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癌症2022; 13(6):1837-1847年。doi:10.7150/jca.66126这个问题 引用

研究论文

LPCAT1通过上调肺腺癌EGFR/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吉非替尼耐药

丁江华1*对应地址、丁馨静2*、梁朝晖1

1.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大学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
2.中国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医学院本科生部。
*这些作者为这项工作做出了同等贡献。

引用:
丁J,丁X,冷Z.LPCAT1通过上调肺腺癌EGFR/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吉非替尼耐药。J癌症2022; 13(6):1837-1847. doi:10.7150/jca.66126。https://www.jcancer.org/v13p1837.htm
其他样式

文件导入说明

摘要

图形摘要

目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机制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尽管获得性EGFR-TKI耐药的大多数机制已被揭示,但约3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尚未完全阐明,尤其是肺腺癌(LUAD)。最近,LPCAT1是磷脂代谢的一种重要酶,被发现可以在癌基因和代谢重编程之间架起桥梁。在非小细胞肺癌中,LPCAT1已被证明参与进展和转移。然而,LPCAT1在获得性EGFR TKI抗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相对于相应的EGFR-TKI敏感细胞系(PC-9),在EGFR-TKI抗性细胞系(PC-9R)中观察到LPCAT1表达升高。体内在体外基因功能研究表明,LPCAT1参与了LUAD吉非替尼耐药的发病机制,形成LPCAT1-EGFR正反馈环,然后调节其EGFR/PI3K/AKT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这些结果从磷脂代谢的角度为EGFR-TKI获得性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发现表明LPCAT1可能是EGFR-TKI耐药NSCLC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关键词:LPACTA1、吉非替尼耐药、EGFR/PI3K/AKT信号、肺腺癌

介绍

肺癌是中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2020年有714699人死于肺癌[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肺腺癌(LUAD)是NSCLC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占80%的病例[2]. 随着新型靶分子疗法的不断出现,尤其是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晚期LUAD患者的预后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因此,一线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单一疗法,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西美替尼,目前被推荐为标准疗法。迄今为止,据报道,奥西米替尼最长的无进展生存期为18.9个月[]. 同时,由于价格低廉,吉非替尼已成为携带EGFR-阳性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中国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不幸的是,几乎所有这些患者最终都对EGFR TKI产生获得性耐药性,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临床预后和总体生存率。

除了经典的EGFR-T790M突变和转化为小细胞肺癌(SCLC)表型外,还发现了导致EGFR-TKI耐药的旁路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如c-MET扩增和PI3K/AKT通路异常激活[4]. 特别是,EGFR/PI3K/AKT信号被证实参与了NSCLC细胞化疗耐药的发病机制[5]. 然而,大约三分之一的EGFR-TKI耐药肺癌患者的EGFR-TKI耐药获得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有一个尚未满足的临床需要,即阐明控制EGFR-TKI耐药性的新机制。

众所周知,代谢重编程正在成为癌症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癌细胞可以改变其代谢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的能力,以争取细胞增殖和生存,包括肺癌细胞[6-9]. 最近,据报道,脂代谢酶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过度表达,并在前列腺癌、胃癌和肝癌等多种癌症中发挥促肿瘤作用[10-12]. 在脑胶质瘤细胞中,LPCAT1有助于膜脂的重塑,并诱导细胞膜上EGFR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刺激细胞增殖并进一步促进LPCAT1的合成[13]. 这些结果表明,LPCAT1和EGFR信号的激活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可以称为“LPCAT1-EGFR反馈回路”[13]. 上述结果强烈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LPCAT1和EGFR信号通路之间存在潜在关联。此外,LPCAT1通过上调PI3K/AKT/MYC通路促进LUAD的脑转移[14]. 然而,LPCAT1在吉非替尼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在本报告中,选择了三种细胞系(MRC-5、PC-9和PC-9R),分别代表正常人胚肺细胞、含有EGFR外显子19缺失突变的吉非替尼敏感细胞和吉非替尼布耐药细胞。由于EGFR TKI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吉非替尼被选为研究代理。我们首先研究了三种细胞系中LPCAT1的基线水平,我们的数据显示,LPCAT1在PC-9R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PC-9或MRC-5细胞。然后,进行LPCAT1基因敲除,发现该基因敲除与恢复PC-9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最后,PI3K/AKT通路被证实积极参与LPCAT1介导的吉非替尼耐药的发展在体外体内.

