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家公务员>阅读资料>面试>

2022年吉林省国家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应对

2021-09-11 15:59:46|来源:吉林中公教育

不论是国考、省考、还是事业单位,有一种题型是经常会出现的,那就是名言警句。这类题目在作答时有几大难点,往往学生比较头疼,接下来中公教育帮助大家分析概括名言警句题中考生出现的常见问题,并且分享解决技巧来更好应对。下面中公教育就来浅析问题以及说明如何有效应对。

 一、先来几个题目看看: 
1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一定要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2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考生常会出现什么问题? 

1道理理解不够全面,顾此失彼

比如,第一题目核心道理是“吃苦”和“奉献”,但是有些同学在分析过程中顾此失彼,可能只提取出吃苦”这一道理,不够全面。

2重要性分析不充分

(1)缺乏理论素养,很多同学不会讲道理,或者道理论证不充分。如第一题吃苦的重要性有些同学回答吃苦能实现自身人生价值,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较为空,吃苦为什么能实现人生价值,吃苦的作用是什么分析不清楚。比如第二题中,以人民为中心,有些学生只能分析以人民为中心对群众对政府的意义,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

(2)举例论证缺乏针对性,没有紧扣核心话题,缺乏分析总结。比如第一题选择奉献,有些同学只是举某一个人的例子,甚至出现将一个人的生平进行说明,缺乏针对性,举完例子又直接谈对策,缺乏总结分析。

(3)分析逻辑比较混乱,比如第一题可能出现先讲正面的道理意义,又谈反面的现实意义,再去举一些正向的例子,整个逻辑比较混乱,不够连贯。

三。对策比较空,甚至是意义型对策。

有些同学对策不会细化,如第二题以人民为中心,只会谈要以人民为中心,车轱辘话反复说,不够细化,不够具体。并且还会出现意义型对策,如练就过硬本领,因为只有有过硬本领才能将理想化为现实”这样的表述。

 三、有效应对方式 

1.“解释含义,揭示道理”要全面

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不断的艰苦奋斗,才能有所收获;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无悔的青春回忆,重点强调青年人要吃苦和奉献。

2分析重要性要充实

方法一:结合名言警句来论述重要性

如第二题,以人民为中心。

(1)我国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决定的。我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方法二:结合身份谈重要性

如以人民为中心,可以结合自身基层工作者以及青年人的身份,分析以人民为中心对基层工作、对群众、对基层的意义。

方法三:结合社会现象谈重要性。

比如,第一题可以谈社会上一些青年人不吃苦和不具备奉献意识的现象。比如过度“佛系青年”、“啃老族”、“躺平族”“、蹲足”、“闪辞族”等。

方法四:按照时间顺序谈重要性——历史经验、时代背景。

历史经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军民一家亲,才获得革命战争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评价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渡江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船划出来的胜利。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为我们提供了粮食、棉被等重要的物资,又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掩护和重要的情报,才使得我们在武器与人力都不充足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青年肩负着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担当。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将贯穿着千千万万当代青年肩负的责任担当。所以只有选择吃苦和奉献,才能完成使命。

方法五:结合个人事例来谈重要性

(1)结合自身个人经历。如结合自身吃苦耐劳的经历来论述,论述逻辑为事件背景+起因+经过+结果+启示

(2)结合名人事例来论述,如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等,论述一定要紧贴核心话题。

学会一例多用,如袁隆平院士的例子。要论述理想信念,可以如下表述袁隆平院士的理想信念就是解决全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有一个禾下乘凉的梦想,因此才能艰苦奋斗,研制出杂交水稻。如要论述吃苦,可以如下表述袁隆平院士在研制杂交水稻过程中,遇到过上百次的失败,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而是深入到田间地头,潜心研制,苦心钻研,终于研制出杂交水稻;甚至在八十多岁的高龄仍然坚持去田里潜心研制,不断精益求精,刷新产量上限,才能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为大家分析的常见问题以及提供的五种分析方法。学会技巧只是第一步,后面还需要结合题目进行充分练习,做到灵活应用才可以。

结束  

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来源标注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公教育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小编1)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吉林白城中公教育

白城中公教育官方微信(baichengoffcn)

立即关注

热门招聘关注查看备考干货关注查看实时互动关注查看

  • 中公微博关注微博关注
  • 中公QQ群加入QQ群加入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8:30-17:30)

0436-3515993

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