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东北网 > 大兴安岭站 > 转型发展
搜索
转型路上大步走 ——记十八站局白银纳管护区工会主席宋家骏
2018-07-11 10:37:41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作者:张清林
中国
Q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将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在发展管护区经济过程中主动担当,他就是十八站林业局白银纳森林资源管护区工会主席宋家骏。

  白银纳管护区是十八站林业局下属的7大管护区之一,施业区面积150019公顷,距局址38公里,158名职工长期吃住在场址。停伐以来,为了让职工群众摆脱靠山吃山”的传统生存方式,尽快从独木支撑的单一局面向多元化经济发展突围转型,身为工会主席的宋家骏绞尽脑汁,深入职工群众家中走访调查。他结合管护区的林上林下资源向职工群众大力宣传北药种植、蓝莓栽培、蜜蜂养殖等项目,听取职工群众对转产的意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记录了10余本民情日记,了解了职工群众对转产的意愿和要求。

  要想转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传统生产方式的束缚,职工们没有一个有种养经验,但是不转产,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为了增强职工们的转产信心,宋家骏带着职工一起干。2017年,他带领职工建成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木耳养殖基地;圈建了一处占地近百亩的野生五味子2万株、嫁接五味子1万株的种植基地,在附近又修建成一座50平方米的看护站。当年,跟着他一起干的职工人均纯收入就翻了一番,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宋家骏趁热打铁,又开始带领职工继续开拓。

  职工苑满城与家人一起发展黑木耳养殖小有成效,想在原基础上扩大规模。宋家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管护区领导沟通,并帮助苑满城筹集资金万元。接下来,苑满城从做菌、熏蒸、摆袋、采摘、晾晒、包装一系列的养殖程序都得到了管护区的帮助,经过一年多的养殖,不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养殖规模逐步发展到现在的50万袋。

  宋家骏还经常组织职工外出考察,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思路。职工罗金红走出去学习后,看到黑猪养殖效益非常好,有了养殖黑猪的想法,宋家骏知道后,积极帮助她协调技术和资金,并帮助她修建猪舍。罗金红养猪场现有暖猪舍150平方米,库房110平方米;现有种猪4头、母猪6头、育肥猪10头、仔猪18头,年收入达4万元。如今的白银纳管护区在绿水青山掩映之下,成群的蜜蜂花间飞舞,成片的北药与山花争艳,黝黑的木耳、欢实的黑猪让职工的生活有了新的动力。宋家骏的脚步也随着职工收入的增加而轻快了,但却不会停歇,因为他还要带着职工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一起奋嗯……

责任编辑:左远红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