材料和方法

细胞系、动物和试剂

PC-9和PC-9R细胞系购自Beinabiology Co.,Ltd.(中国北京),MRC-5细胞系购于Procell Life Science&Technology Co,Ltd(中国武汉)。5周龄雄性BALB/c裸鼠取自湖南四甲实验动物有限公司(中国长沙)。吉非替尼(CAS:184475-35-2)和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CAS:154447-36-6)分别购自上海源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海)和美国新泽西州蒙茅斯交界市MedChemExpress。

细胞培养

PC-9、PC-9R和MRC-5细胞系在罗斯韦尔公园纪念研究所1640培养基(Gibco,Grand Island,NY,USA)中培养,该培养基含有10%胎牛血清和1%双重抗生素(中国北京索拉比奥),然后保持在标准条件下(即5%CO2和95%大气,37°C)。每三天更换一次培养基,当细胞密度达到80%至90%时,用0.25%胰蛋白酶对细胞进行消化。

细胞转染

细胞达到80%融合后,将培养基换成无血清培养基。根据说明书,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Invitrogen,Carlsbad,CA,USA)进行细胞转染。使用来自GeneChem公司(中国上海)的慢病毒shRNA技术构建稳定表达LPCAT1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或扰乱对照shRNA的PC-9和PC-9R细胞系。LPCAT1 shRNA是根据小干扰RNA(siRNA)序列(GenBank识别号:79888)设计的。

用于获得LPCAT1过表达序列的引物如下:F:5’-CCCTGGACCATGACGTGTGGT-3’,R:5’-TGAATGCAGTTGAAGGT-3’。同时,用于LPCAT1过表达阴性对照(NC)的引物如下:F:5'-UUCUCCGAACGUGUCACGUTT-3';R: 5'-ACGUGACACGUUCGGAGAATT-3型。

另外,所使用的LPCAT1 shRNA序列如下:(1)F:5'-GGACAG AUACUCCAGAAAGATT-3’,R:5'-UCUUUCUGAGUAUCUCUCCTT-3’;(2) 5'-CCAUUG ACCAGAGGAGAATT-3',R:5'-UUCUCCUUGGUCAAGGAGAGTT-3';和(3)F:5'-CUGAGGAGAGAGAAGAGAATT-3',R:5'-UUCCUUCCUCCUCAGTT-3'。最后,羧基荧光素(FAM)标记的NC siRNA序列如下:F:5'-UUCUCCGAACGUGUCACGUTT-3';R: 5'-ACGUGACACGUUCGGAGAATT-3'。所有引物对均由Beyotime(中国上海)合成。

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

使用KeyGEN Biotechnology(中国南京)的CCK-8试剂盒进行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PC-9和PC-9R细胞系在1.0×10的96个平板上进行电镀4细胞/孔,然后用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处理(5 nM、500 nM、1μM、20μM或40μM)48小时。随后将细胞与10%CCK-8溶液在37°C下孵育2小时。最后,使用多功能酶联分析仪(美国弗吉尼亚州Bio-Tec)测量450 nm处的吸光度。每个实验至少重复三次。

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术

总计1×106收集各组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并悬浮在500μL的结合缓冲液中。然后,根据制造商的说明,在室温下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凋亡检测试剂盒(BD Biosciences,San Diego,CA,USA)对细胞进行10分钟的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定量逆转录PCR(qRT-PCR)分析

定量实时转录-PCR(qRT-PCR)用于检测LPCAT1型基因。使用超纯RNA试剂盒(CoWin Biosciences,中国北京)提取总RNA;然后,使用HiScript®II Q RT SuperMix进行qPCR逆转录(Vazyme,中国南京)。使用2×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中国厦门Lifeint)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qRT-PCR(CFX Connect;Bio-Rad Laboratories,Hercules,CA,USA)。β-肌动蛋白基因被用作内部参考基因,并使用2-ΔΔct方法。PCR引物来自Beyotime(中国上海)。所有实验都是根据制造商的协议进行的。实验至少进行了三次。

