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徵稿啟事|“深遠海養殖漁業”專刊徵稿
  • 徵稿啟事|“鹽鹼水土漁業綜合利用”專刊徵稿
  • “漁業遙感”專題出版
  • 水生動物行為學專刊
  • 大水面生態漁業專刊出版
  • 虛擬專刊|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系列專題之一——長江流域漁業資源評估及生境監測
  • 虛擬專刊|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系列專題之二——長江流域漁業資源保護
  • 虛擬專刊∣南海漁業資源
  • 虛擬專刊——中華絨螯蟹研究專題
  • 當期目錄
  • 優先出版
  • 最新錄用
  • 下載排行
  • 過刊瀏覽
    全選
    顯示模式:: |
    2023年第30卷第12期
    • 2023,30(12),DOI: 10.12264/20231215

      Abstract:

    • 2023,30(12),DOI: 10.12264/20231216

      Abstract:

    • 研究論文
    • 薑濤,李鴻,楊健,陳修報,薛竣仁,劉洪波

      2023,30(12):1409-1416,DOI: 10.12264/JFSC2023-0307

      Abstract:

      隨著十年禁捕政策的實施,長江刀鱭資源恢復效果已日益凸顯,一些傳統棲息地被發現重新有了刀鱭的分佈。湖南湘江水域曾是洞庭湖水系內刀鱭的主要分佈水域之一,但洄游型刀鱭長期被認為在該水域已絕跡。近期筆者對2023年6月13日採集自湖南湘江湘陰段的1尾刀鱭標本進行耳石微化學特徵研究,以驗證其所屬的生態類型。結果發現,該個體耳石鍶鈣比生境特徵可分為5個階段,其中既有對應於淡水生境的SI(1.37±0.60)、SIII(2.80±0.16)和SV(2.47±0.62)階段,也有對應於河口半咸水的SII(5.50±1.10)、SIV(4.52±0.94)階段。此外SII階段有部分鍶鈣比高於7,說明該個體還進入過海水棲息。鍶含量面分佈分析結果顯示,自覈心至邊緣亦依次呈現藍色、黃綠色、藍色、黃綠色以及藍色的不同鹽度生境變化的“分色圖譜”特徵。上述結果確證了所研究個體為典型的溯河洄游型刀鱭。這也首次客觀證實了十年禁捕政策實施後,洄游型刀鱭不僅能够重新自海區經長江進洞庭湖,而且更能自湖上溯至湘江水域。為保護洞庭湖內及各支流洄游型刀鱭資源,同時也為持久守護長江十年禁捕的成效,亟需開展洞庭湖及各支流內洄游性刀鱭的分佈和關鍵生境的調查以及其資源保護。

    • 鄭義,魯翠雲,鄭先虎,那榮濱,唐富江

      2023,30(12):1417-1428,DOI: 10.12264/JFSC2023-0250

      Abstract:

      為研究移植大銀魚(Protosalanx chinensis)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本研究從大銀魚基因組中篩選了18對多型微衛星引子,對2016—2020年採集的4個水系(8個水體)大銀魚共計281個樣本進行群體遺傳學分析。共得到172個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數(Na)為3~24,平均值為9.600;有效等位基因數(Ne)為1.039~4.595,平均值為2.384;期望雜合數(He)為0.035~0.804,平均值為0.507;多型資訊含量(PIC)為0.034~0.775,平均值為0.469,其中10個位點屬於高度多型位點(PIC>0.5)。群體平均等位基因數(Na)為3.389~5.389,多型資訊含量(PIC)為0.373~0.479,8個水體的群體均處於中度多型水准(0.25<0.15)。分子方差分析(AMOVA)結果發現,大銀魚總變異中的84.54%來自群體內,15.46%來自群體間。主成分分析結果均顯示8個水體群體最有肯能分為3個亞群;依據Nei氏遺傳距離的UPGMA聚類樹將8個水體分為2個大支;連環湖的5個相對獨立的水體群體均為一大支,但群體間出現較大的分化,那什代(NS)和他拉紅(TL)聚為一支後與二八股子(EB)聚為一支,大龍湖(DL)和阿木塔(AM)聚為一支;興凱湖(XK)與新立城水庫(XLC)聚為一支後與太湖(TH)聚為一支。研究表明,移植的大銀魚北方群體保持了較好的遺傳多樣性水准,不同水系群體間存在高度的遺傳分化(Fst=0.1867>0.15)。為防止群體遺傳衰退,建議將南方和北方作為不同群體進行保護,連環湖作為大銀魚的主要產地,應當進行重點保護。

    • 李智巧,劉旭佳,薑發軍,劉京,鐘聲平,胡超群

      2023,30(12):1429-1444,DOI: 10.12264/JFSC2023-0244

      Abstract:

      為探討水溫對糙海參(Holothuria scabra)幼參生長、抗氧化酶及免疫酶活力影響,選擇體重為(1.70±0.24)g的糙海參幼參,在低溫組(23℃)、對照組(28℃)和高溫組(33℃)溫度控制養殖箱中養殖30 d,每10 d測定其特定生長率(SGR),體壁、體腔液、腸道及呼吸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鹼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結果顯示:(1)30 d時對照組幼參SGR顯著高於高溫組和低溫組(P<0.05),且高溫組顯著高於低溫組(P<0.05),說明長期低溫對幼參影響大於長期高溫。(2)在低溫組,0 d時幼參體腔液中SOD、AKP、LZM活力以及MDA含量與對照組間無顯著差异,30 d時SOD、CAT以及AKP活力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0 d時體壁中SOD、CAT、LZM活力以及MDA含量與對照組間無顯著差异,30 d時SOD、CAT活力以及MDA含量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0 d時腸道中除MDA含量外,所有酶活力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30 d時只有MDA含量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0 d與30 d呼吸樹中所有名額均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說明幼參體腔液與體壁需要應對長期低溫產生的氧化壓力,腸道需要應對短期低溫的氧化壓力,而呼吸樹需要應對短期與長期低溫帶來的氧化壓力。(3)在高溫組,0 d幼參體腔液和體壁中SOD、CAT、AKP活力以及MDA含量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30 d時所有名額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异;0 d幼參腸道中CAT活力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30 d時所有名額均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0 d幼參呼吸樹所有名額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30 d時CAT活力及MDA含量顯著高於對照組(P<0.05)。說明體腔液、體壁主要應對短期高溫的氧化壓力,腸道和呼吸樹需要面對短期與長期高溫壓力。(4)糙海參幼參4種組織中抗氧化酶和免疫酶活力基本與SGR負相關,表明抗氧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提高與快速生長衝突,導致幼參SGR顯著下降。結果表明,長期低溫和高溫均會對幼參產生一定氧化壓力,且糙海參幼參對高溫具有更强的適應性。

    • 郭星辰,王藝舟,張林,宋榮群,熊冬梅,李志剛,薑海波,安苗,邵儉

      2023,30(12):1445-1456,DOI: 10.12264/JFSC2023-0290

      Abstract:

      為深入瞭解秦嶺細鱗鮭(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Li,1966)在不同生境的視覺特徵,以人工繁育的秦嶺細鱗鮭子二代[體重(51.50±10.86)g,體長(15.40±0.75)cm]與自然生境野生群體[體重(85.68±31.81 g,體長(18.17±2.34)cm]為研究對象,分別利用傳統組織學方法和螢光定量PCR科技研究其視網膜組織結構特徵及其視覺形成中起關鍵作用的5種視蛋白(Opsin)基因:視紫紅質(Rhodopsin,RH1)、綠色敏感蛋白(Rhodopsin-like pigments,RH2)、紫外線敏感蛋白(Short wavelength-sensitive pigments,SWS1)、藍色敏感視蛋白(SWS1-like pigments,SWS2)和紅色敏感視蛋白(Long wavelength-sensitive pigments,LWS)在11種組織中的表達特徵。結果顯示:秦嶺細鱗鮭子二代與野生群體的視網膜無明顯差异,均具有完整的十層結構,且子二代群體視網膜中視錐細胞數(C.)和外核層細胞核數(O.N.)極顯著高於野生群體(P<0.01),神經節細胞數(G.)顯著高於野生群體(P<0.05)。野生群體RH1的相對表達量極顯著低於子二代群體(P<0.01),且RH1在兩個群體的5種視蛋白基因中表達量最高;視錐蛋白基因RH2SWS1SWS2LWS中,除RH2的相對表達量無顯著差异外,子二代群體SWS1SWS2LWS基因的轉錄水准都極顯著高於野生群體(P<0.01);子二代群體視錐蛋白基因的表達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LWSSWS1SWS2RH2,而野生群體為LWSSWS2RH2SWS1LWS基因在兩個群體中的表達均占主導地位,超過表達總量的60%;RH1RH2SWS1SWS2LWS基因均在秦嶺細鱗鮭子二代與野生群體眼組織中特异性表達,而在其他非眼組織中未表達。本研究表明秦嶺細鱗鮭子二代與野生群體兩者都具有較强的光敏感特性,能可塑性地調節視蛋白基因表達譜引發光譜敏感性變化來應對不同棲息生境,且子二代表現特徵更顯著;其畏光行為可能是對不同環境的適應性策略,而光敏感性則表明其行為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視覺交流。本研究結果可為秦嶺細鱗鮭資源增殖與養護提供重要參攷。

    • 林小菊,俞立雄,吳池傑,王敏,田輝伍,王珂,劉明典,段辛斌

      2023,30(12):1457-1467,DOI: 10.12264/JFSC2023-0304

      Abstract:

      為了探究不同種類幼魚在禁食脅迫下的游泳能力,本研究以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鰱(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鱅(Aristichthys nobilis)、鯽(Carassius auratus)、長薄鰍(Leptobotia elongata)、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臺灣泥鰍(Paramisgumus dabryanusssp.)8種幼魚為對象,採用流速遞增法測定了不同禁食時間(0 d、2 d、5 d、10 d、15 d)條件下8種魚類的感應流速(Uind)、臨界游泳速度(Ucrit)、爆發游泳速度(Uburst)。結果表明:8種魚類游泳能力均為感應流速<臨界游泳速度<爆發游泳速度。感應流速平均值的變化範圍在(6.12~12.78)cm/s,其中草魚、鰱和鱅的感應流速較接近且對流速的感應較敏感,感應流速為4.75~7.75 cm/s。8種實驗魚的游泳速度存在顯著差异(P<0.05),其中青魚和長薄鰍的臨界游泳速度和爆發游泳速度最高,分別為(121.65±3.19)cm/s、(143.48±5.77)cm/s、(85.08±3.23)cm/s、(132.68±8.52)cm/s,游泳能力較差的為臺灣泥鰍[(19.28±1.90)cm/s、(31.53±2.14)cm/s]。禁食對感應流速的影響不顯著(P>0.05),但實驗魚的臨界游泳速度和爆發游泳速度隨禁食時間的延長呈線性下降,其中臨界游泳速度的下降幅度較爆發游泳速度更為顯著(P<0.05)。在禁食0 d和2 d時,實驗魚的臨界和爆發遊速無顯著差异(P>0.05);禁食5 d時,兩者開始呈現下降趨勢;禁食5 d後,臨界和爆發遊速分別下降了13%~51%和9%~39%。禁食10 d後,臨界和爆發遊速分別下降了29%~70%和20%~55%,其中10 d禁食期間的游泳速度降低幅度最為顯著。囙此,禁食10 d是影響魚類游泳能力的關鍵時期。禁食對幼魚的感應流速無顯著影響,但臨界游泳速度和爆發游泳速度受禁食時間影響明顯,且禁食時間越長,游泳能力下降越顯著。此外,臨界游泳速度與爆發游泳速度之間的差异可能源於不同游泳管道在能量消耗方面的差异。

