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 >评论 >东湖观点

地评线】东湖评论:有温度的作品总能抚慰人心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2日08:33 来源: 荆楚(湖北日报网)

最近,一部总长仅8集的微短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引起线上线下强烈反响,剧中朴实无华的人物故事感动观众的同时,阿勒泰地区的原生态风光更是圈粉无数,当地文旅局长干脆直接喊话网友:“巴太树”“张凤侠小卖部”都已经做好准备了,就等你来拍照打卡。

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展现的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草原故事。散文改编成电视剧的本身就不多,况且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想象在这部剧播出之前,很多人可能连阿勒泰在哪都不清楚,但它就是凭借一剧”之力带火了阿勒泰,怎么做到的?

其实我的阿勒泰》并没有采用什么炫酷的科技或者跌宕的剧情,也没有太多流量明星,讲述的也就是在新疆阿勒泰开小卖部的汉族少女李文秀一家,与当地哈萨克族牧民之间的日常生活故事。但越是这样的平凡视角才更加显得真实和打动人心,在作者细腻的笔端描绘下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一家亲的深情厚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独立精神,于潜移默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直达内心,网友纷纷赞之为大美新疆宣传片”“赛博吸氧剧”“打工人班味祛除剂”。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近年来,《人世间》《大江大河》《山海情》等众多现实题材作品好评不断,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追剧热潮。这些电视剧为什么能够持续吸引观众,就在于它们紧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乡村振兴等时代脉搏,通过艺术化的二次加工,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温度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时时刻刻感受到,这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看到他们就想起了曾经的长辈、亲朋或者自己,从而引发强烈的精神共鸣和心灵慰藉。

2024年是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曾指出: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时代呼唤精品,人民需要力量。当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有温度、有情感、有内涵的文艺作品,去指引和鼓舞着我们,充盈斗志,驱散阴霾,迎接光明的未来。为此,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既守正又创新,守正是要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立足时代发展、植根现实生活,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用脚步丈量生活,把作品写在广阔大地上。创新是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把握文艺创作潮流,不断丰富作品题材、内容、形式,把原创精神贯穿于文艺创作生产的全过程,打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精品。

“诗和远方”。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谨(宜昌宜都)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

版权所有©2001-24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巨潮网www.cnhubei.com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