使用的PCR引物序列如下:LPCAT1(F)5'-CCCTGGACCATGACGTGTGGT-3,(R)5'-TGAATGCACAGGTTTGAAGGT-3’和β-actin(F)5’-TGGCACCCAGCACATGAA-3’,(R。

蛋白质印迹分析

从不同组收集的细胞在放射免疫沉淀分析裂解缓冲液中进行裂解(中国北京阿普里根)。随后,将细胞以12000rpm离心10分钟。然后,取上清液,通过双茚四酮酸测定法(CoWin Biosciences)测定总蛋白。用1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等量的蛋白质,并转移到聚偏氟乙烯膜(Millipore,Burlington,MA,USA)。然后,用5%牛血清白蛋白(Solarbio)封闭膜,随后使用各自的一级抗体在4°C下探测过夜。然后将膜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的二级抗体(ZSGB-BIO,中国北京)在室温下孵育2小时。最后,通过增强化学发光(Thermo Fisher Scientific,Waltham,MA,USA)和Chemi Doc™XRS+系统(Bio-Rad Laboratories)测量靶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DPH)(AB-P-R-001#,1:1000稀释,中国杭州GOODHERE)作为内部控制。主要抗体信息如下:抗LPCAT1(ab214034,1:1000稀释,Abcam,Cambridge,MA,USA),抗EGFR(A-10,1:1000,Santa Cruz,CA,USA,),抗p-EGFR(F-3,1:1000稀释,Santa Cruz,加利福尼亚州,USA,t-AKT(C67E7,1:1000,CST,MA,US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结合的抗兔二级抗体(ab205718,1:5000稀释,Abcam,Cambridge,MA,US)。

体内异种移植试验和伦理声明

通过悬浮1×10制备PC-9R细胞6细胞接种在200μL无血清PBS中,然后皮下接种到5周龄雌性BALB/c裸鼠的右后侧翼。通过将250-mg临床级片剂溶于150μL 0.05%吐温-80(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Sigma-Aldrich)的无菌水中制备吉非替尼。当移植瘤体积达到100 mm时(体积=0.5×a×b2,其中a是长直径,b是短直径),用如下所示的不同药物治疗小鼠(每组3个)。每三天在可触及时测量一次异种移植瘤体积。

(1)吉非替尼(10 mg/kg)每日口服一次,(2)LY294002(2.5 mg/kg)每三天腹腔注射,(3)吉非替尼和LY29400 2以相同剂量联合治疗,或(4)等量稀释剂作为对照治疗。治疗12天后,用常规颈椎脱位法对小鼠实施人道安乐死。肿瘤被切除并解剖以进行进一步的病理评估。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评估异种移植瘤组织的病理和形态学变化。本研究获得九江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批准。

统计分析

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偏差值。通过Student t检验评估两组之间的组间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多组之间的差异。经方差分析后的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方法进行验证。在本研究中,所进行的实验是独立进行的,至少一式三份。重大差异定义为第页< 0.05.

结果

LPCAT1在PC-9R和PC-9细胞系中的表达

以正常人胚肺细胞(MRC-5细胞)为对照细胞系。如所示1LPCAT1在PC-9R细胞系中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PC-9和MRC-5细胞系。与MRC-5细胞系相比,PC-9细胞系显示LPCAT1 mRNA水平增强(1A类). 同样,LPCAT1蛋白水平按表达降序排列如下:PC-9R、PC-9和MRC-5细胞系(数字1B和1C类).

