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子股斋主人
刘子股斋主人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316,560
  • 关注人气:5, 2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年11月14日星期三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略

(2018-11-13 19:36:10)
标签:

刘东声

刘子股斋

刘子思想

波浪理论述浪

私募基金经理

分类: 刘子盘中解盘

2018年11月14日星期三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略

 

昨天的周二的早盘对一”要求很严,所以,今天就算是上涨了,也没达标。今天只能算是“二”偏“一”的市况。

刘子股斋是没有看法只有做法的,但是,今天在群里、博客里遇到了很多看法问题,在这儿汇总的说一说。

先是,有人留言说,国家在撒钱,看空不对。

这是一个典型的粉丝式”问题,学员不会这样问,因为交易的最最基础的逻辑,是用行情的走势图来画净值的走势图。做空就等于看空,这在刘子股斋看来,就是典型的混蛋逻辑。

今天刚刚在群里和学员说,做多时找不到下跌理由,做空时找不到上涨理由,都是危险的。

现在,我也在等待多头信号的出现,空翻多。要知道,牛市做多赚钱最容易。在中国的熊市里,由于是绝大多数资金和绝大多数账户和绝大多数人心,都是单边的多头策略,所以,下跌也不会很痛快。熊市里,涨跌全不稳定,起码没有牛市里把握上涨那么稳定。

那么,对这个留言的回复就是以上这些,简言之,做空不等于看空。撒钱不等于上涨,上涨也可以不需要撒钱,抽血都上涨。2015年每月发一批新股,后来每月两批新股,不是一样上涨吗?所以,股市里,不要从这种想当然的因为所以”的思路上思考行情。

其次,群里有学员发现,今天创业板的量非常大。我看了一下,不大。后来才知道,看的数据不一样。学员看的是成交量,我看的是成交额。

今天成交量是放大了,这说明筹码在松动。或者说,我说的割肉大赛”开赛了,这是一个好现象。

不过,成交金额放大,才是真金白银的资金流入。现在也可以理解为,空仓的开始买,深套的开始割,但最后得让场内资金一起割,才是割肉大赛”的总决赛时的戏码。

另外,粉丝群里有人在想这是不是反转?也有人割肉了之后,下定决决心不创新低不买回。这些,全是妄念。

行情现在还只是处于反弹结束与否的选择中,谈反转尚早。

但是,也不排除割肉大赛”已经开始,就再也不会创新低了,以震荡的方式完成割肉大赛”的全程。

行情是渐变的,能说的真的不多。但有了大家的帮助,总能找到话题,或许也是看官您关注的吧?

说重点。

今天刘子股斋旗下基金净值下跌,上周的上涨成绩全抹杀干净了。呵呵!就连上周增仓的部分,目前也处于浮亏状态了。

但还是老的思路,我看的不是行情,是净值。我做的更不是行情,只是净值。现在还是在上月冲高之后的整理之中,这整理之后,还可以继续向上创新高。也许时间会久一些,今年的首次分红距2017年最后一次分红,时间超过了12个月。但结果还是继续创新高。这是我能说了算的事情。当然有个前提,做好风控。

目前认为,本周末下周初会因为新资金进账而变相减仓,那么,现在有没有必要大幅减仓?也就是说,现在减仓,增资后变相再减仓,两次减仓,仓位比例大大低于当前水平。有没有必要?我认为没必要。

在本周末、下周初新资金进账之前,行情确认升市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已经进入升市或牛市的话,还需要反复,起码要把割肉大赛”走完全程。但在此前,行情恢复下跌的可能性倒是有的。到时候,如果因为减仓没了或薄了利润安全垫,对新进账的资金恢复原仓位的补仓动作来说,是有影响的。

所以,今天仓位不增不减。

买入或持有股数=计划亏损金额÷(买入价或现价-止损价或算仓价)

星期三考核行情要求及交易策略如下:

一,股票账户净值大涨。或目标个股出现突破或趋势明朗的特征。或个股普涨,涨停家数大于300家,下跌家数不足50家。上证指数大涨放量,再次出现类似10月22日的长阳,且强于22日盘中表现,也就是说盘中单边上涨特征明显。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中证500指数考核要求同上证指数,各自为战,独立考核。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牛一浪的可能性在增加,但牛回头或熊回来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操作上:

重仓期指空单者为准备减仓而审仓。留意手中持仓的平衡,如果由于轮动造成了净值回落不严重,还可以等待净值反弹。如果是期指大面积普涨,净值大幅回落,需要减仓、清仓,提前控制大暴涨造成的损失。但是,空翻多不可,减仓已经是在下跌趋势内的风控了空翻多会增加风险。牛市都要等牛回头,更不要说这仍然可能只是反弹,而且是反弹的最后一冲。

股票账户空仓者可以开仓,但目标品种要有已经进入上涨趋势,且估值不支持再创新低的品种。当然,刘子股斋旗下基金暂不考虑介入个股,因为做空期指的屁股还没有擦干净。而且做多的第一战,很可能仍是在期指上。

轻仓持股者审仓。可以不减仓,但也不可盲目增仓。牛市之初,手中有货就可以了,不必急于把仓位打满。牛市之初开仓,只是为了降低成本,免得在主升浪到来的时候,没有一点利润安全垫。当然,更要注意这不是牛市,只是反弹,而且是反弹末期,所以,这也是要注意的风险。

