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双柏:传统彝绣展现时尚魅力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8日 14:42:00  来源:云南楚雄网

原标题:双柏:传统彝绣展现时尚魅力

新颖别致的香水挂件,色彩鲜艳的彝绣水杯,灵动鲜活的孔雀书签,精致实用的首饰木盒……近年来,双柏县加快彝绣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全面激发彝绣产业发展活力,让传统彝绣实现传承创新,久经风霜的老手艺碰撞”着新时尚,展现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多元魅力。

走进位于双柏县城的云南彝笙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刺绣车间,手法娴熟的绣娘们针线翻飞,黑底金线的凤凰栩栩如生,吉祥喜庆的婚书逐字绣出,一针一线尽显独特的韵味,她们正在赶制一批新的订单。结合当地的虎文化和绿孔雀文化,彝笙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将传统纹样与时尚元素相融合,开发出服装、胸针、荷包、水杯等十多个品类的彝绣产品,特别是以绿孔雀元素为主的主题系列香包,更是深受市场青睐。公司总经理张黎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化的生命力在传承,更在创新。这些产品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主要是把传统元素的图样、配色提取出来,运用到现在的产品当中。今后还将对产品进行完善,不断地创新,还想通过电商平台,让我们的绣娘自己直播带货,同时也会对外不断地寻求更多的订单,让绣娘有更多的工作、更高的收入”。该公司是双柏县去年招引进来的新企业,秉承着走好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发展思路,公司从去年5月份运营至今,短短7个多月的时间,已实现产值60多万元,每年可带动50多名绣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有了企业的带动,一批又一批的绣娘加入到彝绣产业化发展的队伍。去年以来,双柏县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坚持彝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绣工就培养什么样的绣工”的技能培训导向,依托多家部门的技能培训项目,推行培训+上岗”的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民族刺绣技能培训20余期,培训1000余人次,新增签约绣娘133人,越来越多的绣娘用一双巧手绣”出了新生活。双柏县彝绣产业工人方绍梅告诉记者:以前是自己在家里绣着玩,通过培训来到这里上来后,绣花的针法和配色提高了很多,我们就可以一边绣花一边带娃,还多了一份收入,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满意。”

2022年以来,双柏县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云南绿羽仙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彝笙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双柏倮卯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为双柏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注入了新动能。同时,依托乡镇、村组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在各乡镇成立了8个彝绣专业合作社,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初步实现县上有企业、乡镇有合作社、村组有绣坊的良好发展格局。双柏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后,我们将立足双柏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突出‘虎文化’‘绿孔雀文化’两大IP、加强创意设计,力争在彝绣文创新品开发上有新突破,通过主体培育、技艺提升、品牌塑造、典型培树等系列行动,进一步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发展‘聚合度’,助推乡村振兴,努力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三大转变,奋力把彝绣产业打造成为双柏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王媛媛 佘蕊 施丽钤)

责任编辑:小云
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中证函10658000(5元/\20803])
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公司(10658000)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中国信息网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联系方式|中央厨房|网站声明
国际比较项目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号®yunnan.cn 2003年8月起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