PC-9和PC-9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为了探讨吉非替尼对PC-9和PC-9R细胞株的敏感性,我们采用CCK-8方法进行了细胞活性分析。如所示数字2B类二维、IC50PC-9和PC-9R细胞系中吉非替尼的值分别为12653nM(12.653μM)和53480nM(53.48μM),这进一步验证了PC-9R和PC-9细胞对吉非替尼比的耐药性。考虑到实验效率,我们选择12.653μM和53.48μM的浓度作为以下实验的最佳浓度。

qRT-PCR和western印迹法验证LPCAT1转染

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分别用LPCAT1过表达载体和空载体转染PC-9和PC-9R细胞系。如所示,在PC-9或PC-9R细胞系中,与用空载体和NC处理的组相比,用LPCAT1过表达载体处理的组中LPCAT1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数字A和C类). 此外,我们设计了三个siRNA来干扰PC-9和PC-9R细胞系中LPCAT1的表达,如,siRNA组中的PC-9或PC-9R细胞系表现出比空载体组和NC组更低的LPCAT1mRNA和蛋白质水平。这些发现证实了转染是成功的。

由于PC-9R细胞系的干扰效率最高,我们选择siRNA2-LPCAT1进行后续实验(数字B和D类)(以下称为“干扰”组)。

LPCAT1基因敲除对PC-9和PC-9R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在前一节中,PC-9R细胞的LPCAT1水平明显高于PC-9细胞。因此,我们进一步探讨了LPCAT1对PC-9和PC-9R细胞系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根据本研究中前面提到的方法,在PC-9或PC-9R细胞系中通过siRNA成功地敲除LPCAT1,即干扰处理。

图1 

LPCAT1在PC-9R和PC-9细胞系中的表达。(A)LPCAT1 mRNA表达从高到低的顺序为:PC-9R、PC-9和MRC-5细胞系。(B)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LPCAT1的蛋白表达水平为相同的顺序。(C)使用Quality-One软件(Bio-Read Laboratories)通过密度测定法分析色带(*p<0.05 vs.MRC-5组;#与PC-9组相比,p<0.01)。

J癌症图像
图2 

PC-9R和PC-9细胞株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A和B)用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处理PC-9细胞48小时。IC50PC-9细胞总数为12653 nM。(C和D)PC-9R细胞株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48小时。IC50PC-9R的含量为53480 nM。(B、D)横坐标表示log10C,C表示浓度;然后,纵坐标表示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p<0.05)。

J癌症图像

如中所示4与吉非替尼/干扰NC组、吉非替尼组和对照组相比,吉非替宁/干扰组PC-9或PC-9R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数字4A和4D类)这强烈表明LPCAT1敲除恢复了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并抑制了PC-9R细胞系中的细胞增殖。

在PC-9细胞系中,吉非替尼/干预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数字4B和4C类). 然而,LPCAT1 siRNA的干扰未能诱导PC-9R细胞凋亡。这些结果表明,其他机制(如阻止细胞周期)与转染LPCAT1 siRNA的PC-9R细胞的增殖抑制有关。

LPCAT1对PC-9R细胞EGFR/PI3K/AKT通路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根据Jiao的文献,选择25μM的PI3K/AKT途径抑制剂LY294002作为实验浓度等。[15]. 为了探讨LPCAT1表达如何影响LUAD中吉非替尼耐药,我们使用LPCAT1 siRNA和过表达载体干扰和上调LPCAT1,并使用LY294002抑制PC-9R细胞系中的PI3K/AKT通路,荧光素酶siRNA作为对照组。

如所示5A类与对照组相比,吉非替尼治疗显著降低PC-9R细胞中EGFR、p-EGFR、PI3k和p-AKT蛋白的水平。与吉非替尼组相比,干扰LPCAT1加吉非替尼治疗显著降低了PC-9R细胞中EGFR、p-EGFR、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未观察到总AKT(t-AKT)蛋白表达的显著变化。如所示5B类,与吉非替尼组相比,吉非替尼和LY294002联合治疗显著降低了PI3K和p-AKT蛋白的水平。与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相比,LPCAT1过度表达显著提高了EGFR、p-EGFR、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此外,与LPCAT1过表达加吉非替尼治疗组相比,添加LY294002明显降低PC-9R细胞中EGFR、p-EGFR、PI3K和p-AKT蛋白的水平。同样,t-AKT表达也没有显著变化。上述结果表明,LPCAT1是调控PC-9R细胞EGFR/PI3K/AKT信号通路的重要上游分子。

