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铭沈石友藏墨池砚赏:此石得时 天下可理

2019年06月14日 08:16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添加喜爱

2007年,西泠拍卖推出中国首届历代名砚专场,以砚之形式,展现文人雅趣,获得业内关注。2009年,西泠秋拍一方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以548.8万成交,创文人砚拍卖的世界纪录,自此文人砚不再是式微的小门类,得到藏家的珍视。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墨池砚

  铭文:墨池之珎,佐我文史。润比羚羊,细逾龙尾。灵气所钟,近言子愚。此石得时,天下可理。石友属昌硕铭。壬子嘉平月。

  砚盒题字:墨池砚。

  鉴藏印:白沙邨庄。

  出版:1。《红楼梦》第100-101页民国时期出版。

  2。虹隐楼藏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社团》第4页,1966年

  说明:桥本关雪旧藏。配红木砚盒。

  14.1×9×2.3厘米

  铭者简介: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后改俊卿,字昌硕,又字仓石,号缶庐、缶道人、苦铁,又署破荷、大聋等,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皆精,为一代艺术大师,近代六十名家之一。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藏家简介:1、沈石友(1848~1923)名汝瑾,字公周,号石友,别暑钝居士,室名明月楼,月玲珑馆、师米斋、鸣坚白斋。江苏常州人,诸生,工诗词,藏砚颇多,亦精刻砚,有沈氏砚林》传世,与吴昌硕、蒲华过往甚密。

  2、桥本关雪(1883~1945),本名关一,后改名贯一,又名房弘,字士道。号涧雪散人、四明狂客等。斋号懒云洞。日本著名画家,大正、昭和年间关西画坛的泰斗,日本关东画派领袖。 自1914年起,曾30中国,中国

  墨池之珎,佐我文史。

  润比羚羊,细逾龙尾。

  灵气所钟,近言子愚。

  此石得时,天下可理。

石友属昌硕铭

  墨池砚,录《沈氏砚林》、《鸣坚白斋砚谱》,日本白红社吴昌硕砚铭》一书亦见著录。,整砚平直不加修饰,砚铭气势恢宏,奇崛雄放,无出其右。铭文中(以富国强兵、安邦定国为目的)的地方代表人物张学颜有关,张学颜(1523-1598)字子愚,号心斋,出身一介寒微”,嘉靖三十二(1553)步入仕途,后受高拱赏识,在晚明国事衰危之时,临危受命,巡抚辽东,《明史》谓“敌至无所亡失,敌退备如初,公私力完,渐复其旧”。

  藏界有云“古有《西清砚谱》,今有沈氏研林》”。前者为皇室收藏,后者则是代表文人的顶级趣味。沈氏藏砚无论材质、形制都以品味格调为第一,不沾俗气,代表了文人砚的最高水准。

第二部分:《红楼梦》第100-101页民国时期出版。   中:虹隐楼藏《鸣坚白斋砚谱》,第三册第六砚。民国时期手拓本。   下:《社团》第4页,1966年  上:《红楼梦》第100-101页民国时期出版。   中:虹隐楼藏鸣坚白斋砚谱》,第三册第六砚。民国时期手拓本。   下:《社团》第4页,1966年

  此方砚台作于吴昌硕人艺俱老,炉火纯青”的晚年时期,题写的砚铭与他的书画大作、诗文篆刻,一脉相承。彼时,他与沈石友虽分隔两地,但也借事以相发明”岁必有诗达”。沈砚吴铭”珠联璧合,是两人三十余年金石之谊,也是两人作为平民诗人对家国命运的牵绊。

工作《酸寒尉》(局部)浙江博物馆馆藏任伯年为吴昌硕作《酸寒尉》(局部)浙江博物馆馆藏

  吴昌硕生于1844年,卒于1927年,一生处“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几乎与近代史共生。在他83的生命中,虽然饱受战争摧残,又曾壮志不伸,但作为近代重要文化领袖之一,吴昌硕有着旧式文人对世事的担当。从而立之年到年近古稀对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是他在艺术之外最持久的追寻。

  仕宦阅历和政治理想使他的艺术具备了更高远、深沉的内涵,得以从一众艺术家中脱颖而出,使他诗文书画有真意”,沈石友谓书如快剑斫蛟龙,画意诗情脱臼科”,费行简谓所为诗自在流出,而音节振拔”。

  读书愧未成,好古竟何取?

  男儿好身手,何不拔剑舞?

  区区谋一饱,坐受众人辱。

  1881年,吴昌硕在芜园耕读蛰伏逾十年后,作诗别芜园》,透露出对于选择艺术,还是仕途的几分彷徨。而后几年,他经人举荐,辗转于江苏、上海上任了几个鸡肋的公职。在此期间,他一边为官,一边交游,结识了沈石友、任伯年、王一亭、翁同龢等一众酷爱金石学的好友。

  沈石友(1858~1917)名汝瑾,字公周,号石友,别暑钝居士,室名明月楼,月玲珑馆、师米斋、鸣坚白斋。江苏常州人,诸生,工诗词,亦精刻砚,富藏砚,有鸣斋等钝居士生圹志》中,沈自述三岁遭寇乱,年十一失母,卅六丧父”他的一生颇为孤独寡交,早年也曾怀抱热情积极入世,然未获得驱虏强国的机会,终以哦诗抱石消磨岁月”。从1884年马尾海战《悲马尾》直至1917年张勋复辟《趣还》,他一生都在笔耕不断,诗文横跨三十余年的风云变幻。