    • 李兵,張繼紅,吳文廣,劉毅,王新萌,康秦梓,陳杜宇,宮雪,徐豪

      2023,30(12):1468-1478,DOI: 10.12264/JFSC2023-0326

      Abstract:

      為了解底播養殖經濟貝類青蛤(Cyclina sinensis)和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的食物來源,本研究通過穩定同位素科技和高通量測序科技測定了桑溝灣貝類區與貝藻區中底播養殖青蛤和魁蚶的食物組成,分析了食物來源差异性的影響因素。結果顯示:(1)青蛤和魁蚶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浮游植物(占比40.4%~79.6%),其次是浮游動物(13.3%~37.3%)。貝類生物沉積物和海帶碎屑對青蛤與魁蚶的食物貢獻率存在區域性差异。貝類養殖區生物沉積物和海帶碎屑對青蛤的食物貢獻率為2.7%(貝類生物沉積物2.0%,海帶碎屑0.7%),對魁蚶的食物貢獻率為10.3%(貝類生物沉積物7.4%,海帶碎屑2.9%);貝藻養殖區青蛤為8.5%(貝類生物沉積物5.1%,海帶碎屑3.4%),魁蚶為7.4%(貝類生物沉積物4.3%,海帶碎屑2.1%)。(2)青蛤胃含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綠藻門(占比達56.55%),其次是鏈形植物門(44.35%),魁蚶胃含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綠藻門(47.27%),其次是脊索動物門(30.3%)。兩種貝類胃含物中的真核生物組成主要是浮游植物,且主要來自於底層海水中,與穩定同位素結果一致。(3)在貝類區和貝藻區,筏式養殖產生的有機物(生物沉積物和海帶碎屑)對魁蚶的貢獻率高於青蛤;貝藻區海帶碎屑對青蛤的貢獻率高於魁蚶。從食源結構的角度比較分析,魁蚶和青蛤均可作為桑溝灣綜合養殖區域的底播貝類,青蛤更適宜底播在有藻類養殖的區域。

    • 何倩,劉淑德,唐衍力,董秀强,趙偉,奉傑,於夢傑

      2023,30(12):1479-1495,DOI: 10.12264/JFSC2023-0195

      Abstract:

      為瞭解山東琵琶島海域人工魚礁區魚類群落物種及功能多樣性的時空變化特徵,於2020年7月—2021年4月在富瀚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開展4個季度的漁業資源和環境因數調查,採用物種多樣性指數和基於12個功能性狀的功能多樣性指數分析了魚類群落多樣性的時空變化及其與環境因數的關係。結果表明,魚礁區魚類物種和功能多樣性指數均呈現顯著的季節變化,而對照區僅功能多樣性指數呈現顯著的季節變化;Pielou均勻度指數、Simpson多樣性指數、功能均勻度指數和功能離散度指數在空間上存在顯著差异;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功能豐富度與物種數和Margalef豐富度具有顯著相關關係,功能均勻度與物種數和Pielou均勻度具有顯著相關關係;群落特徵加權平均數指數(CWM)表明,魚類群落優勢性狀組成呈現一定的時空變化特徵;冗餘分析結果顯示,透明度和無機氮對物種多樣性指數具有顯著影響,而酸鹼度、無機氮、溶解氧和透明度則對功能多樣性指數影響顯著。以上結果說明,魚類群落物種和功能多樣性具有明顯的時空變化特徵,但變化趨勢不一致,表明物種和功能多樣性指數在解釋魚類群落差异時存在一定的互補性。

    • 江滿菊,郭禹,秦傳新,潘莞倪,於剛,馬振華

      2023,30(12):1496-1506,DOI: 10.12264/JFSC2023-0236

      Abstract:

      為了分析岩礁性魚類在不同開孔形狀及不同開孔大小下的趨礁行為及空間分佈,以黃鰭棘鯛(Acanthopagrus latus)幼魚為研究對象,觀察了不同開孔形狀(菱形、圓形、正方形)、不同開孔大小(2.5、5、7.5、10 cm)人工魚礁對魚類的行為影響,並通過行為分析軟體LoliTtrack Version 5對黃鰭棘鯛幼魚的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平均轉彎速度、活動時間百分比以及平均分佈座標位置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放入人工魚礁後黃鰭棘鯛幼魚在礁區的平均分佈率有明顯上升,幼魚在菱形開孔實驗組人工魚礁區的平均分佈率最高,為(27.32±4.93)%,其次為正方形和圓形開孔實驗組,分別為(25.48±3.41)%和(19.83±5.59)%。另外開孔大小為7.50 cm的實驗組中,黃鰭棘鯛幼魚在VI區的平均分佈率最高,為(29.18±4.75)%;開孔大小為2.50 cm和5.00 cm的實驗組中在VI區的平均分佈率次之,分別為(23.45±3.86)%及(23.04±5.51)%;開孔大小為10.00 cm的實驗組最低,為(21.17±5.14)%。在運動能力方面,黃鰭棘鯛幼魚的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和活動時間百分比在人工魚礁模型實驗組和空白對照組中均具有極顯著性差异,平均速度從空白對照組的(1.12±0.34)m/s提高到(1.53±0.64)m/s;平均加速度從對照組的(29.54±9.51)m/s²新增到(40.47±17.53)m/s²;活動時間百分比從空白對照組的(77.13±12.66)%新增到(83.36±12.40)%。黃鰭棘鯛幼魚的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平均轉彎速度以及活動時間百分比在不同的礁體模型處理組之間均具有顯著性差异。在開孔形狀為菱形,開孔大小為7.5 cm的礁體模型下,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以及活動時間百分比最低,分別為(0.81±0.31)m/s、(20.85±8.38)m/s2和(67.44±17.45)%,活躍程度最低,而平均轉彎速度最高,為(56.79±22.80)deg/s;在平均分佈座標位置方面沒有顯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加入人工魚礁模型後,黃鰭棘鯛幼魚在開孔形狀為菱形,開孔大小為7.50 cm的礁體模型下,黃鰭棘鯛幼魚在模型區的平均分佈率最大以及活躍程度最低,該人工魚礁礁體模型對黃鰭棘鯛幼魚的誘集效果最好。本研究初步探究了黃鰭棘鯛幼魚對不同類型魚礁的趨礁行為變化,研究結果可為針對特定物種的增殖型人工魚礁的選型、設計等提供理論基礎和參攷。

    • 張鎣鈺,董芳,方康,萬朝陽,劉黃欣,蓋帥帥,吳金明,杜浩,張曼,張輝

      2023,30(12):1507-1519,DOI: 10.12264/JFSC2023-0243

      Abstract:

      本研究通過文獻調研和野外調查相結合的管道,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部分代表性長江魚類體長值變化進行了定量分析,並探究了其變化對資源變動的指征作用。研究結果表明:(1)對宜昌江段7種典型魚類近10~40年體長變化的分析發現,其種群體長特徵值變化與生物學特性密切相關,資源本底值高、食性廣泛、性成熟年齡低且繁殖力强的魚類在禁漁政策實施後體長新增較快,反之則新增緩慢或不明顯;(2)對宜昌江段、金沙江、赤水河和洞庭湖4處水域近20~40年魚類群落體長特徵值的分析表明,其變動大致可分為下降、波動上升和明顯上升3個階段,與魚類保護政策實施行程有較好的對應性;(3)宜昌江段銅魚和優勢種魚類群落的平均體長與組織捕撈努力量漁獲量呈正相關關係(相關係數分別為0.66和0.88),表明魚類體長特徵值與資源豐度密切相關;(4)基於Logistic曲線對宜昌江段魚類群落體長特徵值的分析預測表明,2030年該值將達1.22,與20世紀80年代魚類群落體長特徵值接近,據此預測該江段魚類資源在2030年可恢復到20世紀80年代水准。本研究發現天然水域魚類體長特徵值變動與種群、群落健康狀況密切相關,對資源豐度及其變動有較好的訓示性作用,可以作為長江魚類資源常態化監測的一項重要參攷名額。

    • 張澤鵬,金洪宇,李雷,魯萬橋,李慎輝,王海鵬

      2023,30(12):1520-1529,DOI: 10.12264/JFSC2023-0253

      Abstract:

      為摸清西藏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墨脫江段在2017年遭遇大型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後大型底棲動物分佈現狀及多樣性的時空分佈特徵,分別於2022年10—11月(秋季)和2023年4—5月(春季)對墨脫江段及其附屬支流大型底棲動物的種類組成進行了調查,並對其群落結構及多樣性的時空分佈特徵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春、秋兩季共採集大型底棲動物52個種類,隸屬於3門3綱10目30科,其中水生昆蟲占絕對優勢(50種)。春季大型底棲動物優勢種為四節蜉屬一種(Baetissp.1)、鱗石蛾屬一種(Lepidostomasp.);秋季優勢種為四節蜉屬一種(Baetissp.1)、缺距紋石蛾屬一種(Potamyiasp.),且大型底棲動物群落組成在春季和秋季間存在一定的差异(P<0.001)。流域內秋季大型底棲動物的總平均豐度為6.67 ind/m2,總平均生物量0.04 g/m2春季大型底棲動物的總平均豐度高於秋季,為8.71 ind/m2,總平均生物量0.04 g/m2此外,大型底棲動物生物多樣性在不同季節的幹、支流均呈現出一定的差异(P<0.01)。對比已發表數據(2015—2016年)並結合現階段水體環境因數現狀,大型底棲動物優勢種已發生明顯變化,且物種總豐度及生物量嚴重下降,說明灾害後水生生物棲息環境已受到干擾,大型底棲動物現存量較少,結果可為高原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參攷依據。

    • 仝亞東,匡箴,劉鵬飛,梁翼東,凡迎春,徐東坡

      2023,30(12):1530-1542,DOI: 10.12264/JFSC2023-0265

      Abstract:

      東平湖是黃河下游重要滯洪湖泊,也是南水北調東線最後一個調蓄湖泊。為探究東平湖魚類多樣性現狀及魚類群落特徵,本研究採用環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科技,與傳統網具捕撈調查進行對比分析,闡述東平湖魚類群落多樣性特徵,探討環境DNA科技在東平湖魚類多樣性長期監測中的可行性。結果顯示,應用環境DNA科技共檢測到5目7科23屬23種魚類。進一步分析顯示,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平均值為1.04,變幅在0.21~2.36;Pielou均勻度指數平均值為0.54,變幅在0.29~0.81;Margalef豐富度指數平均值為0.75,變幅在0.13~2.09。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ANOSIM)表明,多樣性指數在湖區與河道之間沒有顯著差异。非度量多元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顯示,東平湖魚類群落可劃分為4個群聚結構,分別位於東平湖沿岸、湖心以及兩條河道內,群聚結構總體差异顯著(R<1,P<0.05)。傳統網具捕撈調查共捕獲4目6科21屬24種魚類,其中有18種魚類在兩種方法中均檢測到。兩種方法檢測到的魚類中均以鯉形目(Cypriniforms)最多。研究結果表明,環境DNA科技與傳統網具捕撈兩種方法調查得到的魚類種類數相似度較高,達到62.06%。東平湖魚類群落呈現一定空間分佈特徵,自柳長河、至小清河,東平湖魚類群落總體呈現南北差异性。本研究證明環境DNA科技在東平湖漁業資源監測中具有可行性,可有效補充魚類資源監測手段,在禁捕以及開捕時期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不同方法對東平湖漁業資源進行監測,同時也為東平湖漁業資源管理和保護提供資料支持與科技參攷。

    • 董亞菲,劉慧,朱國平

      2023,30(12):1543-1555,DOI: 10.12264/JFSC2023-0266

      Abstract:

      南極磷蝦(Euphausia superba)是南大洋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其生活史各階段的生理過程與海冰密切相關。本研究基於開放獲取資料庫計算了布蘭斯菲爾德海峽內反映南極磷蝦種群結構特徵的5個參數,包括補充指數和幼體、雌性、雄性平均體長以及雌性個體占比,並結合布蘭斯菲爾德海峽及周圍3個水域的海冰面積、水深、海底複雜度以及南半球環狀模(SAM)逐日指數構建廣義加性模型,探討了海冰與氣候事件對磷蝦種群動態的影響。結果表明,磷蝦幼體、雄性磷蝦平均體長與60日前的威德爾海西北部海域海冰面積呈顯著的負相關,磷蝦補充指數與當日和60日前的SAM呈顯著的正相關。隨著海底複雜性的新增,磷蝦補充指數顯著下降。4個海域的海冰面積變化對磷蝦補充指數和其他種群特徵名額的影響存在差异。

    • 高雷,郭國忠,楊浩,陳大慶,王珂,段辛斌

      2023,30(12):1556-1565,DOI: 10.12264/JFSC2023-0270

      Abstract:

      為瞭解長江洪湖江段四大家魚早期資源狀況及生態調度對其繁殖活動的影響,本研究於2014—2016年每年的5—7月,對該江段四大家魚早期資源組成比例、資源量及水文名額等狀況開展了調查,共採集四大家魚卵56粒,魚苗74815尾,其中鰱卵、苗分別占四大家魚總捕撈數量的69.6%和75.7%。2014—2016年,估算通過洪湖江段的四大家魚卵徑流量分別為1.11×108粒、0.95×108粒和0.94×108粒,魚苗徑流量分別為7.63×108尾、15.36×108尾和27.64×108尾。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四大家魚苗密度與流量、水溫和水位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GAM模型顯示,四大家魚苗密度在水溫18.1~26.6℃範圍內,呈現先上升後略微下降的趨勢,並與流量呈顯著正線性關係。相比20世紀90年代,洪湖江段四大家魚資源量有所下降,但產卵場分佈位置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動。生態調度對洪湖江段四大家魚繁殖活動有一定的促進效果,但效果弱於離壩較近的宜都、沙市等江段。建議對重要產卵場江段進行勘界定標,加強宣傳和保護。

    • 麥俊曉,張帥,鄭若丹,王騰,賴曉芳,蔣佩文,王文欣,陳作志,李敏

      2023,30(12):1566-1576,DOI: 10.12264/JFSC2023-0312

      Abstract:

      本研究通過選取南海西沙海域水體樣本的環境DNA,利用鯨類線粒體12S rRNA和16S rRNA通用引子進行擴增和高通量測序,並結合目視觀測的結果探討環境DNA科技在鯨類物種多樣性研究中的應用前景。結果顯示,4種通用引子在鯨類鑒定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利用4種通用引子在西沙海域19個網站的樣品中檢測到5種鯨類,分別為熱帶斑海豚(Stenella attenuata)、長吻飛旋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弗氏海豚(Lagenodelphis hosei)、小布氏鯨(Balaenoptera edeni edeni)和短鰭領航鯨(Globicephala macrorhynchus),採樣過程中觀測到的3種鯨類分別為:熱帶斑海豚、長吻飛旋海豚和瑞氏海豚(Grampus griseus)。兩種方法檢獲的優勢物種一致,利用環境DNA科技檢測到了未被觀測到的物種。結合引子Cet-12S和Marver3的檢測結果可以涵蓋所有網站(n=17)和所有鯨類物種(n=5),表明針對不同基因片段的引子結合使用有利於檢測效果的提高。對於檢出的鯨類序列和物種數,4種引子之間不存在顯著差异,其中Cet-12S檢出的鯨類序列數和物種數占比最高,分別為33.0%和21.1%,而其他引子檢出的鯨類序列數和物種數占比僅為0.2%~0.6%和2.0%~4.1 %。此外,Cet-12S非特异擴增的序列數和物種數顯著低於其他3種引子,是特异性較高的鯨類環境DNA通用引子。相較目視觀測,環境DNA科技具有靈敏度高、效率高且成本低等優勢,適用於鯨類的物種多樣性研究。本研究豐富了西沙海域的鯨類物種多樣性資訊,為鯨類保護和研究提供了科技參攷。

    全選
    顯示模式:: |
    全選
    顯示模式: |
    • 額爾齊斯河黑鯽胚胎及早期仔魚發育特徵

      韓豪祥 馬新江 廉傑 金洪宇 潘國强 馬波

      Abstract:

      為掌握黑鯽胚胎及仔魚發育規律,填補人工繁育空白,豐富其繁殖生物學數據,本研究在額爾齊斯河水域收集黑鯽親本,通過人工催產受精的管道獲得受精卵,對其早期發育特徵進行觀察。結果顯示:黑鯽胚胎在(19.89±0.64)℃溫度條件下,歷經110 h35 min孵化出膜,共需要積溫2274.54 h·℃;黑鯽胚胎從受精卵開始,受精後50 min胚盤隆起,6h40 min發育至囊胚,17h20 min發育至原腸胚,26h20 min發育至神經,37h20 min出現肌節,70h35min出現心跳,110h35min出膜,胚胎發育過程經歷了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腸胚、神經胚、器官形成和孵化共7個階段(26個時期);孵出1 d的魚苗全長(4.45±0.12)mm,卵黃囊飽滿,靜臥於水底,2 d後魚苗全長(5.13±0.18)mm,色素沉澱新增,出現短暫遊動,3d後魚苗全長(5.69±0.17)mm,對外界刺激敏感,卵黃囊吸收完畢,臀鰭和尾鰭清晰可見。本研究首次報導了額爾齊斯河黑鯽在人工催產條件下的早期發育的時序及特徵,將為進一步實現苗種規模化繁育提供基礎資料和重要參攷。

      • 1
    • 飼料中添加南極磷蝦粉對中華絨螯蟹繁殖效能及胚胎質量的影響

      黃曉榮 談如 張濤 馮廣朋 耿智 趙峰 楊剛 莊平

      Abstract:

      通過60天的飼養試驗,評估了南極磷蝦粉對中華絨螯蟹繁殖效能及胚胎質量的影響,分別在飼料中添加0%、10%和20%南極磷蝦粉作為3個實驗組,並以投喂縊蟶作為對照組,每組設3個平行。分析了各組雌蟹肝胰腺重量(HW)、性腺重量(GW)、肝胰腺指數(HSI)和性腺指數(GSI)的變化特徵。營養強化結束後開展了親蟹的繁殖實驗研究,每組設3個重複,每缸中放5只雄蟹和10只雌蟹,比較了各組中雌蟹的產卵量、生殖力和生殖指數等繁殖效能,分析了胚胎卵徑、重量、生化成分及脂肪酸組成。結果表明:(1)營養強化後,各餌料組中雌蟹的肝胰腺重量和肝胰腺指數均顯著低於强化前(P<0.05),性腺重量和性腺指數均顯著高於强化前(P<0.05),其中以20%組最高。(2)雌蟹的產卵量和生殖力均以20%組中最高,但各組間生殖指數無顯著差异(P>0.05)。(3)各實驗組胚胎卵徑、卵重、水分、粗蛋白、總蛋白和粗脂肪均不存在顯著差异,20%組中磷脂(PL)含量最高,且與其它各組均有顯著差异(P<0.05);10%組中甘油三酯(TG)含量最高,平均為(1449.73±101.38)μg/g,且顯著高於其他各組(P<0.05)。0%組和對照組胚胎中膽固醇含量(CHOL)均顯著高於10%組和20%組(P<0.05)。(4)0%組中C20:2和C20:4n6含量最高,且顯著高於10%組(P<0.05),但SFA、MUFA和PUFA各組間均無顯著差异(P>0.05)。飼料中添加10%~20%南極磷蝦粉能促進中華絨螯蟹雌蟹的性腺發育,其中20%南極磷蝦粉能顯著提高繁殖效能和改善胚胎質量。研究結果為開展中華絨螯蟹人工養殖和親本的增殖放流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科學支撐。

      • 1
    • 鱖體色圖案區轉錄組和酪氨酸酶家族基因在發育過程中表達分析

      謝金洋 李帥帥 薛文博 蔡康寧 趙金良 趙岩

      Abstract:

      鱖(Siniperca chuatsi)複雜的體色圖案兼具生態意義和經濟價值,為探究鱖色彩圖案形成的分子機制,對鱖體側的圖案區、非圖案區以及腹部的皮膚進行轉錄組分析,並利用螢光定量PCR科技測定酪氨酸酶家族基因在鱖胚胎至出膜後30d內表達變化。結果顯示,3處皮膚區域間差异表達基因主要富集在ECM-受體相互作用、緊密連接、黏著等通路,且以MAPK通路為覈心通路。緊密連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 1a,TJP1a)在非圖案區的表達量顯著高於圖案和腹部區,酪氨酸酶相關蛋白1(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TYRP1)、多巴色素異構酶(dopachrome tautomerase,DCT)、小眼畸形相關轉錄因數a(melanocyte indu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MITFa)基因在圖案區的表達量顯著高於非圖案區和腹部區,刺鼠訊號蛋白1(agouti signaling protein 1,ASIP1)基因在腹部區的表達量要顯著高於圖案和非圖案區。鱖早期發育中,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和DCT基因在原腸期開始顯著增加(P < 0.05),TYRP1基因在出膜後1d表達開始顯著增加(P < 0.05),TYR、TYRP1、DCT基因在出膜7d左右表達顯著下降,到出膜25d維持一定水准。綜上,細胞間通訊基因(TJP1a)和色素沉著基因(TYRP1、DCT、MITFa、ASIP1)對鱖體色圖案的形成發揮重要作用,鱖胚胎早期黑色素的合成主要依賴TYR、DCT基因,出膜後黑色素的合成由TYR、TYRP1、DCT基因共同作用。

      • 1
    • 網湖放養與池塘養殖鱅的肌肉品質比較分析

      王森 馬吉順 鐘可兒 熊浩 周瓊

      Abstract:

      為探究大水面養殖與池塘養殖模式下魚類肌肉品質可能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以鱅(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為研究對象,採集並觀測湖北省網湖(網湖放養組)和周邊養殖池塘(池塘養殖組)兩組鱅的背部肌肉的錶觀、質構、營養和風味等特徵,並對兩者的水質條件與餌料生物組成進行對比研究。結果顯示:(1)網湖放養鱅的腹脂比(IPF)、肝體比(HSI)顯著低於池塘養殖組(P<0.05),而兩者的肥滿度(CF)和髒體比(VSI)無顯著差异(P>0.05);網湖放養鱅的魚皮和魚肉的亮度值(L*)和白度值(W)顯著高於池塘養殖組(P<0.05);(2)網湖放養鱅肌肉的彈性、內聚性高於池塘養殖組(P>0.05),硬度顯著低於池塘養殖組(P<0.05);(3)網湖放養鱅的水分、粗蛋白含量顯著低於池塘養殖組(P<0.05),而粗脂肪含量顯著高於池塘養殖組(P<0.05);網湖放養鱅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評分顯著高於池塘養殖組(P<0.05);網湖放養組和池塘養殖組的EAA/TAA比值分別為41.24%、40.84%,EAA/NEAA的比值分別為84.18%、83.04%,均符合FAO/WHO理想模式標準;網湖放養組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均顯著高於池塘養殖組(P<0.05);網湖放養鱅肌肉中Ca、Zn的含量高於池塘養殖組(P>0.05);(4)網湖放養組的鮮味胺基酸占比更高,苦味胺基酸占比更低;網湖放養組和池塘養殖組的最高氣味活度值分別是呈青草味的己醛和油脂味的1-辛醛,其中網湖放養組的氣味呈負面影響的1-己醇、3-戊酮等揮發性化合物含量及ROAV更低。研究表明,網湖放養鱅相對於池塘養殖組具有更好的形態特徵、肌肉營養和風味品質,這與其養殖環境和天然餌料的差异有關,本研究可為大水面生態漁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參攷。

      • 1
    • 高糖培養對花鱸肝細胞能量代謝與線粒體功能的影響

      任惠娟 魯康樂

      Abstract:

      為探究花鱸(Lateolabrax maculatus)肝細胞在高糖負荷下的代謝特徵,本研究在正常糖(5 mmol/L,對照組)與高糖(40 mmol/L,高糖組)條件下培養花鱸肝臟細胞系,在培養48 h後,收集細胞及細胞培養基上清液測定相關名額。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高糖組細胞糖原含量顯著升高(P<0.05),且細胞己糖激酶、檸檬酸合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异檸檬酸脫氫酶、琥珀酸脫氫酶、蘋果酸脫氫酶的活性顯著提高(P<0.05),表明高糖負荷增强了肝細胞糖酵解和三羧酸迴圈。此外,高糖培養提高了上清液中穀丙轉氨酶與穀草轉氨酶的活性(P<0.05),表明高糖培養誘導肝細胞損傷。高糖負荷下,細胞活性氧(ROS)含量顯著升高,ATP含量顯著降低(P<0.05),並且在透射電鏡下可觀察到線粒體腫脹與脊損傷,表明高糖誘導線粒體損傷。對線粒體自噬和合成相關基因表達分析發現,高糖培養顯著上調了線粒體自噬相關基因pink、atg5、mul1的表達,並下調線粒體生成相關基因nrf-1、pgc-1α、pgc-1β的表達(P<0.05)。線粒體基因組測序表明,高糖培養肝細胞的線粒體D-Loop區基因發生了突變。綜上所述,高糖培養會導致花鱸肝細胞糖酵解與三羧酸迴圈增强,並通過增强線粒體自噬,抑制線粒體生成與誘導線粒體DNA突變以應對高糖帶來的不良影響。

      • 1
    • 內蒙古河套地區凡納濱對蝦鹽鹼水養殖池塘水體浮游細菌群落動態變化特徵的研究

      餘鑫瑞 吳桃 王浩 閆海明 韓劍鈞 管衛兵

      Abstract:

      發展以漁業利用為基礎的鹽鹼水體養殖已成為開發鹽鹼水資源的重要方法之一,凡納濱對蝦(Penaeus vannamei)是鹽鹼地水產養殖中的重要品種,水體中的微生物組在養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關於鹽鹼地凡納濱對蝦養殖系統中的微生物研究較少。本研究基於16S rRNA高通量測序科技,解析了鹽鹼地凡納濱對蝦養殖池塘中浮游細菌的全過程動態變化。結果顯示:在整個養殖過程中,門水准的主要優勢菌為厚壁菌門(33.82%)、變形菌門(25.82%)、藍細菌門(17.36%)和放線菌門(17.36%);主要優勢屬包括微小杆菌屬、噬冷杆菌屬、Cyanobium_PCC-6307,微小杆菌屬在前中期(0-30天)的樣品中富集較多(19.57% - 55.17%),而中後期(40-60天)較少(13.32% - 24.84%);噬冷杆菌在0天、10天和40天的樣品中發現較少(0.07% - 0.53%),在隨後的50天樣品中出現了相對豐度的大幅上升(49.21%);Cyanobium_PCC-6307在40天樣品中出現了相對豐度的大幅上升(42.92%),在其餘樣品中波動較小(3.87% - 13.12%);遊動球菌屬在放苗前的水體中豐度最高(9.68%),在之後的養殖階段中降低;馬賽菌屬(8.09%)和金黃杆菌屬(6.36%)僅在30天樣品中特异性富集。在0天,10天,20天,30天,40天,50天和60天的樣品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浮游細菌群落,水溫、氮磷營養元素和pH驅動了浮游細菌群落演替。在致病菌相對豐度較低的情况下,藍細菌可能是鹽鹼地水產養殖的主要威脅,微小杆菌屬和噬冷杆菌屬可視為當地水源和池塘中的主要益生菌,能够抑制藍細菌大量繁殖,維持水體環境的健康。

      • 1
    • 基於DNA條碼科技的大亞灣春季魚卵種類組成研究

      胡凱 李敏 張帥 蔣佩文 蔡研聰 陳作志 徐姗楠

      Abstract:

      魚卵是魚類早期生活史的重要環節,魚卵種類和分佈的研究是漁業資源利用與養護的重要前提。利用DNA條碼科技鑒定魚卵會相比傳統形態學鑒定更加準確、高效。為瞭解大亞灣海域魚類早期資源的空間分佈、種類組成及其與環境因數的關係,於2022年4月在大亞灣的14個網站進行了採樣調查,採用線粒體DNA的CO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片段作為分子標記,利用DNA條碼科技鑒定了大亞灣海域春季的魚卵種類。結果發現,大亞灣春季魚卵種類共36種,隸屬於7目18科26屬,其中31種鑒定到種,另有3種鑒定到屬,2種鑒定到科。魚卵的平均密度為10.12 ind·m-3,密度最大的網站(37.3 ind·m-3)為S7。魚卵的優勢種(優勢度≥0.02)為項斑項鰏(Nuchequula nuchalis)、十棘銀鱸(Gerres decacanthus)、克氏副葉鯵(Alepes kleinii)、島嶼側帶小公魚(Stolephorus insularis)、中頜棱鯷(Thryssa mystax)、葉鯡(Escualosa thoracata)、黃斑光胸鰏(Photopectoralis bindus)。環境因數分析表明,本文中環境因數與優勢種魚卵分佈無强相關性,主要是由於優勢種魚卵種類是廣溫廣鹽性魚類,對海域環境適應性很强。結果顯示,大亞灣海域是多種魚類的產卵場,但魚卵種類仍然以小型化和低值化為主,應進一步加強對大亞灣漁業資源的保護,恢復其魚類優良種質資源場的功能。

      • 1
    • 十年禁漁初期金沙江幹流魚類群落結構及物種多樣性

      王忠原 朱挺兵 胡飛飛 龔進玲 郭祉賓 李學梅 楊德國

      Abstract:

      基於金沙江幹流2022年5月—2023年11月6個站位(崗托、奔子欄、石鼓、攀枝花、巧家、綏江)的漁獲物調查數據,分析了魚類群落組成現狀、優勢種特徵、群落多樣性的時空分佈,提出了金沙江幹流魚類的保護措施。研究結果顯示:共採集到魚類69種,隸屬於4目15科48屬,其中鯉形目魚類最多(52種),占總種數的75.4%,國家級保護魚類5種,外來魚類7種;生態類型主要為雜食性、底棲性和定居性魚類,分別占71.01%、43.48%和66.67%;群落優勢種為鰱(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齊氏羅非魚(Coptodon zillii);魚類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H’)、Simpson多樣性指數(D’)、Peilou均勻度指數(J’)和Margalef豐富度指數(R’)的變化範圍分別為1.444~2.012、0.653~0.816、0.574~0.797和1.202~2.870,經ANOVA分析檢驗,四個多樣性指數的時間變化差异不顯著(P>0.05)而空間差异明顯(P<0.05);ABC曲線分析結果表明生物量曲線在豐度曲線上方,W統計值為正值,表明群落受到的擾動較小,但與歷史記錄相比,魚類種類和生態類型均有一定變化;2022-2023年的屬科多樣性指數(G-F)由0.29降低為0.19,但物種數相對增多;聚類分析和NMDS排序分析結果表明,金沙江幹流河段魚類群落分成2組,崗托、奔子欄、石鼓為一組;巧家、攀枝花、綏江為一組;相似性百分比(SIMPER)分析表明,不同季度之間的魚類群落物種組成差异顯著,主要分歧種為張氏?、中華鰟鮍。作為禁捕後開展的系統調查,本結果可為長江禁捕效果評估提供基準。根據上述結果,建議加强禁漁管理的同時,監測外來種種群動態,以及開展幹支流生境修復等措施保護金沙江魚類多樣性。