图3 

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LPCAT1转染。(A)PC-9细胞系转染LPCAT1过表达。(B)用LPCAT1 siRNA转染PC-9细胞株,敲除LPCAT1。(C)用LPCAT1过表达转染PC-9R细胞系。(D)用LPCAT1 siRNA转染PC-9R细胞株,敲除LPCAT1。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PCA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PC-9或PC-9R)相比;#与PC-9 NC或PC-9R NC相比,p<0.01。

J癌症图像

LPCAT1基因敲除对PC-9R细胞荷瘤小鼠异种移植的影响

由于上述结果表明,LPCAT1介导的PC-9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与EGFR/PI3K/AKT通路密切相关,我们接下来通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验证了这一结果。

如中所述数字67与对照组相比,吉非替尼组和干扰NC加吉非替尼组异种移植瘤体积略有减少(数字6A类-6C和7). 然而,与吉非替尼单一疗法相比,吉非替尼加干预组的治疗显著减少了异种移植瘤的体积(数字6B、 6D和7). 类似地,与干扰NC加吉非替尼相比,添加LY294002实质上触发了肿瘤缩小(数字6C、 6E和7). 特别是,与其他五组相比,干扰、LY294002和吉非替尼联合组异种移植瘤的体积显著缩小(数字6A类-6E和7).

此外,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用于阐明异种移植瘤组织的病理和形态学变化。如中所示8与对照组相比,吉非替尼治疗导致轻微的细胞坏死和较小的细胞核(数字8A和8B类). 与吉非替尼组相比,无论是干扰加吉非替尼组还是干扰NC组,LY294002加吉非替尼组肿瘤细胞的细胞核明显更小,细胞坏死更大,细胞间隙更大(图8B、 8D-8E)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五组相比,干扰素、LY294002和吉非替尼的联合治疗导致大量肿瘤细胞坏死、细胞核固缩和肿瘤内血管减少(数字8A类-8E类).

讨论

EGFR-TKI,尤其是吉非替尼,已广泛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sensitive突变患者,并显著改善了非小细胞肝癌的临床结局。然而,几乎所有的NSCLC患者最终都会发展为EGFR-TKI耐药状态。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机制非常复杂,包括T790M阳性和T790M-阴性耐药,每种耐药约占50%[4]. 对于后者,除了一些c-MET扩增和RET重排外,EGFR-TKI抗性的确切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图4 

LPCAT1基因敲除对PC-9和PC-9R细胞活性的影响.(A)通过CCK-8测定法分析PC-9细胞的细胞增殖。(B和C)流式细胞仪显示PC-9细胞凋亡。(D)采用CCK-8法检测PC-9细胞增殖。(E和F)流式细胞术检测PC-9R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与吉非替尼组相比p<0.01)。

J癌症图像
图5 

LPCAT1 siRNA和过度表达对PC-9R细胞EGFR/PI3K/AKT通路的影响。(A)LPCAT1 siRNA稳定转染PC-9R细胞。细胞接受载体(对照)和/或吉非替尼治疗。(B)用LPCAT1过表达载体转染PC-9R细胞。用载体(对照)、吉非替尼和/或LY294002处理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EGFR、p-EGFR、PI3K、p-AKT和t-AKT蛋白的表达。干扰:LPCAT1 siRNA;干扰NC:LPCAT1 siRNA阴性对照;OE:LPCAT1过度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与吉非替尼组相比p<0.05;!p<0.001 vs.吉非替尼+LY294002联合治疗组)。

J癌症图像
图6 

不同组异种移植瘤的大体形态。(A)对照组;(B)吉非替尼组;(C)干扰NC;(D)干扰加吉非替尼;(E)干扰NC,LY294002加吉非替尼;(F)干扰,LY294002加吉非替尼。干扰:LPCAT1 siRNA;干扰NC:LPCAT1 siRNA阴性对照。

J癌症图像
图7 

不同组异种移植瘤体积的变化。当异种移植物肿瘤的体积达到100毫米时,开始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经过12天的治疗后,这些小鼠被人道地安乐死。每三天测量一次异种移植物肿瘤体积的变化。图表显示了平均值±标准偏差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与吉非替尼组相比p<0.01)。