  吴昌硕与沈石友结识于壬午岁(1882年),相似的身世遭遇、共同的诗文金石喜好,促成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在吴昌硕留存的诗歌、信札中,与沈石友相关的不计可数,内容丰富。沈氏嗜砚,常觅石制砚,吴昌硕题铭镌刻。在沈氏砚林》中共收录沈氏藏砚158方,其中约120方有吴昌硕的铭文(或自铭或合铭)。

墨池砚拓片墨池砚拓片

六、鸣坚白斋诗钞》,并为之作序,在鸣坚白斋诗序》中,吴昌硕赞石友诗夫望尘莫及宁止缶庐一叟而已?”另作,晚遂举其悲愤之心,托于闲适之致。”表达两人晚年虽沉浸金石之趣,设计沈氏砚林》砚稿,为砚题铭,但内心对时代的动荡和社会民生依然无法割舍。

  身丁国变,性耽诗,有研癖,

  谓诗可言志,研以比德也,

  齿益迈,嗜亦笃。

  2019西泠春拍呈拍《氏砚14.1厘米,宽9厘米,厚2.3厘米,砚盖朱题墨池砚”,砚盖下有桥本关雪收藏印‘白沙邨庄’。

桥本关雪与本拍品砚盒上钱瘦铁所刻的收藏印‘白沙邨庄’桥本关雪与本拍品砚盒上钱瘦铁所刻的收藏印‘白沙邨庄’

  墨池砚作于壬子年(1912),海派书画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折期,是年清廷覆灭,上海聚集了大批高官名臣、硕学鸿儒。由于政治上的改天换地,促使他们来到上海完成了从封建末代官吏到近代书画家的身份转变。

  是年,老缶六十九岁,清廷覆灭后,他虽在政治上选择做一个旁观者,但也不抱残守缺,相反他是一个能与时俱进的人。晚年经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他事变复见辛亥冬,热血若沸摧心胸”,也有坐观太平双眼悬”、天下可理”的期盼。

“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二个人”1917年,沈石友去世。费尽沈石友一生心血的沈氏砚林》之砚,悉数被日本画家桥本关雪全部购携东去,并分售日本多位藏家,自己则留下最钟爱者20方。每方朱题砚盖,并钤有钱瘦铁所刻的白沙村庄”朱文隶书印。

吴昌硕题,沈石友藏 砚铭吴昌硕题,沈石友藏 砚铭

  吴昌硕题,沈石友藏 砚铭

  2009西泠秋拍

  吴昌硕、沈石友、邵松年铭和轩氏紫云砚

  铭文:1。 紫云凝九渊,淋漓气常湿。裁割置蕉窓。犹疑风雨集。眼底见西江,何足当一吸。有时试挥毫,墨法八荒入。和轩氏研铭。

  2。和轩铭砚辞豪隽,翰墨缘深我得之。书画未能夸掔力,八荒吞吐且吟诗。乙卯春,石友题。沈。

  三。

  4。 _具风字形,如云气蒸。风云会合,文运其兴。石友属,息葊铭。印文:松年

  成交价人民币:548.8万元(含佣金) 创文人砚拍卖的世界纪录

  2018西泠春拍

  吴昌硕铭 沈石友藏宇宙砚

  铭文:上下千年,包罗万象。含豪邈然,发我遐想。乙卯十月,石友铭,老缶书。

  宇宙研。乙卯孟冬,苦铁。印文:缶

  成交价人民币:4600000元

  2014西泠秋拍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牧牛端砚

  铭文:耕石田,岁有秋。弃而不耕,不如童之牧牛。石友属铭,昌硕。

  成交价人民币:299000元

  2011西泠秋拍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石钟形端砚

  铭文:1。 石钟。老缶。印文:俊

  2。 宫、郊、祀、丙、辰、铭、叟

  三。夫音,乐之舆也,而钟,音之器也。小者不窕,大者不槬,则和于物。物和则嘉成,故和声入耳而藏于心,心亿则乐。按,周鬴方尺深尺而圜其外。积实所容与黄钟合,其音宫,其器大镛也。故以左氏成语铭焉。乙亥长至前五日为干九年道翁博粲。云间弟张坤撰。

  4。柯筠赏 。印文:大雅

  成交价人民币:3680000元

  2011西泠春拍

  吴昌硕铭、沈石友藏填海补天铭端砚

  铭文:超乎规矩,浑浑噩噩。补天填海不用若,云蒸霞起成著作。戊申八月石友属。俊卿。 印文:缶主人

  成交价人民币:1840000元

  2010西泠秋拍

  吴昌硕、沈石友铭写天籁端砚

  铭文:梅边竹外,写我天籁。丙辰夏,石友铭,昌硕书。

  成交价人民币:1008000元

  2010西泠秋拍

  吴昌硕、沈石友、萧蜕铭夔龙端砚

  铭文:1。夔龙集凤凰池。吁嗟此研不遇时。甲寅冬,石友铭,缶书。

  2。吐凤琱龙。结绿冰紫。文质彬彬。如古君子。石友属,蜕铭。

  成交价人民币:246.4万元

  2010年

  吴昌硕铭、沈石友铭石破天惊端砚

  铭文:1。石破天惊,我以诗鸣。石友。印文:沈。

  2。 如玉璺,无伤翰墨,金瓯犹缺,何况石。石友属铭,乙卯春莫,吴昌硕。印文:缶。

  成交价人民币:235.2万元

  西泠印社二〇一九年春季拍卖会

  - 预 展 -

  7月3日至7月5日(周三至周五)

  地点: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杭曙)

  杭州黄龙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0号)

  - 拍 卖 -

  7月6日至7月8日(周六至周一)

  地点: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 上海巡展 -

  6月23日至6月24日(周日至周一)

  地点:静安昆仑大酒店(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250号,原静安希尔顿酒店)

查看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