      • 1
    • 刺參養殖池塘一種小頭蟲的分類鑒定及遺傳多樣性分析

      趙宏晶 王印庚 葛建龍 廖梅傑 李彬 榮小軍 王錦錦 袁春營 崔青曼 常玉松 施國軍

      Abstract:

      為明確刺參養殖池塘大量出現的一種潜在敵害生物種類以及不同養殖區域的遺傳關係,本研究採用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確定了小頭蟲的種類,並基於18S rDNA、COI和ITS基因序列,對山東東營和青島兩個地理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及遺傳結構進行解析,結果顯示,蟲體外觀呈紅色,長7.94~25.27 mm,寬0.65~0.94 mm,頭部呈圓錐狀或鈍圓形;胸部九個胸節,前七胸節具毛狀剛毛;雄體在第八、九胸節具有鉤狀生殖棘;雌體在腹部具成對的卵巢;身體背部圓形,腹部較扁平,後腹部無鰓;尾部末端具肛門。基於線粒體CO I基因系統發育樹和序列比對,發現其與Capitella teleta聚為一支且序列相似性為99.11%。結合形態學特徵及CO I基因分析結果,確定山東刺參養殖池塘的小頭蟲為C.teleta。不同地區小頭蟲的遺傳進化分析結果顯示,中國山東C.teleta和韓國C.teleta以及日本C.teleta的親緣關係最近,進一步說明刺參養殖池塘中的小頭蟲為C.teleta。東營和青島小頭蟲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和AMOVA分析結果顯示,東營群體遺傳多樣性高於青島群體,兩個地理群體的親緣關係較遠,兩個群體存在一定程度的遺傳分化。研究結果明確了刺參養殖池塘中小頭蟲的種類以及不同養殖區域小頭蟲群體的遺傳關係,為構建刺參健康養殖技術提供了科學依據。

      • 1
    • 基於結構方程模型研究環境因數對茅利塔尼亞雙拖鰹CPUE的影響

      張鴻霖 馬有成 宋厚成 張健 曾志堅

      Abstract:

      探索漁業資源豐度與環境因數的關係,並掌握種群分佈對環境變化的響應機制,是養護資源、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然而,漁業資源的變化受多個環境因素的綜合影響,這些因素之間存在複雜且相關的關係。現時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環境因數對種群分佈和資源豐度等直接影響,而忽視了環境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為了探索不同環境因數及其相互關係對茅利塔尼亞雙拖鰹種群資源量的影響機制與路徑,本研究基於2017-2019年茅利塔尼亞海域雙拖漁業鰹(Katsuwonus pelamis)CPUE,採用結構方程模型(SEM)構建海表面溫度(SST)、海表面鹽度(SSS)、海面高度异常(SLA)、溶解氧(DO)和葉綠素a濃度(Chl-a)5個環境因數對鰹CPUE直接和間接影響。結果表明:SEM模型具有良好的擬合效果;SST、SSS、SLA、DO和Chl-a對鰹CPUE均有直接影響,其中DO和SLA對CPUE有著顯著正相關影響,而SST、SSS和Chl-a對CPUE有顯著負相關影響;SST等環境因數還會通過多種路徑對鰹CPUE產生間接影響。研究結果揭示了毛塔海域SST通過直接影響或通過影響其他環境因數而間接影響鰹種群資源變動的潜在機制。

      • 1
    • LED燈對鯔魚刺網捕獲效率及副漁獲物組成的影響

      竇一麟 於夢傑 劉淑德 唐衍力

      Abstract:

      為探究LED燈對鯔魚(Mugil cephalus)刺網捕獲效率及副漁獲物組成的影響,於2023年5~6月在榮成北部海域使用佈設5種不同光色(紅、白、黃、藍、綠)和3組不同數量(2、4、6盞)LED燈的三重刺網進行實驗。以CPUE(組織捕撈努力量漁獲數量)和WPUE(組織捕撈努力量漁獲重量)為名額,採用廣義線性混合效應模型(GLMM)來評估LED燈對鯔魚捕獲效率的影響。結果表明,LED燈會對鯔魚捕獲效率產生顯著影響,且不同光色和數量對鯔魚捕獲效率的影響存在差异。對比不同光色的LED燈,綠色LED燈效果最佳,與未佈設LED燈的對照網相比,佈設2、4、6盞綠燈的實驗網鯔魚CPUE分別顯著提高了50.72%、97.46%和98.07%,WPUE分別顯著提高了39.38%、80.54%和84.63%,其中,布設4盞和6盞LED燈的實驗網鯔魚CPUE和WPUE差异不顯著。實驗網與對照網捕獲鯔魚的體長分佈均無顯著差异。同時,佈設LED燈提高了花鱸(Lateolabrax maculatus)和許氏平鮋(Sebastes schlegelii)等副漁獲物的捕獲效率。此外,特定光色的LED燈有助於减少副漁獲物中花鱸和許氏平鮋的幼魚比例。綠色LED燈在鯔魚刺網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本研究可為LED燈在鯔魚刺網漁業中的合理應用提供參攷。

      • 1
    • 植物甾醇對克氏原螯蝦生長消化,腸肝形態及抗氧化和免疫水准的影響

      楊志剛 王笑 任勝傑 劉永健 顧曉龍 王愛民

      Abstract:

      本實驗旨在探究飼料中添加植物甾醇對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生長消化、抗氧化、免疫及腸肝形態的影響。在基礎飼料中分別添加0%、0.10%、0.19%、0.38%、0.76%的植物甾醇,製備5組等氮等脂飼料,分別命名為CON、P1、P2、P3和P4飼料組,對體均重為(9.37?0.02 g)的克氏原螯蝦進行6周的養殖實驗。結果顯示:P1和P2組的增重率、特定生長率顯著高於CON組(P < 0.05),且P2組實驗蝦的生長效能最佳。P3組實驗蝦腸道蛋白酶活性顯著高於CON組,脂肪酶活性顯著低於CON組(P < 0.05)。肝胰腺中P1組酸性磷酸酶和鹼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血淋巴中P2組酸性磷酸酶和鹼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但與CON差异均不顯著(P > 0.05)。隨著植物甾醇水准提高,肝胰腺和血淋巴總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與過氧化氫酶活性呈上升趨勢,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趨勢。相較CON組,P1組腸道結構更加健康完整,植物甾醇水准到0.19%及以上時,克氏原螯蝦的肝胰腺與腸道組織形態出現不良影響。隨著植物甾醇水准提高,肝胰腺的NF-κB相對表達水准升高。P1組Hsp70相對表達水准顯著高於其他組(P < 0.05)。研究表明,本實驗條件下添加0.10%?0.19%植物甾醇可以促進克氏原螯蝦的生長消化、改善腸肝組織形態,提高克氏原螯蝦抗氧化和免疫能力。

      • 1
    • 兩種潜在益生芽孢杆菌對大口黑鱸生長、消化、免疫及腸道菌群的影響研究

      王世貴 閆法軍 張明磊 冒樹泉 朱永安 付朝松 宋理平 劉峰

      Abstract:

      本文選取熱帶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和傳染病研究所副芽孢杆菌(Metabacillus idriensis)為潜在益生菌,探討它們對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長、消化、免疫及腸道菌群的影響。將初始體重為(92.95±2.36)g的大口黑鱸隨機分為5組,每組設3個重複,分別飼喂基礎飼料(對照組)和4種試驗飼料[於基礎飼料中分別添加104和106 CFU/g的B. tropicus(標記為BT4、BT6)或M. idriensis(MI4、MI6)],飼喂期為60 d。生長試驗結果表明,各菌處理組大口黑鱸的終末體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長率均高於對照組,但差异不顯著(P>0.05),而飼料係數均顯著低於對照且隨菌株添加濃度新增呈顯著降低變化(P<0.05)。消化方面結果顯示,各菌處理組的腸道澱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於對照組,其中BT6和MI6對腸道消化效能具有顯著提高效果(P<0.05)。免疫方面結果表明,各菌處理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鹼性磷酸酶及溶菌酶以及腸道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得到顯著的提升(P<0.05),說明菌株對血清和腸道免疫功能均有顯著提高作用,但比較發現,總體以BT6與MI6的免疫增强效果最佳。腸道菌群高通量測序結果顯示,支原菌屬(Mycoplasma)、鄰單胞菌屬(Plesiomonas)和鯨杆菌屬(Cetobacterium)為大口黑鱸腸道優勢菌群;各組比較發現,BT6、MI6與對照之間在OTU數量、多樣性指數及菌群結構上差异最明顯,BT6可降低主要優勢菌支原菌屬(P<0.05)和多數劣勢菌群的豐度來提高菌群均一性進而提高菌群多樣性,而MI6可促進多數劣勢類群的生長來提高菌群豐富度和均一性進而提高菌群多樣性,這反映了不同菌株對腸道菌群作用管道的差异。本研究表明,熱帶芽孢杆菌和傳染病研究所副芽孢杆菌皆可作為益生菌株應用於大口黑鱸養殖,在本實驗條件下最佳使用量均為106 CFU/g,它們具有促進大口黑鱸生長、增强消化和免疫力、促進腸道菌群平衡及提高腸道菌群多樣性等作用。本研究為大口黑鱸的益生菌開發與應用提供理論支撐。

      • 1
    • 鹽度馴化改善大黃魚鹽度脅迫耐受性的作用機制

      張惠 曾霖 熊逸飛 宋煒

      Abstract:

      毒物興奮效應是指有機體經歷低劑量脅迫後,可以提高其對相同或不同高劑量脅迫因數的耐受性。由此探討鹽度馴化改善大黃魚(Larimichthys crocea)鹽度脅迫耐受性的作用機制,實驗設定六個鹽度梯度(25、25+12、25+40、20、20+12、20+40,分別記為C組、CL組、CH組、A組、AL組、AH組),大黃魚鹽度暴露24 h後取樣。結果顯示,CL vs C中大黃魚肝臟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脂質過氧化物(Lipid oxidation,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溶菌酶(lysozyme,LZM)活力顯著上升,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活力顯著降低(P<0.05),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活力變化不顯著(P>0.05)。CH vs C中MDA和LPO含量顯著上升,SOD、LZM的活力顯著上升,CAT和AKP顯著降低(P<0.05)。A vs C中MDA和LPO含量顯著上升,SOD、LZM和AKP的活力未發生顯著變化(P>0.05),CAT活力顯著降低(P<0.05)。AL vs CL與AH vs CH中MDA和LPO含量顯著降低,SOD、CAT、LZM和AKP的活力顯著上升(P<0.05)。銅鋅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錳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CAT、非特异性免疫酶〔c型溶菌酶(c-type LZM)、g型溶菌酶(g-type LZM)和AKP〕基因表達水准與其酶活成正相關;核轉錄因數NF-E2相關因數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和核轉錄因數-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基因表達水平均分別與其目的基因(抗氧化酶基因和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表達水准呈正相關(P<0.05),表明Nrf2和NF-κB可能分別參與了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基因表達調控。綜上所述,基於毒物興奮效應原理,鹽度馴化可以通過提高大黃魚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來緩解鹽度脅迫所帶來的氧化損傷,從而改善大黃魚的鹽度耐受性。