J癌症图像
图8 

不同组异种移植瘤的苏木精和伊红染色。(A)对照组;(B)吉非替尼组;(C)干扰NC;(D)干扰加吉非替尼;(E)干扰NC,LY294002加吉非替尼;(F)干扰,LY294002加吉非替尼。干扰:LPCAT1 siRNA;干扰NC:LPCAT1 siRNA阴性对照。

J癌症图像

近年来,包括脂质代谢在内的代谢重编程已被证实有助于肿瘤的发展、转移和耐药性[16-18]. 值得注意的是,LPCAT1是磷脂代谢的一种重要酶,已引起肿瘤学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参与致癌和肿瘤进展[19]. 例如,LPCAT1过度表达与癌症进展呈正相关,可能是前列腺癌预后的新生物标记物[20,21]. 此外,LPCAT1在三阴性乳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中过度表达,这与不良预后相关,并预测早期复发[22,23]. 在胶质瘤细胞中,LPCAT1诱导溶血磷脂酰胆碱从不饱和状态转化为饱和状态,伴随着膜脂质的重塑,导致EGFR通路的激活和补充,进而进一步促进LPCAT1的生物合成。这被称为LPCAT1-EGFR正反馈回路[19]. 上述发现表明LPCAT1在癌基因和代谢重编程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促进肿瘤生长[24].

在正常肺组织中,LPCAT1被发现高度表达并调节表面活性剂脂质的生成[25].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LPCAT1的患病率为80%,高于正常肺组织。临床分析发现,与LPCAT1表达水平低的患者相比,LPCAT1高表达水平的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显著增加。动物实验表明LPCAT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体内[14]. 这些结果表明LPCAT1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发生和发展。然而,LPCA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EGFR-TKIs耐药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一项研究在体外结果显示,LPCAT1在PC-9细胞系(EGFR 19 del E746_A750)中的表达明显高于A459细胞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野生型,K-RAS突变)和H460细胞株(表皮生长激素受体野生型)[14]. 这一发现强烈表明LPCAT1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PC-9R细胞系的LPCAT1水平显著高于其亲本细胞系PC-9。细胞活性的进一步分析表明,LPCAT1敲除恢复了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并抑制了PC-9R细胞系的细胞增殖。然而,与PC-9细胞系中LPCAT1基因敲除的促凋亡不同,沉默LPCAT1不会诱导PC-9R细胞的细胞凋亡。潜在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抑制PC-9R细胞中的LPCAT1而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14].

根据上述文献,LPCAT1-EGFR正反馈回路有助于神经胶质瘤细胞的肿瘤发生[19]. 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LPCAT1通过EGFR-介导的AKT/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进展[26]. 巧合的是,EGFR/PI3K/AKT信号转导与NSCLC细胞耐药的发生以及LUAD向肺鳞癌的转化密切相关[5,27,28]. 受这些结果的启发,我们研究了LPCAT1如何介导PC-9R细胞系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敲除LPCAT1确实显著降低了PC-9R细胞系中EGFR、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反,LPCAT1的过表达显著增强了PC-9R细胞系中EGFR、PI3K和AKT蛋白的水平。基于这些发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EGFR/PI3K/AKT级联是LUAD中LPCAT1的重要下游信号通路。最后,一个体内本研究旨在观察LPCAT1基因敲除对PC-9R细胞荷瘤小鼠的影响。我们发现,在异种移植模型中,LPCAT1沉默导致PC-9R细胞系中肿瘤缩小并恢复吉非替尼敏感性。进一步体内实验表明,LY294002在LPCAT1基因敲除的基础上,基本上规避了吉非替尼的耐药性,并促进了吉非替尼诱导的异种移植瘤收缩。巧合的是,周的研究等。据报道,LY294002对埃洛替尼化疗的EGFR野生型NSCLC细胞系具有致敏活性[29]. 这些结果强烈表明,LPCAT1可以通过激活EGFR/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LUAD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

