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奋楫扬帆向新”而行——崇左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一线见闻

新质生产力”自2023年首次提出以来,热度持续攀升。它有别于传统生产力,代表了一种生产力的跃迁。

近年来,崇左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双引擎”,推动传统产业向新求变、新兴产业破浪向前、未来赛道积极布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崇左新实践。

广西鑫科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吊装作业。

走进园区,一个个项目加快建设,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向新”,正成为南疆国门城市崇左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主题词。

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绿向新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这几年,崇左传统产业纷纷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向“新”出发。

作为全国糖料蔗主产区之一,崇左的发展离不开糖”。为此,崇左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大力扶持全市15家糖厂有序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改和科研立项,加快推动制糖企业二次创业”,促进糖业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全力守牢全国人民的糖罐子”。其中,中粮崇左糖业有限公司注重科技创新,成功研发了注射剂蔗糖,目前正在加快生产线建设,实现了成果转化;广西东亚扶南精糖有限公司通过提高生产工艺,实现了高端精制糖的国产化。

广西祥盛家居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凭祥产业园宁明片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刨花板专业化企业。

近日,记者在该公司生产车间看到,一块块超强刨花板正源源不断从智慧生产线下线,偌大的车间里难见工人的身影,整个工厂俨然一个透明化的“数字工厂”。“这得益于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智能工厂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这是崇左市木业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该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大力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西数字化车间”等。

日益普及的机器换人”,新鲜萌芽的数字车间”……崇左各大企业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构筑了产业竞争新优势。

近年来,崇左市以糖业、锰业、木业等传统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千企技改”工程、智改速转”,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引进新设备、采用新工艺、生产新产品,补齐短板弱项,推动产业链从前端向后端、从低端向中高端延伸转变,一大批业界领先、行业首创案例接连涌现,成为传统企业二次创业”的鲜明注脚。

数据显示,崇左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19家,获评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工厂28家,自治区级数字车间及智能工厂28家。

科技创新引领,解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密码”

催生新动能、探索新模式、推动新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为新型工业化开辟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崇左各大企业在这一浪潮中积极抢抓机遇、主动出击。

在位于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的广西珀源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装配、检测等各项工序。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光伏和半导体领域功能性材料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已辐射到江苏、四川、云南、甘肃等国内各大新能源终端产品制造省份,为光伏晶硅切割领域提供技术领先、节能环保的产品。

据了解,该公司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自主研发的太阳能光伏硅切片胶黏剂产品逐步打破了日本和美国在国内切割辅材领域的垄断格局及技术壁垒,成功帮助国内的硅片切割行业实现了国产化、低成本化。

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同样新”潮澎湃。近年来,园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将落实科技创新政策作为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有力抓手,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激发了一批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广西鑫科铜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广西鑫科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线上,机器设备不停地运转,铜带半成品经过铣面、粗轧、退火、清洗、预精轧,再根据客户的要求加工成不同厚度的铜带。工人把成卷的铜带分类整理,并由机械自动扎捆,生产实现了自动化。

目前,公司主要生产锡磷青铜带材和锌白铜带材两大类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升产品品质,研发新产品,满足高端精密电子铜带产品的市场需求。”广西鑫科铜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俊东介绍,今年公司产值有望达到12亿元。

值得关注的还有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项目二期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智能化物流配送系统实现全流程覆盖,生产效率实现较大提升。

“目前园区共有15家高新技术型企业。园区将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持续发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水。”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刘爱红介绍。

今年,崇左将紧紧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核心,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核心能力,让更多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由虚到实”。

因地制宜,谋划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口岸是崇左最大的优势、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潜力,每年有大批中药材、机电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纺织产品等经崇左辖区内各口岸进入东盟,202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393.7亿元,总量连续15年居全区第1位。

对此,崇左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动能的同时,立足区位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双招双引”,强化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崇左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崇左片区为主抓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挥沿边优势、用好资源平台禀赋等,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切实做好“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外字号”四篇强产业大文章,加快发展化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国内科技创新团队合作,前瞻布局机器人、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培育新质生产力,凭祥边境出口加工产业园瞄准赛道,加速奔跑。依托平台、区位优势,该园区主要发展电子产品加工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着力打造跨境电子产业集群及辐射东南亚的现代轻工业制造产业集群。目前吸引了三诺、三富科技、广西凭祥新松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中科阿尔法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

由广西中科阿尔法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建设的中科·阿尔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项目,目前正加快建设智能仪表生产线和消费电子生产线,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封装生产也在加快筹备。

企业入驻、项目相继落地,为凭祥边境出口加工产业园的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产业集群强基、拓链、提质,新质生产力加速奔腾的背后,崇左正在不断完善一篇优化各类创新、人才、资金、营商环境等要素的系统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崇左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增速均排全区第二位,其中“321”特色产业产值400.86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市工业比重达93.7%。

下一步,我们将因地制宜、因势而谋,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实施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崇左工业经济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打造体现崇左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带动力的‘321’特色产业体系和‘145’园区体系。”崇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滕少兰表示。

立当下,见未来。崇左正奋楫扬帆向新”而行,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李雪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