      • 1
    • 棘頭梅童魚仔稚魚脊柱及附肢骨骼的早期發育

      吳塵豔 唐鵬彥 鐘俊生 王曉東 黃潔麗

      Abstract:

      本研究基於2014年6-7月在杭州灣北部水域用大型仔稚魚網(口徑1.3m、網目0.5mm)進行表層拖網所採集的棘頭梅童魚(Collichthys luncidus)仔稚魚樣本,採用軟骨-硬骨雙染色科技,探討了棘頭梅童魚仔稚魚(體長範圍為3.3-12.7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早期發育和骨化特徵。研究結果表明:脊柱骨化之前不分節,而是由前向後逐漸長出的一個個骨環把脊柱分節,硬骨化出現的順序大體上為由前向後。髓弓在脊柱骨化之前完全形成,相對於一些低等魚類髓弓等的生成方向是從中間向頭尾和從後向前進行,棘頭梅童魚的髓弓由前向後生長,屬於相對高等魚類的生長類型。胸鰭支鰭骨是最先發育的附肢骨骼,為能够自由地游泳攝食和從內源性營養轉變為外源性營養提供了保障。後顳骨的形狀十分特殊,具有四枚向不同方向突起的棘;背鰭支鰭骨由體中部開始向前後生長,尾鰭支鰭骨的骨化晚於其他附肢骨骼,側尾下骨與其相鄰的兩枚尾下骨的基部融合,為其游泳提供了強勁的動力。該研究結果不僅可以為早期形態學分類提供骨骼發育學方面的科學依據,對棘頭梅童魚人工繁殖過程中結合骨骼發育進行科技上的契合也具有重要的參攷價值。

      • 1
    • 人IgG誘導的尼祿羅非魚特异性抗體分泌細胞的ELISPOT檢測

      黃瑜 龐碧劍 李琦 吳灶和 簡紀常

      Abstract:

      通過酶聯免疫斑點法(ELISPOT)檢測了經人IgG免疫後尼祿羅非魚(Oreochromis niloticus)頭腎、外周血和脾臟中的特异性抗體分泌細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ASC)數量。結果表明:首次免疫1天后可在頭腎中檢測出ASC,而外周血和脾臟第3天才能檢測出ASC;頭腎、外周血以及脾臟中的ASC均在第12天達到峰值,隨後頭腎,外周血中的ASC數量顯著减少,而在脾臟中ASC數量減少不顯著。二次免疫1天后在頭腎、外周血和脾臟中均可檢測到ASC,ASC數量均在第9天達到峰值,時間早於首次免疫,且在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頭腎組織的ASC數量均是三個組織中最高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分別對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後血清中的抗體水准檢測發現,其變化趨勢與ASC數量變化規律相同。研究結果表明,尼祿羅非魚在初次免疫後產生了免疫記憶,在二次免疫過程中產生了更多的ASC和抗體,頭腎是ASC的主要來源組織。該結果為魚類的免疫記憶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 1
    • 基於轉錄組解析銅馴化對低溫脅迫下大黃魚氧化損傷的影響

      曾霖 王永紅 宋煒

      Abstract:

      為探討銅馴化對低溫脅迫下大黃魚氧化損傷和基因表達水准的影響,本實驗將體質量為(48.92±3.62)g的大黃魚暴露在銅濃度為0和10μg L1的水體中14 d,再暴露在溫度為8°C的水體中24 h。結果顯示,低溫脅迫顯著增加了活性氧(ROS)和脂質過氧化物(LPO)含量。儘管銅馴化對ROS和LPO含量不產生影響,但銅馴化顯著增加了低溫脅迫下大黃魚ROS和LPO含量,表明銅馴化加劇了低溫脅迫對大黃魚的氧化損傷。從銅馴化vs.對照組、低溫脅迫vs.對照組和銅馴化+低溫脅迫vs.低溫脅迫中分別篩選到2 288個、1 425個和1 382個差异基因。GO和KEGG分析發現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與脂肪酸代謝、糖類有氧代謝、谷胱甘肽代謝、內質網應激、自噬和凋亡等相關的通路中。聚類分析表明,低溫脅迫上調了不飽和脂肪酸合成、內質網應激、自噬和凋亡等相關通路中的大部分基因表達,而銅馴化則對低溫脅迫下大黃魚的這些基因表達調控產生了拮抗效應,表明銅馴化通過抑制不飽和脂肪酸合成、內質網應激、自噬和凋亡來降低大黃魚的低溫脅迫耐受性。研究結果為深入研究銅污染物對大黃魚低溫脅迫耐受性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提供科學依據。

      • 1
    全選
    顯示模式:: |
    2023年第30卷第12期
      研究論文
    • 代培,嚴燕,朱孝彥,田佳麗,馬鳳嬌,劉凱

      2020,27(11):1267-1276,DOI: 10.3724/SP.J.1118.2020.20130

      Abstract:

      長江刀鱭(Coilia nasus)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安慶段(簡稱“保護區”)位於刀鱭洄游區間的上段,生態環境優良,為掌握其刀鱭資源現狀,於2018年4-7月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保護區刀鱭資源密度分別為(0.09±0.07)尾/(104m3)和(4.46±3.43)g/(104m3);刀鱭體長優勢組為250~300 mm,體重優勢組為<50 g。整體上,保護區刀鱭資源現狀不容樂觀,刀鱭小型化趨勢明顯。刀鱭洄游的時間特徵顯示,長江安慶段刀鱭主要洄游期為4月初至7月,高峰期為5月中旬至6月下旬,洄游後期刀鱭規格有增大趨勢。空間上,刀鱭資源密度表現為保護區覈心區高於實驗區。此外,刀鱭性別和性腺發育情况抽樣結果顯示,整體上刀鱭雌雄比為1.02:1,但時間上雌雄比變幅較大,早期雄性個體較多,後期雌性個體較多,雌雄性腺主要發育期均為III期,6月開始出現發育至V期的個體;此外本研究捕獲到攝食刀鱭,其數量占比為6.38%。本研究積累了長江禁捕前保護區刀鱭資源的系統數據,旨為後期刀鱭資源恢復評估和保護區管理提供重要依據。

    • 陳杭徽 吳曉雪 範江濤 餘為 陳新軍 錢衛國

      2020,27(10):1243-1253,DOI: 10.3724/SP.J.1118.2020.20069

      Abstract:

      為研究超强厄爾尼諾事件對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魚(Ommastrephes bartarmii)資源量變動的影響,並分析柔魚棲息地在極端氣候條件下的變化規律,根據上海海洋大學魷釣科學技術組提供的中國柔魚生產捕撈數據,比較2008年正常氣候年份與2015年超强厄爾尼諾年份的單比特捕撈努力量漁獲量(CPUE)、產量、捕撈努力量以及漁場緯度重心(LATG)的變化;利用棲息地適宜性指數模型對西北太平洋柔魚棲息地的海錶溫度(SST)、光合有效輻射範圍(PAR)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SHA)3個關鍵環境因數進行分析。漁業數據時間為2008年和2015年9—11月,數據覆蓋範圍為36°N~48°N、150°E~170°E。結果發現,相對於2008年正常年份,2015年超强厄爾尼諾事件下的CPUE明顯降低,且LATG向南偏移;此外,2015年適宜的SST和PAR範圍均顯著降低,導致適宜的棲息地面積與正常年份相比大幅减少;最適宜的SST和PAR等值線向南偏移,導致有利的棲息地緯度位置向南移動。研究認為,2015年超强厄爾尼諾事件發生時,柔魚漁場環境不適於柔魚生長,適宜棲息地面積減少且向南移動,導致該年份柔魚資源豐度驟減,漁場向南偏移。

    • 王瑩瑩 楊天燕 孟瑋 斯舒謹 褚夢潔 王錚

      2020,27(10):1234-1242,DOI: 10.3724/SP.J.1118.2020.20062

      Abstract:

      為查明我國沿海不同地理群體龍頭魚(Harpadon nehereus)外部形態差异,採用傳統形態學測定和幾何框架度量法對8個龍頭魚群體共計199尾個體的29個可量性狀進行了多元統計分析。主成分分析選取了排序前7比特的主成分,獲得累計貢獻率達71.481%。主成分散點圖顯示舟山和潮州群體與其他群體差異較大,其中第1主成分反映了臀鰭大小及腹鰭至臀鰭間的軀體斜向大小差异;主成分2受到雙眼間距離和口裂大小的影響。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僅特徵值口裂/頭長(MCL/HL)、腹鰭起點至脂鰭起點/體長(D3-D8/BL)、臀鰭起點至背鰭起點/體長(D5-D6/BL)和臀鰭基部末端至脂鰭基部末端/體長(D7-D10/BL)在各群體間未檢測到顯著性差异(P<0.05)。聚類樹顯示舟山群體聚在最外層,與其餘群體差異較大,其次為海口和青島群體。用逐步回歸分析法選取9個作用最大的特徵值建立判別公式,樣本被判入青島群體的判別準確率為100%,綜合辨別率為66.9%。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群體龍頭魚在形態上存在一定差异,軀體長度、臀鰭位置和頭部形態是區分它們的主要特徵,但這些差异與地理分佈沒有形成對應關係。推測不同群體間頻繁的交流使得形態差异受地理距離的影響較小,環境因數可能是導致特徵差异的主要原因。

    • 王騰,劉永,全秋梅,肖雅元,吳鵬,李純厚

      2022,29(1):102-117,DOI: 10.12264/JFSC2021-0122

      Abstract:

      為了更好地瞭解和保護西沙群島七連嶼珊瑚礁生態系統和珊瑚礁魚類,本研究綜合2018—2020年的調查結果及歷史資料表明,七連嶼珊瑚礁海域現時共發現珊瑚礁魚類315種,區域物種密度為12.6種/km2七連嶼珊瑚礁魚類隸屬於12目49科,以鱸形目(Perciformes)魚類最多,占總種類數的79.05%;其中28科魚類(加上未發現的小帶鳚科,這29科魚類組成了印度太平洋珊瑚礁魚類的大部分物種)占總物種數的89.52%。從科級層面對南海島礁魚類聚類分析表明,七連嶼珊瑚礁魚類與越南近岸三個珊瑚礁島魚類相似度最高。七連嶼珊瑚礁魚類以小型魚類最多,占總種類數的49.04%;其次是中型魚類,為31.09%;大型魚類占比僅為19.87%。從食性類型來看,肉食性魚類最多,為163種;其次是雜食性魚類,91種;植食性魚類最少,61種。與歷史研究比較,共有37種魚類近年未發現,以肉食性最多,且大型魚類全為肉食性魚類,表明七連嶼珊瑚礁魚類正遭受過度捕撈;小型魚類高達66.57%,這些大部分屬於雀鯛科(Pomacentroidae),蝴蝶魚科(Chaetodontidae)及隆頭魚科(Labridae)魚類,均為對珊瑚礁依賴程度高的魚類,表明七連嶼珊瑚礁生態系統呈現顯著衰退現象。囙此保護七連嶼珊瑚礁魚類資源,不僅要控制捕撈强度,同時還要保護好這一獨特的珊瑚礁棲息生境。

    • 張新明 程順峰

      2020,27(10):1167-1175,DOI: 10.3724/SP.J.1118.2020.20039

      Abstract:

      為探藝員康吉鰻(Conger myriaster)形態性狀和體重的關係,測定了體重(Y)及全長(X1)、肛長(X2)、尾長(X3)、頭長(X4)、吻長(X5)、眼徑(X6)、眼後頭長(X7)、背鰭前長(X8)、軀幹長(X9)、頭寬(X10)、眼間距(X11)等11個形態性狀,通過相關分析、通徑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形態性狀對體重的影響;通過曲線擬合獲得4個形態性狀與體重的最佳擬合模型。結果表明,星康吉鰻各形態性狀之間以及形態性狀與體重之間均呈極顯著正相關關係(P< 0.01)。相關分析發現肛長(X2)與體重的相關係數最大(0.970);通徑分析發現肛長(X2)對體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450),頭寬(X10)通過肛長(X2)對體重的間接作用最大(0.431);決定係數分析發現,肛長(X2)對體重的直接決定係數最大(0.203),肛長(X2)和頭寬(X10)的共同決定係數最大(0.172)。形態性狀(X)與體重(Y)的多元回歸方程為Y=-113.859+6.481X2+49.213X6+11.514X7+20.145X10R2=0.954)。星康吉鰻肛長(X2)、眼後頭長(X7)、頭寬(X10)與體重的最佳擬合模型為指數函數,模型方程分別為Y=1.466e0.287XY=1.435e1.328XY=1.970e1.974X,眼徑(X6)與體重的最佳擬合模型為線性,方程為Y=-77.460+222.093X結論認為,在星康吉鰻選育時,應以肛長(X2)和頭寬(X10)為主要選擇性狀,以眼徑(X6)和眼後頭長(X7)為輔助選擇性狀。

    • 苗中博 王思凱 彭彪彪 趙峰 莊平

      2020,27(10):1210-1221,DOI: 10.3724/SP.J.1118.2020.20010

      Abstract:

      為了解長江口鹽沼濕地優勢魚類群落結構及其種間關係,採用插網調查,利用2019年5—10月的調查數據,基於生態位寬度和生態位重疊度指數對長江口崇明東灘(31°27'N,121°56'E)和九段沙鹽沼濕地(31°10'N,121°57'E)魚類群落的優勢種生態位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春、夏、秋3個季節共采獲10個優勢種,其中鮻(Liza haematocheila)、花鱸(Lateolabrax maculatus)和拉氏狼牙蝦虎魚(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在3個季節中均為優勢種。在10個優勢種中,時間生態位寬度值變化範圍為0.11~1.70,其中拉氏狼牙蝦虎魚時間生態位寬度值最大,小黃魚(Larimichthys polyactis)值最小;空間生態位寬度值變化範圍為0.57~1.53,其中棱鮻(Liza carinatus)空間生態位寬度值最大,小黃魚值最小。長江口鹽沼濕地魚類優勢種生態位寬度呈現顯著的季節性變化趨勢。長江口鹽沼濕地魚類優勢種的時空生態位重疊值較高,其中具重疊意義的魚種對(species pairs)高達73.33%,具有顯著重疊意義的魚種對高達48.89%。結論認為,長江口鹽沼濕地魚類優勢種的時空分佈具有相似性,存在明顯的競爭關係。

    • 王咏梅 陳冰 王國霞 曹俊明 黃燕華 莫文豔 彭凱 趙紅霞

      2020,27(10):1184-1195,DOI: 10.3724/SP.J.1118.2020.20016

      Abstract:

      為了探討桑葉黃酮對凡納濱對蝦(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長效能、體成分、血清生化和抗氧化名額的影響,選用初始體重為(1.32±0.01)g的凡納濱對蝦960尾,隨機分為6組(每組4個重複,每個重複40尾),分別投喂在基礎飼料中添加0、10 mg/kg、50 mg/ kg、100 mg/kg、150 mg/kg和300 mg/kg桑葉黃酮的實驗飼料,飼養50 d後測定成活率、生長相關名額、血清生化名額、抗氧化名額及抗低氧脅迫能力。結果顯示,飼料中添加桑葉黃酮對凡納濱對蝦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長率、飼料係數等無顯著影響(P>0.05)。飼料中添加桑葉黃酮對凡納濱對蝦體成分無顯著性影響(P>0.05)。添加150 mg/kg和300 mg/kg桑葉黃酮可顯著提高凡納濱對蝦血清穀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活性(P<0.05)。添加10~300 mg/kg桑葉黃酮可顯著提高血清和肝臟總抗氧化能力,顯著降低肝胰腺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的含量,添加50 mg/kg桑葉黃酮可提高血清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P<0.05)。低氧脅迫2 h時,10 mg/kg、50 mg/kg組的累計死亡率顯著低於對照組(P<0.05);在低氧脅迫4 h時,10 mg/kg、50 mg/kg、100 mg/kg組的累計死亡率顯著低於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以血清總抗氧化能力為評估名額進行回歸分析得出,桑葉黃酮在凡納濱對蝦飼料中的適宜添加量為56.18 mg/kg,添加10~100 mg/kg桑葉黃酮可提高凡納濱對蝦抗低氧脅迫能力。

    • 綜述
    • 劉赫威 餘為 陳新軍

      2020,27(10):1254-1265,DOI: 10.3724/SP.J.1118.2020.20056

      Abstract:

      阿根廷滑柔魚(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週期的大洋性淺海種,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經濟頭足類,其年間產量差异明顯,波動較大。西南大西洋瑪律維納斯寒流和巴西暖流交匯區複雜多變的海洋結構是引起阿根廷滑柔魚資源變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海洋環境因素對阿根廷滑柔魚早期生活史、種群結構、繁殖、年齡與生長、營養級等生物學習性產生重要影響。此外,阿根廷滑柔魚的資源豐度與空間位置對中尺度的海洋環境與大尺度氣候變化極為敏感,會因其變動迅速做出響應。經歸納與分析,本文認為,探究環境因素對阿根廷滑柔魚的影響時,除各尺度的非生物因素外,還應考慮生物因素的影響和種群內部動力過程,並建立基於個體的海洋動力學模型,探究阿根廷滑柔魚完整生活史以及評估環境對其資源變動的影響,為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管理提供依據。

    • 研究論文
    • 張瑞祺 郝月月 宋銀都 趙金良

      2020,27(10):1136-1144,DOI: 10.3724/SP.J.1118.2020.20097

      Abstract:

      鱖(Siniperca chuatsi)具有獨特的捕食習性。為研究鱖捕食行為相關主要感覺——視覺和側線感覺調控的捕食行為特徵,利用高速攝像與感官抑制科技對鱖的獨特捕食行為進行了分析,將實驗鱖分為4組:GC(對照組,視覺與側線感覺均具備),GV(只有視覺),GL(只有側線感覺)和GDS(視覺、側線感覺均不具備)4組。對各組鱖投喂餌料魚,並利用高速攝像技術對組織時間內鱖的捕食行為進行動態觀察與分析。結果表明,鱖在捕食行為中表現出5種捕食模式:直接攻擊型、跟踪-彈射型、跟踪-偏移型、彈射型、偏移型,其中,直接攻擊型、跟踪-彈射型、彈射型捕食模式主要由視覺控制,跟踪-偏移型、偏移型主要由側線感覺控制。在視覺、側線感覺均具備時優先利用視覺捕食,捕食行為趨於簡化,相反,鱖僅利用側線感覺捕食時,捕食行為變得複雜而多樣;鱖在捕食時所表現出的各種捕食行為模式是其具有獨特攝食習性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為解讀鱖特殊捕食行為的形成機制提供了重要資料。

    • 胡雪松 李池陶 葛延龍 賈智英 薑曉娜 石連玉

      2020,27(10):1176-1183,DOI: 10.3724/SP.J.1118.2020.20093

      Abstract:

      以產自黑龍江的三角魴(Megalobrama terminalis)為研究對象,對其胚胎和早期仔魚發育的形態特徵和時間進行觀察和描述。將受精卵去膜,在Holtfreter氏液中培育,著重觀察去膜卵在原腸胚及後期發育的形態特徵。在水溫(23.5±1.0)℃條件下,黑龍江三角魴胚胎從受精到出膜歷時30 h 10 min,歷經7個主要發育階段(分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腸胚期、神經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25個發育時期。初孵仔魚體長為(4.33±0.16)mm,在(25.5±1.0)℃條件下,經144 h,卵黃囊被完全吸收,此時全長為(7.73±0.20)mm。早期仔魚可根據眼色素沉積、體色素沉積、鰾和卵黃囊的變化分為眼色素增多期、體色素增多期、鰾出現期、鰾充氣期和卵黃囊完全吸收期5個時期。黑龍江三角魴在鰾充氣膨大(出膜後96 h)前無攝食行為。在出膜後96~144 h為混合營養期,此時適宜將仔魚轉入池塘進行夏花培育。本研究旨為黑龍江三角魴的資源保護和苗種培育提供科學依據。

    • 宋超 楊琴 趙峰 張濤 胡麗娟 莊平

      2020,27(10):1125-1135,DOI: 10.3724/SP.J.1118.2020.20053

      Abstract:

      為探明相鄰海域鳳鱭(Coilia mystus)群體間的差异性,分別採集江蘇呂四(呂四群體)、上海崇明(崇明群體)、浙江舟山(舟山群體)和浙江溫州(溫州群體)鄰近海域的鳳鱭共240尾。以鳳鱭矢耳石為研究對象,利用耳石測量法和耳石框架法獲得21個量測參數,通過公式轉化為20個形態名額數據,並進行多元統計分析。非參數檢驗顯示4個群體間14個形態名額具有顯著性差异(P<0.05);應用主成分分析構建了7個反映耳石形態特徵的主成分,累計貢獻率為81.79%,結果顯示不同群體耳石的整體形態相似,各群體間的耳石形態差异主要體現在局部的框架形態名額;利用貢獻率最大的9個形態名額構建了4個群體的判別方程,溫州群體的判別準確率最高,為96.7%,其次是崇明群體(66.7%)、呂四群體(60.0%)和舟山群體(58.3%);聚類分析表明崇明和舟山群體距離最近,其次為呂四群體,與溫州群體距離最遠。結果表明,崇明、舟山和呂四群體間矢耳石形態差异較小,而溫州群體與這3個群體的差异最大,可單獨確立為一個生態群體。可見,短距離洄游性鳳鱭不同群體間耳石形態差异大小與群體地理阻隔程度相關。