重仓持股者审仓,算仓减仓,可以暂不清仓。手中品种是不是值得持有?持有多少?这是要计算的。但不减仓,想重仓等待牛市,不可。

二,账户净值涨跌不多。或目标品种涨跌不多,盘中并无明显的单边特征。或个股分化,涨跌家数均大于1000家。涨跌停家数可以作为观察个股强弱的窗口,但对涨停家数的要求要高些。上证指数涨跌不多。沪深300指数涨跌不多。上证50指数涨跌不多。中证500指数涨跌不多。只要上涨力度没到一”的考核要求就不算上涨够多。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上涨中继还是短期头部?都有可能。但要观察中小创的表现。牛市之初,或者说下一波牛市之初,中小创也许是带头的。甚至会出现中小创见牛回头底,上证50为首的蓝筹同步见补跌创新低的大底,之后进入牛市。写完才发现,我好象在描述2013年6月的1849点时的模样。不过,那是什么样的时间规模,现在才经历了一个多月,就算是这样的模样,也是小结构,没什么大出息。按反弹浪来理解,期指对应的三大指数全有理由说反弹浪形完整了,所以,要注意下跌恢复的风险,这是对多头的风险。但同时,反弹的结构也可以演化为较为复杂,乃至成为一个冗长的牛二浪调整,这是对做空的风险。但从险益预期上看,做多面临的是暴跌的风险,而做空却只有不跌”的风险。所以,目前还是有利于空头的。

操作上:

重仓期指空单者审仓。减仓要慎重,目前计划亏损额占用量不算太多。增仓更要慎重,目前计划亏损额消耗量不算太少。等待是一种美德,等待一下行情的变化,等等新的证据。这就是我们在净值创新高刚刚回落时,说的操作策略,在利润安全垫的消耗中找到下一波推动浪的方向,并下注跟随。目前,还是没有已经进入上涨推动浪的证据,中证500指数也没有这样的证据。所以,观察一下吧!

股票账户空仓者不必开仓,继续选股。这时候不要怕踏空,急急忙忙的进入,牛市来了,发现手中品种不理想怎么办?牛市没来,又套在反弹高点怎么办?空仓和满仓做空不一样,满仓做空要无条件减仓了,因为涨起来会有损失。而空仓,涨了踏空一波,还有更大的上涨在后面。所以,不要急于开仓。

轻仓持股者审仓,相机减仓乃至清仓。只要不是牛市到来,还是持有资金更为有利。

重仓持股者清仓。每一次反弹都说明多头的能量在恢复,肯定会在盘面上看到希望。但是,每一次希望也会变成失望,周而复始。但这些希望会积累在人们的心里,最终,在牛市确认的那一次回升中,变成了牛市上涨的动力。此时此刻,还没有证据表明,这已经是确认牛市的那一次上涨,起码还不是牛市主升浪的部分。所以,清仓仍是上策。

三,股票账户净值大跌。或目标个股大跌。或个股普跌,跌停家数大于800家,上涨家数不足300家。上证指数大跌,收盘大幅远离周一低点。沪深300指数考核要求同上证指数。上证50指数大跌,收盘大幅远离周二低点。中证500指数考核要求同上证指数。

如果行情如是,那么我们认为,恢复下跌并一口气再创新低,对牛市早日到来是最好的走势。虽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是一切都不会那么顺利。所以,这也可能是大震荡反弹中的一次回落。

操作上:

重仓期指空单者相机增仓,但这增仓有提前补仓的意味。同时,这次增仓,止损价要近。也就是说,稍有风吹草动就要止损出局,因为这一单的目的,是赌行情下跌恢复,不是,就放弃。当然,如果看到盘中走势并没有下跌推动浪的加速下跌特征,也可以暂不增仓等待利润安全垫增厚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增仓。目标品种IF和IH、IC“熊”风,也可以考虑。虽然近来中小创表现不俗,但是,估值与IH公司代表的蓝筹相比,还是偏高。

股票账户空仓者不可开仓。参照“一”、参照“二”。

轻仓持股者清仓为上。等待是一种美德。参照“一”、“二”。

重仓持股者清仓。参照“二”。

以上,就是星期三不同仓况应对不同市况的交易策略,仅供参考。其中,重仓期指空单者”和股票账户空仓者”说的就是刘子股斋旗下基金的交易预案,录以备忘

 

本文摘自=》2018-11-12星期2018-11-16星期五刘子盘中解盘

 

 

【重要声明】文中所述内容是根据刘子思想对包括但不限于指数个股进行分析预测、交易策略的片面记录。仅适合于刘东声本人及其实际控制资金性质。不系统了解刘子思想很容易误读文中的真实含义,万不可生搬硬套以此操作。300万以上的有缘人加入我的阳光私募基金或许是最佳方式。希望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刘子私募1900185069。

刘子股斋主人于刘子股斋

2018-11-13 19:36:32星期二

主页点一下关注按钮,以后再有新文章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提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报告
  

新浪博客意见反馈留言板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关于新浪|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新浪英语|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