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用纸    
经济触手可及  
 

印度父母身份的符号学:一种生活体验

沙伊拉贾·梅农

印度性别研究杂志,2017年,第24卷,第2期,194-216

摘要:本文从参与观察者的角度,探讨了基于自民族志的亲子关系符号学以及对这种个人经历的理解。它试图从印度教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角度重新审视关于父母身份/生育的假设。尽管工业化和迅速全球化的经济带来了变化,但印度背景下的儿童(尤其是儿子)仍然被视为社会保障的来源,确保了家庭、种姓、世系甚至社会声望的连续性。现代医学越来越愿意与女性的身体合作,以赋予她们为人父母的权利。此外,该文件质疑印度政府规定的某些程序的法律要求,即通过收养将父母身份授予个人。本文认为,文化、医疗技术和国家机制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使亲子关系复杂化。

关键词: 无子女;采用;代孕;艺术;污名;为人父母(在EconPapers中搜索类似项目)
日期:2017
参考文献: 从CitEc查看完整的参考列表
引文: 通过RSS源跟踪引文

下载内容:(外部链接)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971521517697881(文本/html)

相关工作:
该项目可在EconPapers的其他地方获得:搜索对于具有相同标题的项目。

导出参考: BibTeX公司 RIS公司(尾注、ProCite、RefMan)HTML/文本

永久链接: https://EconPapers.repec.org/repec:sae:indgen:v:24:y:2017:i:2:p:194-216

内政部: 10.1177/0971521517697881

访问统计信息对于本文

更多文章发表在妇女发展研究中心的《印度性别研究杂志》上
SAGE出版物维护的系列书目数据().

 
页面更新日期:2023-08-12
处理:RePEc:sae:indgen:v:24:y:2017:i:2:p:19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