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4-05-13 18:58
  • 来源:徽风皖韵工作室
  • 作者:

QQ截\22270;20240513185707.png

  你知道安徽东至华龙洞为什么会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吗?你知道30万年前华龙洞里的东至姑娘”长啥样吗?一条视频告诉你非比寻常的华龙洞。

  1988年,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民庞金木在梅源山下修羊圈时,意外发现碎骨片,庞金木做过根雕,懂得一些文物知识,他随即向当地文物部门报告,此后一批批考古和古生物专家来到这里。2006年,这里被命名为华龙洞”遗址。

华龙洞遗址

  经过2006年、2014年和2015年三次发掘,华龙洞共出土30多件古人类化石、100多件工具、40多种动物化石,其中各类化石1.2万余片。尤其是2015年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有完整面部和下颌骨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这里的古人类被定名为东至人”,经过复原,

2015土耳其

东至人”人像复原图

  华龙洞出土了石器、骨器以及角制品等工具证明东至人”已经熟练掌握了打制技术。40多种动物骨骼化石大部分有切割、砍砸的痕迹,这为我们生动描绘了30万年前“东至人”的生活场景:他们带着打制工具外出狩猎,捕到猎物回到洞中,集中宰杀、剥皮、食肉寝皮、敲骨吸髓,然后把残余的骨头扔在一边。

华龙洞出土的打制石器

  华龙洞是继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又一处出土古人类化石和打制石器的遗址。是继“和县人”和“巢湖人”遗址后安徽发现的第三座古人类遗址。2019年该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入选“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3年1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2024年2月至11月对华龙洞遗址进行第四次正式发掘,发掘面积40平方米,获得批准。从4月10日开始,考古人员进行田野发掘,现已发现大量的鹿、牛、野猪、大熊猫等动物的牙齿和骨骼化石以及古人使用的石器。其中,4月26日、5月8日收获最大,重要化石编号分别有30件和38件。

华龙洞遗址考古现场

  华龙洞对于探寻中华文明的演化历史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进一步证明中国现代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进化而来。第四次考古发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咱们拭目以待。

  | 出品:安徽新媒体集团徽风皖韵工作室

编辑: 刘贤辉
推荐阅读
安徽省两馆项目首栋主体顺利封顶


发布于2024-06-16 22:48:26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