结论

总之,我们的研究报告显示,与相应的EGFR-TKI敏感细胞系相比,在EGFR-TK1耐药细胞系中观察到LPCAT1增强。一项功能研究发现,LPCAT1参与了LUAD中吉非替尼耐药的发病机制,其机制可能至少部分归因于EGFR/PI3K/AKT信号级联的正调控。本研究还从磷脂代谢的角度对EGFR TKIs获得性耐药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由于LPCAT1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LPCAT1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当然,这项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只研究了少数几种单细胞类型;另一个原因是LPCAT1与主要耐药突变(如T790M突变)的关联性尚未被探索。这些问题需要在我们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致谢

我们感谢LetPub(www.LetPub.com)在编写本手稿期间提供的语言帮助。

基金

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国江西省教育厅(批准号:190901)的支持。

竞争性利益

提交人声明,不存在竞争利益。

工具书类

1曹伟,陈HD,于玉伟,李恩,陈文清。全球和中国癌症负担的变化: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的二次分析.《中华医学杂志》(英文)。2021;134:783-91

2Butnor KJ公司。肺腺癌组织学分型的争议与挑战.Transl肺癌研究。2020;9:839-46

三。Ramalingam SS、Vansteenkiste J、Planchard D、Cho BC、Gray JE、Ohe Y、Zhou C、Reungwetwattana T、Cheng Y、Chewaskulyong B。.奥西莫替尼治疗未经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总体生存率.N英格兰医学杂志。2020;382:41-50

4高杰,李HR,金C,蒋建华,丁俊英。克服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获得性耐药性的策略.临床转化肿瘤。2019;21:1287-301

5Zhang Y,Han CY,Duan FG,Fan XX,Yao XJ,Parks RJ,Tang YJ,Wang MF,Liu L,Tsang BK.张Y,韩CY,段FG,范XX,姚XJ,帕克斯RJ,唐YJ,王MF,刘L,曾BK。p53通过升高活性氧物种和抑制EGFR/PI3K/AKT信号转导而使耐药非小细胞肺癌增敏.癌症细胞国际。2019;19:188-201

6Martinez-Reyes I,Chandel NS。癌症代谢:展望.Nat Rev癌症。2021;21:669-80

7Vanhove K、Graulus GJ、Mesotten L、Thomeer M、Derveaux E、Noben JP、Guedens W、Adriaens P。肺癌的代谢景观:糖代谢紊乱的新见解.前Oncol。2019;9:1215-34

8Merino SM、Gomez DCM、Moreno RJ、Falagan MS、Sanchez MR、Casado E、Ramirez DMA、Sereno M。脂质代谢与肺癌.Oncol Hematol评论。2017;112:31-40

9Mohamed A、Deng X、Khuri FR、Owonikoko TK。谷氨酰胺代谢改变与肺癌的治疗机会.临床肺癌。2014;15:7-15

10杜毅,王强,张X,王X,秦C,盛Z,尹H,蒋C,李J,徐T。透明细胞肾癌中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上调及伴随的磷脂改变.实验临床癌症研究杂志。2017;36:66-77

11Uehara T、Kikuchi H、Miyazaki S、Iino I、Setoguchi T、Hiramatsu Y、Ohta M、Kamiya K、Morita Y、Tanaka H。.胃癌中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的过度表达及伴随的脂质改变.安·苏格·昂科尔。2016;23(补充2):S206-13

12Zhou X、Lawrence TJ、He Z、Pound CR、Mao J、Bigler SA。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进展相关.实验分子病理学。2012;92:105-10

13Bi J、Ichu TA、Zanca C、Yang H、Zhang W、Gu Y、Chowdhry S、Reed A、Ikegami S、Turner KM。.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中的癌基因扩增导致肿瘤依赖于膜脂重塑.单元格元数据。2019;30:525-38

14Wei C、Dong X、Lu H、Tong F、Chen L、Zhang R、Dong J、Hu Y、Wu G、Dong X。LPCAT1通过上调PI3K/AKT/MYC通路促进肺腺癌脑转移.实验临床癌症研究杂志。2019;38:95-111

15焦德、王杰、陆伟、唐十、陈杰、牟赫、陈庆英。姜黄素通过调节c-Met依赖的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肺癌中HGF诱导的EMT和血管生成.Mol-Ther-Oncolytics公司。2016;:16018