    • 聞海波 孫光興 丁圖强 呂國華 徐跑 馬學豔 徐東坡 王林 張呈祥 霍禮輝 金武 華丹 顧若波

      2020,27(10):1156-1166,DOI: 10.3724/SP.J.1118.2020.20031

      Abstract:

      對淮河橄欖蟶蚌(Solenaia oleivoraHeude)繁殖類型和性腺發育特徵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結果表明,橄欖蟶蚌為短期孵育型,繁殖期從3月至6月初,3—5月為繁殖高峰期,發現的最小懷幼雌蚌為2+齡;雌蚌內外2對鰓絲均可作為育兒囊,屬於外鰓類的四生型,一次懷幼數量在134.9萬~402.1萬只。以雌蚌懷幼為第一判斷標準,並結合卵巢組織切片,確認中國橄欖蟶蚌為一個繁殖週期內多次排卵繁殖類型。雌雄生長未見顯著差异。橄欖蟶蚌性腺發育可分為增殖期、生長期、成熟期、排放期及休止期5個時期,卵巢和精巢發育基本同步。組織切片和掃描電鏡均顯示,卵母細胞通過直徑約5μm的卵柄與濾泡壁相連;早期卵母細胞(直徑小於17μm)表面無細胞膜,而後期卵母細胞(約40μm)表面出現明顯的卵黃膜。橄欖蟶蚌精子為鞭毛型,頭頸部呈子彈頭形,最寬約2μm;受精卵表面存在明顯的卵膜孔,直徑約1μm,表明精子不能通過卵膜孔全部進入卵母細胞而受精。本研究成果為實現橄欖蟶蚌的人工繁育及利用奠定了科學基礎,並為其他珍稀瀕危蚌類的繁育保護提供借鑒。

    • 張嘉容 楊曉明 田思泉

      2020,27(10):1222-1233,DOI: 10.3724/SP.J.1118.2020.20054

      Abstract:

      長鰭金槍魚(Thunnus alalunga)是一種高度洄游的中上層魚類,其分佈受環境影響明顯,利用海洋環境的變化對其棲息地分佈進行預測有重要的科學意義。本研究採用2015—2017年盛漁期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漁船在南太平洋140°E~130°W,0°~50°S區域長鰭金槍魚延繩釣漁撈日誌數據,結合同時期海洋環境數據,使用最大熵模型獲得了2015—2016年盛漁期(5—8月)長鰭金槍魚漁獲率對各環境因數的迴響曲線以及各環境因數的貢獻率,並據此計算出2017年盛漁期其潜在棲息地分佈,然後疊加同年真實漁業數據對各模型的預測準確率進行比較。結果表明:(1)由漁獲率對各環境因數的迴響曲線發現,25°S以北區域最適宜長鰭金槍魚棲息的海錶溫度為28.4~30.6℃,300 m水深溫度為13.2~17.6℃,海表面鹽度為35.6~36.7,海錶風場南北分量為-1.6~ 5.8 m/s;25°S以南區域最適宜長鰭金槍魚棲息的海錶溫度為17.8~23.4℃,300 m水深溫度為12.2~16.9℃,海表面鹽度為35.2~36.0,海錶風場南北分量為-0.7~4.9 m/s,總體相似。(2)25°S以北區域環境因數的重要性排名由高到低依次為海表面溫度(因數平均貢獻率31.3%)、海表面鹽度(30.1%)、300 m水深溫度(29.2%)、海錶風場南北分量(9.4%);在25°S以南區域依次為海表面溫度(60.7%)、海表面鹽度(22.4%)、海錶風場南北分量(10.6%)和300 m水深溫度(6.3%);在25°S以南區域,最重要的環境因數為海表面溫度(平均貢獻率大於60%),且顯著高於以北區域的31%;在25°S以北區域,3個主要環境因數的重要性差异較小,平均貢獻率都在30%左右。(3)模型的綜合預測準確率在30%~85%,具體以中適生區的預測準確率較高,高、低適生區預測準確率相對較低。

    • 王世會 成永旭 石連玉 趙金山 葉露青

      2020,27(10):1196-1209,DOI: 10.3724/SP.J.1118.2020.20088

      Abstract:

      為全面瞭解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食率和品質差异,對秋季不同時期上市的中華絨螯蟹可食率和品質進行了比較。在種植了伊樂藻(Elodea nuttallii)的池塘中,按照生態健康養殖的方法,養殖中華絨螯蟹扣蟹至成蟹。採用解剖和生化組成分析等方法探究秋季不同時期中華絨螯蟹的可食率、常規營養成分、脂肪酸和游離胺基酸組成及其含量。結果表明:(1)不論是雌體還是雄體,9月和10月肝胰腺指數(HSI)和性腺指數(GSI)均存在顯著性差异(P<0.05),出肉率(MY)、總可食率(TEY)和肥滿度(CF)則無顯著性差异(P>0.05)。僅HSI名額9月高於10月,其餘名額均是10月較高。(2)9月和10月常規營養成分無顯著差异項(P>0.05)較多,但雌體肝胰腺中水分、總脂,性腺中總脂,肌肉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存在顯著性差异(P<0.05);雄體性腺中粗蛋白、總脂、灰分,肌肉中總脂含量存在顯著性差异(P<0.05)。(3)9月和10月成蟹肝胰腺中僅1種脂肪酸含量差异顯著(P<0.05),占比為1/52,其餘脂肪酸含量均無顯著差异(P>0.05);性腺中僅2種脂肪酸顯著差异(P<0.05),占比為2/52,其餘均無顯著性差异(P>0.05);肌肉中11種脂肪酸顯著差异(P<0.05),占比為11/52,其餘均無顯著差异(P>0.05)。(4)9月和10月成蟹性腺中1種游離胺基酸顯著差异(P<0.05),占比為1/52,其餘均無顯著性差异(P>0.05);肌肉中僅雄體牛磺酸(Tau)、丙氨酸(Ala)和亮氨酸(Leu)差异顯著(P<0.05),占比為3/52,其餘均無顯著性差异(P>0.05)。綜上所述,中華絨螯蟹10月GSI、MY、TEY和CF高於9月,常規營養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腺中脂肪酸和游離胺基酸含量差异較小,而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差異較大。整體上10月中華絨螯蟹可食率和品質要優於9月。

    • 薑黎明1 於海洋1 張全啟1 劉志鵬1 劉俊偉1 王旭波1 王志剛1 翟介明2

      2011,18(6):0,DOI:

      Abstract:

      微衛星標記(個尅隆個PCR,,種分離管道<0.05菌落原位雜交是半滑舌鰨微衛星標記大量篩選和高密度遺傳連鎖圖譜構建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 研究論文
    • 丁敬坤,薛素燕,李加琦,張雯雯,霍恩澤,於文涵,馬占飛,蔣增傑,毛玉澤

      2020,27(12):1393-1401,DOI: 10.3724/SP.J.1118.2020.20090

      Abstract:

      為了解桑溝灣養殖區大型底棲動物的動態變化以及底棲生境的健康狀況,於2019年5-9月採集了中國北方典型養殖海灣桑溝灣不同養殖區(藻類、貝類和網箱養殖區)大型底棲動物樣品,分析了不同養殖區大型底棲動物的種類、組成、數量分佈、群落結構及生物多樣性等群落特徵,運用多樣性指數、AMBI和M-AMBI指數法評估了不同養殖區底棲生境健康狀況的時空變化。調查共鑒定出大型底棲動物56種,其中多毛類31種,甲殼類10種,軟體動物9種,棘皮動物4種,其他類2種,大型底棲動物的優勢種主要為多毛類,以污染耐受種為主;調查期間,貝類養殖區和網箱養殖區的群落多樣性指數H'呈現下降趨勢,表明貝類養殖活動和網箱養殖活動已經造成沉積物中有機物顆粒過度積累。ABC曲線顯示,7月桑溝灣養殖區開始受到干擾,8月和9月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擾。AMBI和M-AMBI指數評估顯示桑溝灣養殖區域底棲生態系統處於輕度或中度干擾狀態,底棲生境健康狀況處於高等或者良好的狀態。

    • 研究論文
    • 石立冬 翟浩傑 衛力博 牟玉雙 李卓 薑晨 任同軍 韓雨哲

      2020,27(10):1145-1155,DOI: 10.3724/SP.J.1118.2020.20084

      Abstract:

      為探究牛磺酸對紅鰭東方魨的熱應激調控的影響,以初始體重為(32.28±0.20)g的紅鰭東方魨(Takifugu rubripes)作為研究對象,實驗隨機分為3組,每組設定3個重複,通過在低魚粉飼料中分別添加3個水准的牛磺酸[0%(T1,對照)、1.0%(T2)和5.0%(T3)],配製3組實驗飼料。養殖56 d後,水溫(28±0.3)℃,急性熱應激30 min,取肝臟。使用RNA-Seq測序科技對3組紅鰭東方魨肝臟轉錄組進行分析,並分別對3個轉錄組測序文庫進行兩兩比較,設定顯著差异基因篩選條件為P<0.05,共獲得167個差异表達基因,其中上調基因111個,下調基因56個。GO功能分析發現,在T3vsT1組中,差异表達基因(DEGs)顯著富集在蛋白質分解過程、絲氨酸型內肽酶活性、絲氨酸型肽酶活性、絲氨酸水解酶活性、內肽酶活性、L-胺基酸肽的肽酶活性和肽酶活性。KEGG富集分析發現,T2vsT1組中,這些DEGs主要參與細胞黏附分子、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通路;而T3vsT1組中,這些DEGs主要參與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和代謝途徑。選取3個顯著差异表達基因進行實时螢光定量PCR(RT-qPCR)驗證,結果證明,轉錄組測序分析可靠;飼料中添加牛磺酸後,在急性熱脅迫條件下,紅鰭東方魨可通過細胞黏附分子和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通路調控機體對溫度的響應;隨著牛磺酸添加量的升高,紅鰭東方魨主要通過代謝調節、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通路調控機體對溫度的響應。本研究旨為研究牛磺酸對紅鰭東方魨的熱應激調控的影響和牛磺酸抗應激功能提供參攷數據。

    • 目錄
    • 封面
    • 流覽排行
    • 引用排行
    按檢索
    檢索詞