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马鞍山 > 要闻

诚信经营不忘本 凡人微光暖人心

时间:2024-05-20 15:29
摘要

  一间小店,各式各样日用百货琳琅满目;两层门面,楼下敞亮经营、楼上蜗居住家;一儿一女,其乐融融、幸福满满……这便是个体经营户汪英的如今的生活状态。2006年,赵开玉和汪英一家四口来到马鞍山,不曾想,这一扎根就是十八年。

  这期间,他们遇到过门前修路、门可罗雀,又赶上了疫情封闭、租铺拆迁,小店经营多次遇挫折,一家人的日子入不敷出。然而,不变的是,夫妻俩一颗诚信经营的心,一颗公益向善的心。

诚信为本文明经营

  5月13日,走进位于映翠路北侧的“惠客超市”,100平米的小店铺内摆放着多层货架,上面整齐有序地陈列着烟酒、糖茶、饮料、矿泉水等副食品,还有牙膏、牙刷、纸巾等各类日用品。

  正值午后,不少居民在门口和店主闲话着家常。34岁的陈宗意是万达物业工作人员,下了班他到店里来小坐了一会,顺道买了一包烟。

  2022年,因为原先租用的店铺即将拆迁,汪英一家便合计着新选一处店址。这里靠近万达商圈,夫妻俩精挑细选后,租下了如今位于深业·春天里小区南侧的门面房。为了将更多的资金留在进货周转上,一家四口省吃俭用,连睡觉也蜗居在店铺二楼。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了,生意慢慢好了起来。”望着眼前的店铺,汪英笑意盈盈。

  回忆起过去,汪英满是惆怅。刚开始来马鞍山的时候,我们推着车卖过卤菜;后来,又在租了20平方米的门面做起了生意。由于诚信经营、经济实惠,顾客越来越多。”随后,我们扩大了门面,在雨山九区租了一间300平方米的店铺。

  然而,选址不慎,好景不长。那会门口修路,车和人都进不来,小店的生意一度惨淡。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周边店铺纷纷迁了址。我念旧,周围顾客都处成了朋友,舍不得。而且我们签了合同、付了房租,讨要起来总觉得于心不忍,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汪英回忆道。

  于是,夫妻俩一合计,在那个外卖还没盛行的八九年前,就开始了订单式服务,购买小店货品一律送货上门”。白天,汪英推着车到路口叫卖,赵开玉负责看店。晚上,汪英负责看家带孩子,赵开玉负责送货上门。就这样,熟客越来越多,一家人度过了最困难的三年。

  即便日子再困难,夫妻俩也坚持诚信为本。两人经营的小店先后荣获了马鞍山市‘三讲三会’型优质现代卷烟零售终端”三人行

凡人微光暖心善举

  5月12日上午,2024“爱聚力——爱满后备箱”慈善义卖公益活动在新三馆北广场举行。义卖现场,每位车主将自己带来的书籍、玩具、小家电等闲置物品摆放在摊位前,吸引了众多市民争相购买。义卖所得善款将全部捐赠给困难女性。

  路过新三馆的汪英,看到公益活动正在开展,就选购了几盆绿植和一些零碎物品。她购买的商品,并非全部都是生活必需;购买的时候,她也并未还价。想着所筹善款都将捐赠,通过活动可以奉献一份爱心给有需要的人,这很有意义。”汪英说。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小小的善举只是举手之劳,并不需要付出很多,却能换来很多美好。在生活中,汪英夫妻俩不仅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夫妻俩在雨山九区店铺的对面便是一间养老院。经常有老人独自出来购买物品。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总是不忍心,都一定要把他们平安送过马路,心里才踏实。”

  骑着她的小电驴,汪英每次经过比较小规模的养老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时,她都会默默记下地址。下次来的时候,她总是带上一些奶制品和水果,送上门去。从不大张旗鼓地宣扬,也未拍照自己留念。

  那些比较小的养老院、康复中心可能受到的关注不太多,入住的群体可能条件也不是特别好,哪怕是一杯牛奶,一顿加餐,我想着能帮一些是一些。”她低调到不动声色地做慈善,善良得让人感到温暖。同时,她也是一名无偿献血者。拿起自己的献血证,她笑颜如花。

  扎根马鞍山18年,夫妻俩笑着说,马鞍山已经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不仅用凡人微光照亮这座城市,更在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两个孩子不仅主动帮助身边困难同学,还热心公益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来源:马鞍山日报   作者:记者 任德玲编辑:潘轶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