16Momcilovic M,Shackelford DB。癌症代谢成像.Biomol Ther(首尔)。2018;26:81-92

17巴甫洛娃NN,汤普森CB。癌症代谢的新特征.单元格元数据。2016;23:27-47

18戈麦斯DCM、拉米雷斯DMA。微靶向肿瘤代谢:基于脂质代谢打开新的治疗窗口.脂质研究杂志。2016;57:193-206

19Swinnen合资公司,Dehairs J,Talebi A。膜脂重塑在生长因子受体驱动的癌症发展中占据中心地位.单元格元数据。2019;30:407-8

20Zhou X、Lawrence TJ、He Z、Pound CR、Mao J、Bigler SA。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进展相关.实验分子病理学。2012;92:105-10

21刘毅,杨C,张Z,姜浩。肠道微生物失调通过增加LPCAT1表达和增强DNA修复途径加速前列腺癌进展.前Oncol。2021;11:679712

22Lebok P、von Hassel A、Meiners J、Hube-Magg C、Simon R、Hoflmayer D、Hinsch A、Dum D、Fraune C、Gobel C。.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上调与乳腺癌预后不良有关.老龄化(纽约州奥尔巴尼)。2019;11:7796-804

23Mansilla F、Da CK、Wang S、Kruhoffer M、Lewin TM、Orntoft TF、Coleman RA、Birkenkamp-Demtroder K。人结直肠癌中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的过度表达.《分子医学杂志》(柏林)。2009;87:85-97

24Swinnen J V、Dehairs J、Talebi A。膜脂重塑在生长因子受体驱动的癌症发展中占据中心地位.单元格元数据。2019;30:407-8

25Lin S、Ikegami M、Moon C、Naren AP、Shannon JM。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1(LPCAT1)与磷脂转移蛋白StarD10特异性相互作用促进肺泡II型细胞中表面活性剂磷脂的转运.生物化学杂志。2015;290:18559-74

26黄毅、王毅、王毅、汪N、段祺、王S、刘敏、马比拉尔、郑毅。LPCAT1通过EGFR-介导的AKT/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皮肤鳞癌.皮肤病学投资杂志。2021;142:303-13

27Park S、Shim JH、Lee B、Cho I、Park WY、Kim Y、Lee SH、Choi Y、Han J、Ahn JS。.EGFR突变肺腺癌转化鳞状细胞癌的配对基因组分析.肺癌。2019;134:7-15

28王B、蒋H、王L、陈X、吴K、张S、马S、夏B。MIR31HG lncRNA表达增加通过EGFR/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Oncol Lett公司。2017;13:3494-500

29周X,王X,朱H,顾G,詹Y,刘C,孙G。PI3K抑制使EGFR野生型NSCLC细胞系对厄洛替尼化疗敏感.实验-治疗-医学。2021;21:9-15

作者联系人

对应地址通讯作者: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旬阳东路57号九江大学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丁江华博士。电子邮箱:6160063教育网。


收到日期:2021-8-16
2022-1-8年验收
发布日期:2022-3-21


引文样式

亚太地区
丁J.、丁X.、冷Z.(2022)。LPCAT1通过上调肺腺癌中EGFR/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吉非替尼耐药性。癌症杂志, 13(6), 1837-1847. https://doi.org/10.7150/jca.66126。

ACS公司
丁,J。;丁,X。;Leng,Z.LPACT1通过上调肺腺癌中EGFR/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吉非替尼耐药性。J.癌症2022, 13 (6), 1837-1847. DOI:10.7150/jca.66126。

国家土地管理局
丁J,丁X,冷Z.LPCAT1通过上调肺腺癌EGFR/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吉非替尼耐药。J癌症2022; 13(6):1837-1847. doi:10.7150/jca.66126。https://www.jcancer.org/v13p1837.htm

CSE公司
丁J,丁X,冷Z.2022。LPCAT1通过上调肺腺癌EGFR/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吉非替尼耐药。J癌症. 13(6):1837-1847.

这是一篇根据知识共享署名许可条款发布的开放存取文章(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请参见http://ivyspring.com/terms完整条款和条件。
弹出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