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文化动能

发表时间:2024-03-27    来源:淮北文明网
[关闭]
纽约的名片,丰富着城市内涵,塑造着城市魅力。鲜活的文化产业更是推动经济增长、赋能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提升城市美誉度传输着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
  当下,淮北文化产业新动能正加速释放。我市加强了与国内文旅龙头企业、知名艺术创意团队合作,推动大唐电厂改造,打造了老电厂遗址、临涣古镇、啤酒厂文创街区等一批城市特色IP文旅融合步伐加快,皖北川藏线、旅游观光火车、四季榴园提升等项目建成运营,市全民健身中心、龙脊天路、中湖提升、北方华录数字创意文化中心等项目稳步实施,擦亮了煤美与共、湖上淮北”城市品牌。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宣传的呐喊助威”。去年以来,我市精心推出了拼经济稳增长拼作风提效能”经济宣传、春光满‘淮’等你来”等主题宣传。主动与中央驻皖媒体、省级主流媒体对接协调,配合央视总台亚非中心、蒙古国NTV公司电视台来淮采访,其中,既有高站位的宏大叙事”,也有带温度的人文故事”,城市宣传不断出彩,极大提升了淮北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淮北是文化文物资源大市,运河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好人文化无不底蕴深厚、熠熠生辉。要发展好文化产业就要根植淮北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元素、符号与现代生产生活需求相结合,因地制宜,促进文化产业多样化、差异化发展。要培育一批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基地,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格局。
  文化产业的内在逻辑是内容为王”,内容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以质量为核心,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把内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力推动淮北市文旅十大工程,加快柳孜运河遗址国家文化公园、老电厂遗址改造-夔牛天街、啤酒厂文创街区改造等项目,不断提升龙脊天路”旅游品质,培育一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打造城市引流端口。
  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把创意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产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以创意为重点,在指尖”上求突破,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充分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实现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
  文化产业渗透力强,与诸多产业存在天然耦合关系。要以融合为路径,推动文化符号、文化理念、文化创意等嵌入相关产业的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这样既可有效赋能其他产业发展,又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要通过政策激励、科学管理、协调服务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引导创意、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集聚发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对外讲好淮北的文化故事,树好淮北文化的品牌形象,让淮北文化脚步朝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积极创新外宣形式,不走寻常路、不循规蹈矩、不板起面孔、不老气横秋,以青春活泼的气质,传递正向价值,增强文化产业外宣的亲切感、共情性。
  心怀山海,行远自迩。我们相信,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就能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潜能,点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实现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传承发展和城市美誉度不断提升的多赢格局。(淮北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单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