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云南大姚:座座荒山变金山银山” 村民过上好日子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日 15:31:00  来源:云南网

  在生态环境部命名的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中,大姚县成功上榜,成为楚雄州唯一获此殊荣的县。近年来,大姚县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姚模式”。

  恢复植被造林 荒山披上了“绿装”

  初冬,大姚县林业和草原局的工程师白亚鹏带着巡查小组翻山越岭,来到新街镇大古衙村委会松坡小组。山坡上、沟壑里、崖畔边,800亩松林蜿蜒而上、风吹林动,巡查小组穿梭在苍松挺拔的密林间,勘察长势、修剪枝丫、涂药防害……白亚鹏感慨:没想到从荒山秃岭到眼前的绿意葱茏,大姚县只用了8年时间。”

  2015年前,这里还是寸草不生的沙土。原先是大片荒山,怪石裸露、连牲口都找不到草吃。”大古衙村委会村民王建元说。

  荒山能种什么?”是摆在眼前的难题。大姚县委、县政府给出了答案:实施易地恢复植被造林计划。县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工作队和村民一起扛起锄头爬上山头,除草割蔓、担水浇灌……齐心协力给荒山披“绿装”。

  只要科学种植、因地适种、精心呵护、一定能种好。”参与易地恢复植被造林计划的村民王建元说。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当地百姓的全力支持,大姚县用8年时间改变了生态环境。看着山上整片松林,王建元是满心感慨:现在环境也好起来了,本地人来这几座山的也多了,不仅能采菌子,还可以放牧。”

  当荒山“遇上”了光伏 邂逅一场“追光之旅”

  初冬的大姚,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站在赵家店镇小红山村委会下村,可以看见一排排光伏方阵鳞次栉比,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的一缕缕银光,以幽蓝天空为背景,划出一道道熠熠生辉的弧线。

  100多亩光伏电板并网发电的背后,是大姚县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生动实践,荒山披甲,邂逅一场荒山上的“追光之旅”。

  此外,大姚县还因地制宜,更换树种,让不同的植被即使在光伏电板的遮挡下,也能生长得生机盎然。像这个小石棘,在本地的生长速度非常慢,基本上长成现在这个样子,小的要10年,大的要20年的时间。从施工开始,我们就每一个片区都安排一个护林员跟施工队同步上下班,在施工过程当中,机器到哪里,护林员就跟到哪里。如果发现有破坏植被的行为,护林员就立马制止,并且现场督促整改,直至整改到位后,护林员才撤离。”大姚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赵吉鹏说。

  一座座荒山变“金山银山” 映红村民好日子

  大姚县森林面积2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49%,森林蓄积量2061万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达46亿元。为了管好这片绿色财富”,大姚县构建绿美政策体系,建立林长工作制,形成了县级林长包乡、乡级林长包村、村级林长包组”的三级林长组织运行体系,为每片森林配备管家”,做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同时,大姚县要求企业要遵守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企业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放松生态保护。施工完成后,我们第一时间就组织专人撒草籽和栽树,并派专人养护。”在赵家店镇建设光伏项目的企业负责人蒋金元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大姚县整合资金,在盛产核桃、花椒、板栗的三台、桂花等乡镇建设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运用良种化、园艺化、集约化、省力化的现代栽培管理方式,集中推广示范先进、成熟、实用的科技成果,让群众学有标杆、干有样板。

  在桂花镇皮左黑村委会,200亩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的建设,解决了农户无人管护核桃树的问题。村里大部分村民把核桃树托管给了村委会。“我家有5亩核桃,以前我们自己管理,果形小,品质也很不好,价格低;托管给村委会后,通过他们提质增效,果形也变大了,品质也更好了,每斤都能提升角钱,一年下来仅核桃就比往年增加了很多收入。”看着整片已经实施提质增效后的核桃林,桂花镇皮左黑村委会村民李顺琳激动地说。

  为了让核桃提质增效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姚县林草局提供了技术、资金的支持。随着疏密、育冠、矮化等科技措施的推广落实,核桃产量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桂花皮左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培权说:托管以后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1万元,这笔钱取之于民,也会用之于民,将会用科技推动核桃产业提质增效。”

  同时,大姚县加速推广核桃、花椒、板栗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建设,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方式,促进单家独户零星卖向集中力量闯市场的转变,全县的绿色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今年以来,全县绿色食品综合产值达72.88亿元,新能源总装机量达60.55万千瓦,增量和总量均居楚雄州首位。

  云南网通讯员 文娟 姜晓燕 张正江

责任编辑:何宣颖
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中证函10658000(5元/\20803])
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公司(10658000)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国际比较项目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号®yunnan.cn 2003年8月起保留所有权利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