货主依然可以随意发布超载订单却是事实。这种情况下,一边强调明令禁止超载”,一边声称具体情况需要货主和司机沟通”,更像是为纵容超载打掩护”,将责任和风险完全推给了货车司机。媒体报道后,平台承诺会对错误判责的超载订单予以纠正,并强调司机在接单时,对于超载超限货源,可无责拒绝承运”。且不说这样的承诺是否能够实现,还有待观察,最关键的一点是,平台对于货主是否还能继续发布超载订单这一要害问题予以了回避。也就是说,到底如何对待超载,货运平台的立场和态度,依然不够明确。

  货运行业超载现象多发,有着复杂原因,的确不能完全归咎为平台的漏洞。但是,正因为超载现象较为普遍,平台更应该在遏制超载上有一些相应的行动,而不是继续给这种行为推波助澜。就算平台对自己的定位是信息服务”,其功能也不应该止于纯粹的信息整合,而应依照货运行业的相关规范,履行相应的警示、引导责任,拒绝为超载等不合规行为提供便利,这并不算什么高要求。

  近年来,国内对于超载乱象治理频出重拳”,而要绷紧道路安全这根弦,保障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平台由于有着大数据基础和信息撮合能力,在这一环其实是有不少可以努力的空间的。一定程度上说,平台放任超载”,或者说为了追求单量,就不惜默许超载,这其实也是一种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的自我退守。从长远看,无论于平台社会形象的构建,还是于与监管的良性互动来说,都并非好事。在这个问题上,各货运平台理应有更周全的考量。(任然)

[ 责编:郝悦]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中国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年1月12日09时39分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中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美国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